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褐飞虱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中进行了再生稻褐飞虱为害损失的测定,并对褐飞虱为害再生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根据虫量和产量损失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再生稻褐飞虱防治指标模型,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
乌桕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钧   《广西植物》1982,(1):41-44+40
<正>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广布于亚热带、热带的含油脂量高的油料树种。乌桕油脂在工业上用途广、耗量大,所以近年我国在南方各省都在大力营造人工林,探索桕林的速生丰产途径。 我国栽培桕树利用桕油虽有千余年历史,但对乌桕的生物学特性至今尚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我们从1975年起,采用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乌桕的生物学特性作了初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芹  陶宇  欧维新 《生态学报》2021,41(5):1777-1785
依托生态空间的休闲游憩服务是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的贡献者。但由于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等因素,区域休闲游憩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且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错位、不匹配等问题严重。研究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对合理规划、管理区域生态用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以长三角为例,基于土地利用与人口数据,提出不同可达半径下区域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的评价方法,研究41个地级市不同可达半径下供需关系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长三角地区休闲游憩服务的供需比为1028%,供给远大于需求,但供需关系空间异质性明显,高供给区与高需求区明显错位,空间不匹配问题严重。(2)随着可达半径由0 km扩大至50 km,区域赤字区面积占比由43.14%减少至7.83%,休闲游憩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口占比由65.47%下降至10.64%。(3)根据41个地级市不同可达半径下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的演变规律,将其划分为5种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表明,快速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应强化城区内绿色空间的分散化配置;同时,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休闲游憩服务供需的盈余区、赤字区可以建立生态补偿和经济合作关系,促进长三角绿色发展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树木大小是林分的基础属性,反映个体在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作者于2016-2018年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松栎混交林中建立3块永久性标准固定样地(A、B、C),并用双相关函数g(r)、标记相关函数k_(mm)(r)、标记变差函数γ(r)和k-邻体距离分布函数D~k(r)分析不同大小枯立木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林分水平上枯立木的大小和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枯立木的起测径(minimum measured diameter, mmd)越小,小尺度上(r=0~5 m)的分布格局趋向聚集状态,但随着起测径的增大(mmd=5~8 cm),随机分布格局几乎占据每个尺度(r=0~20 m)。(2)当起测径等于1~2 cm时,枯立木的大小在小尺度上(r=0~1 m)接近聚集分布,除此之外它一直保持随机分布。(3)当起测径≤4 cm时,枯立木的树种分布集中;反之,它在每个尺度上越接近或成为随机状态。(4)当起测径由1 cm增大至8 cm时,r=0~10 m之内相邻木的株数减少且距离增加,其变化程度受到林分株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枯立木的起测径与其分布格局类型、标记特征以及距离分布紧密相关,暗示同种小树易呈团块死亡,而大径的枯立木偏向随机分布;对比分析枯死木的空间结构需使用统一的起测径标准。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混合模型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孟家岗林场79株人工红松4 987个枝条的枝解析数据,分别构建了人工红松枝条基径、枝长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枝条基径、枝长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利用SAS9.22统计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通过AIC、BIC及LRT对收敛的非线性模型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基径和枝长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模型中所有参数的t检验均显著,参数的标准误差比较小,模型的稳定性很好。对于基径生长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不考虑样地效应的条件下,对于模型参数b1和b3的组合,无论是AIC还是BIC都比较小。当考虑到样地效应的过程中,同样是参数b1和b3的组合形式取得最小的AIC和BIC,因此在考虑到样地效应时,这种参数的随机效应组合形式是最优模型。对于人工红松枝条枝长生长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当没有考虑样地效应时,通过比较不同参数的随机组合的随机效应,可以得知,当参数b1和b3组合的过程中,无论是AIC还是BIC都比较小。当考虑到样地效应的过程中,参数b3和b4的组合形式取得最小的AIC和BIC,因此在考虑到样地效应时,这种参数的随机效应组合形式是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模拟郁闭林下(L1,大约1%~2%的全日照)、林窗(L2,大约18%的全日照)、开阔地(L3,全日照)3个光照水平和每个光照水平下进行施肥(F1)和不施肥(F0)对照的6个实验处理条件下,研究了 2年龄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 Seem)幼苗在随后的两个生长季里的生长对光照和土壤养分的响应.结果显示:光照和养分对幼苗高度、基径和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经过两个生长季,L1处理下幼苗高度增量极显著地小于L2和L3处理下幼苗高度增量.L1处理下基径和生物量的增量在处理当年秋就极显著地小于L2和L3处理下的增量,并在第二年差异继续扩大.L2和L3处理下的幼苗间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施肥明显地促进了L2和L3处理下的幼苗的生长,但对L1处理下的幼苗没有明显的作用.这些结果说明,虽然2年龄米心水青冈幼苗能够在林下的弱光条件下生存,但生长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幼苗在林窗的中等光照条件下能够与在开阔地全日照条件下生长的一样好或更好,这与许多耐阴的落叶树的响应一样.在比林内光照强度较高的条件下施肥或较高的土壤养分才对米心水青冈幼苗的生长和生存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活体测量成年男性正视眼的前后径与横径.方法采用CT方法,对成年男性45人73只正视眼的前后径与横径的内外径进行了活体测量,并对其中23人33眼的眼轴同时进行A超测量.结果CT测量,前后径外径为24.86±1.09 mm,内径为22.31±1.22 mm,横径外径为24.98±1.25 mm,内径为22.58±1.23 mm,前后径与横径的外径与外径,内径与内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A超测量眼轴为23.02±0.75 mm.成年男性正视眼基本呈圆形.CT与A超测量方法不同,结果各异.结论活体CT测量眼球径可靠、可行.尤其对横径测量,在眼球形态学的意义上,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9.
紫色土外源锌、镉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7种形态Zn,Cd与有效态Zn,Cd(DTPA提取)的相关分析及各形态Zn,Cd与植株Zn,Cd含量的通径分析,评价各形态Zn,Cd的生物有效性及对植株的相对贡献和途径。结果表明,交换态Zn,Cd与有效态Zn,Cd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4,0.953),交换态Zn,Cd与植株Zn,Cd含量的通径系数为1.267、1.168,交换态Zn,Cd有效性高,具有最大的生物活性,对植株Zn,Cd含量的贡献最大。其它形态如碳酸盐结合态锌、氧化锰结合态Zn、Cd通过交换态作用于植株的通径链系数(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56、0.592、0.723,上述形态对植株Zn,Cd含量也有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对有效性,但通过交换态间接作用。交换态不仅自身具有最大的生物有效性,而且还作为其它形态Zn,Cd生物有效性的中介,为紫色土其它Zn,Cd库流向植株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北部典型灌丛枝条生物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宪龙  魏孝荣  邵明安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164-3172
于2015年8月末在陕西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采集200个柠条和210个沙柳枝条,测定枝条的基径(D)、长度(H)、含水量(W0)、鲜质量(WF)和干质量(W),选用指数函数和异速生长方程建立了4种由枝条形态指标估算枝条生物量的简易模型,并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对于柠条和沙柳灌丛,基于DH二者组合变量(D2H)的异速生长方程是估算枝条生物量的最优模型,该模型经线性转化后可以消除生物量数据的异方差性,且拟合效果最优,决定系数(R2)最大,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AE)、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系统误差(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PSE)整体上最小,基本满足生态学研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