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短序大功劳嫩叶为材料,采用CTAB法、CTAB改良法1、CTAB改良法2、SDS法和试剂盒法五种方法提取短序十大功劳基因组总DNA,用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所得总DNA的纯度和得率,用ISSR-PCR扩增的方法检测所得总DNA的质量。结果表明,五种方法均能从短序大功劳叶片中提取到基因组DNA,但不同方法提取得的基因组DNA的纯度、浓度和得率存在明显的差异。CTAB改良法2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高,可直接用于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CTAB法、CTAB改良法1和SDS法提取的总DNA质量较差,不利于下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五种方法提取的总DNA的得率在10.836~451.709μg/g之间,呈CTAB法>SDS法>CTAB改良法1>CTAB改良法2>试剂盒法的现象。此实验获得的结果可以为短序十大功劳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稳定性试验对人血白蛋白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中国药典》三部对人血白蛋白待检品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并通过可见异物、多聚体含量和纯度等指标对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人血白蛋白经热稳定性试验后可见异物检查无肉眼可见的明显变化。热稳定性试验对多聚体含量有明显影响(t=-2.65,P=0.0160.05),试验品多聚体含量增加。试验品和对照品纯度变化有显著差异(t=4.19,P=0.0010.05;t=12.87,P=0.0000.01)。SDS-PAGE结果显示,试验品有两条杂带含量增多,表明主带人血白蛋白含量降低,纯度下降。结论人血白蛋白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温度进行储存和运输,确保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陕油8号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杂交油菜“陕油8号”及其亲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100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3个可将亲本和子代区分的引物BA208、BA1090、BA497。BA208产生亲本互补的特征带BA208-1050bp、BA2081250bp;BA1090产生母本特征带BA1090-700bp,BA497产生父本特征带BA497-870bp,上述谱带均在子代中出现。以BA208产生的特征谱带作为分子标记对杂交油菜种子纯度鉴定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并与大田纯度检测结果一致。BA497可将“陕油8号”与当地4个主栽品种有效区分。此外,还对双引物共同鉴定杂交种子纯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进精制白喉毒素脱毒工艺中存在的时间长和损失大等问题,我们考虑进行脱毒过程中加入L-赖氨酸协同脱毒的试验,并以原工艺进行比较,结果使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均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冬瓜杂种一代及其亲本的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冬瓜芽期子叶的酶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过氧化物酶(PER)、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以及蛋白质电泳结果.通过电泳结合光密度扫描研究,发现冬瓜杂种一代“粉杂”与其双亲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鉴别冬瓜假杂种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苗期标记性状进行作物杂交新品种培育和种子纯度鉴定的技术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的特点,优越于异地种植、同工酶电泳和DNA分子标记的鉴定方法.本文综述了这种方法应用的技术方法、材料来源、研究内容、应用的类型和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秦优10号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可靠的油菜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方法,本文以秦优10号及其亲本、杂种ZZH2为试验材料,对前人开发的2对SSR引物(7号引物, 9号引物)进行了再次筛选.结果显示,7号引物不但能很好地区别出混入杂交种中的亲本,还能将杂交种子的同母异父组合种子从杂交种中分离出来,能够用于鉴别秦优10号杂交种子的真伪;9号引物能区分出杂交种和母本,但不能区分开杂交种和父本.同时,本试验利用人工制成的秦优10号杂交种标准样(纯度为100%)以及7份大田鉴定不同纯度梯度的杂交种子对7号引物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本文结果将为鉴定秦优10号杂交种纯度提供更准确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
高效的植物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液氮研磨植物幼芽,以苯酚─氯仿─异戊醇─核糖核酸酶法提取了大豆、菜豆、玉米、高梁等几种农作物的总DNA。所提取的DNA经岛津UV-265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及0.6%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明:该方法所提取的植物总DNA纯度高,片段长度整齐,约50kb左右,符合外源DNA导入作物的要求,并且DNA收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分子标记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国内外已利用RFLP、RAPD、AFLP、SSR、ISSR和SRAP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油菜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油菜授粉控制系统中关键基因标记、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杂种纯度鉴定和杂种优势预测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作物间的比较,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深度,并对分子标记在油菜杂种优势预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剂量及不同白喉类毒素纯度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状况,用于指导疫苗的生产,提高疫苗的质量。以豚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迟发型超敏试验法,对原制白喉类毒素、精制白喉类毒素、纯化精制白喉类毒素、高纯度的精制白喉类毒素的剂量与超敏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白喉类毒素剂量的大小与超敏反应成正相关,与纯度成负相关。剂量越大,超敏反应越强;纯度越高,超敏反应愈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