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 ( BADH)免疫巴比西 ( BALB/c)小鼠 ,将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SP2 /O-Ag1 4融合 ,在 1 92孔中 ,有约 1 4 %孔生长的杂交瘤细胞 ,用间接酶联免疫方法 ( ELISA)检测表现为阳性。选择其中 2 G3和 2 D10 细胞系 ,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 ,约 2 0 %克隆化细胞为强阳性。选择其中 2 G3- H3细胞株注射到 BALB/c小鼠腹腔中诱导腹水 ,腹水的单抗效价为 1∶ 1 0 3。应用 BADH单抗检查了大麦、水稻、高粱、小麦幼苗的叶片和根的粗提物 ,均呈阳性反应 ,表明 BADH除在光合组织中存在外 ,在非光合组织中也可能存在。讨论了非光合组织 BADH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4-D对胚胎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时,外植体不能脱分化,与2,4-D配合时,抑制双穗雀稗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而1~5mg/L的2,4-D对苏丹草有促进影响:马唐对其不敏感。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对苏丹草胚状体的分化亦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甘蔗、地毯草、芦苇、佛肚竹这四种禾本科植物的光能利用策略,该文以大田或原生境植株为材料,于炎夏伏天最热时节活体监测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特性,并分析其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C4甘蔗和C4地毯草具有高净光合速率(Pn),是消耗利用光能的主要手段,并且高Pn和高水分利用效率(WUE)、高量子效率(Φi)耦合...  相似文献   
5.
禾本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世纪到现在,国际上已有许多关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报道,无论是它在草坪草和牧草中的生态经济价值,还是它所涉及相关领域如医学、病理,都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和关注.综述了禾本科内生菌的种类、抗性机制及其应用,并据此提出了关于内生菌研究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内生菌在禾本科植物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Epichloe内生真菌(epichloe endophytes)是禾本科植物的共生真菌,开展其多样性研究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进化规律的了解以及开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筛选了12条随机引物对24株cpichloe内生真菌进行RAPD扩增,探讨真菌种类、宿主种类、采集地和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宿主为拂子茅Calamagrostia sp.、雀麦Bromus sp.、披碱草Elymus sp.、小颖羊茅Festucaparvigluma Steud.的菌株分别独立聚为一个分枝;而宿主为鹅观草Roegneria spp.的Neotyphodium属菌株聚类情况较为复杂;宿主为早熟禾Poa spp.的菌株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分枝,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上结果反应了我国具有丰富的epichloe 内生真菌资源,它们和其宿主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还显示,采集于南京的拂子茅与其内生真菌共生可能发生在较久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7.
狼尾草花粉最耐贮藏,玉米花粉次之,水稻花粉最易失活。含2×10  相似文献   
8.
禾本科植物大小基因组间在基因密度上的共线性与保守性@BeatKeller$InstituteofPlantBiology!UniversityofZǖrichZollikerstrasse107,CH-8008Zǖrich,Switzerland禾本科植物;;基因组;;基因密度;;共线性  相似文献   
9.
我們學校裹的少年自然科學家和學生,在學校附屬園地上做着關於植物的各種實驗和觀察。現在我講幾件這方面的工作。 關於小麥的實驗。1949年9月,少年自然科學家收到了吉爾吉斯師範大學寄來50克的吉爾吉斯第一號分枝春小麥種子和50克的吉爾吉斯第二號分枝冬小麥種子。吉爾吉斯第二號種子播種在小耕地上的日期是1952年9月22日,吉爾吉斯第一號種子播種的日期是1950年3月10日。雖然當年氣候的一般情况很好,但是這兩塊小耕地上的收成都很壞。有些麥穗是空的,還有許多麥穗上的麥子都很細  相似文献   
10.
孙伟  王德利  王立  杨允菲 《生态学报》2003,23(4):814-819
利用人工模拟光源研究了两种 C4 光合途径禾本科植物 (虎尾草、狗尾草 )和两种 C3光合途径藜科植物 (藜、绿藜 )的光合速率 ( Pn)、蒸腾速率 ( Tr)、水分利用率 ( WUE)、气孔导度 ( Gs)、胞间 CO2 浓度 ( Ci)及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 ( Vpdl)随模拟光辐射 ( SPR)增强的变化规律及 Gs、Ci、Vpdl对 Tr和 WUE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 4种植物的 Pn和 Tr均随 SPR增强而增大 ,两种藜科植物最大净 Pn和 Tr均高于两种禾本科植物的最大净 Pn和 Tr。 ( 2 ) WUE随 SPR增强先增大后减小 ,两种禾本科植物和两种藜科植物分别在SPR为 40 0、1 2 0 0 μmol/( m2·s)时达到最大值 ,禾本科植物的最大 WUE明显高于藜科植物。 ( 3) 4种植物的 Gs、Ci均随 SPR的增强而减小 ,两种藜科植物的 Gs和 Ci均显著高于两种禾本科植物。4种植物的 Vpdl均随 SPR增强而增大 ,禾本科植物高于藜科植物。实验表明 ,在以水分为限制因素的半干旱草原区 ,禾本科植物具有更好的保水机制和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与藜科植物相比 ,在水分生态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