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塚制药公司在美国开设的第2个生物所已确定明年2—3月起正式发展工作,主要进行阐明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等项研究。这个研究所与基因操作中心的大冢马里兰工程研究所一起,建成在美国的从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2.
《广西植物》2012,32(1):143
<正>1投稿须知1.1论文必须是未经出版的研究新成果,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行文精练;图片清晰、层次分明。本刊主要报道植物学各学科及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有重要意义的原始研究成果,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结合本人研究工作,反映国际最新研究水平的短篇综述等,不接受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3.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笔者曾前往新建立的砀山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考察,感想颇多,并由此对于建立农田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安徽省砀山县位于皖、鲁、豫、苏四省交界的淮北平原上,是砀山酥梨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栽培历史已有2500多年。砀山酥梨是我国梨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它的果大核小,黄亮透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品质极优,生食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可滋五脏之阴,历代中医名家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世人视之为珍果贡品。历史上由于黄河流经砀山687年(1168—1855),并多次泛滥改道,加上连年战乱,砀…  相似文献   
5.
红豆草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及其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组织培养物在5%DMSO+10%甘油+8%蔗糖的冰冻保护剂及以1℃/分钟的速度降温到-35—-40℃,停留2小时后,投入液氮,40℃水浴快速化冻等条件下,存活率达60—70%,并保持了高的分化能力。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快速冰冻和1℃/分钟慢速冰冻至-35℃—40℃不停留,对细胞结构造成严重的致死性破坏;-35℃停留30分钟对细胞结构的损伤是可逆性的;停留2小时的其超微结构基本上与对照材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属(Vitis L.)约有70余种,原产我国的有31种或变种。在我国,葡萄属植物从海南岛到大兴安岭,从西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均有分布。其分布之广,产量之大,种类之多,特性之丰富,在全世界各国是少有的。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对葡萄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曾收集了一些种或类型。西北农业大学自1978年起对原产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征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现已从全国10多个省(区)收集保存有19个种和变种,共计100多个株系(单株)。初步建立起我国规模最大的中国葡萄野生种质资源圃。我国葡萄属植物有的种也被国外收集和研究,并认为我国的葡萄属植物中拥有丰富的抗病种质。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原产我  相似文献   
8.
9.
蔷薇属38个野生种果实的维生素含量及其与分组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蔷薇属 (Rosa) 38个野生种果实 (以下简称蔷薇果 )的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 ,并测定了 VC、VE 和胡萝卜素等重要维生素的含量。蔷薇果 VC 含量在该属种间差异很大 ,以秦岭蔷薇 (R.tsinglingensis)的含量为最高 (2 576mg/ 1 0 0 g) ,德钦蔷薇 (R.deqenensis)的含量为最低 (49mg/ 1 0 0 g)。胡萝卜素含量种间差异明显 ,以软条七蔷薇 (R.henryi)的含量为最高 (1 9.2 4 mg / 1 0 0 g) ,黄刺玫 (R.xanthina)的含量为最低 (0 .0 6 mg/ 1 0 0 g)。 VE 含量种间差异较小 ,在 1 .34 mg/ 1 0 0 g(黄刺玫 )至 3.86 mg/ 1 0 0 g(硕苞蔷薇R.bracteata)之间。对蔷薇亚属 54种野生种果实重要维生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 ,维生素含量与分组具有一定相关性 ,尤以 VC 含量与分组的相关性最为明显 ,桂味组和小叶组 Vc含量很高 (均值都高于 1 80 0mg/ 1 0 0 g) ;合柱组、月季组、木香组和硕苞组含量很低 (均值都在 30 0 mg/ 1 0 0 g以下 ) ,芹叶组除宽刺蔷薇 (R.platyacantha) VC含量很高外 ,其余种类含量都很低 (均值为 1 90 mg/ 1 0 0 g)。胡萝卜素含量与分组也具有一定相关性 ,桂味组、芹叶组、合柱组和硕苞组的胡萝卜素含量较高 ,均值在 6 mg/ 1 0 0 g以上 ;月季组、小叶组和木香组含量较低 ,均值在 0 .4mg/ 1 0 0 g以下。V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基础生物学教育的功能慕晓茹(辽宁教育学院生物系,沈阳110032)随着全国高考取消生物学科以来,基础生物学教育几乎滑到最低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忽视生物学教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迟迟得不到解决呢?我认为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生物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