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石斛兰种胚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石斛、尖刀唇石斛、短棒石斛、兜唇石斛种子为材料,进行种胚非共生萌发研究,并对其种子形态和胚的发育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处于球形胚阶段的石斛兰种子,种胚吸胀后突破种皮,发育至吸收毛和芽生长点出现后,种胚形成原球体;种子萌芽后胚尚未成熟,只进入心形胚阶段。呈纺锤形种子的种皮两端形状不同,一端存在结点,呈弯曲状的尖形,另一端种皮呈收拢的圆口形。4种石斛兰种子,玫瑰石斛种子最长,为两端狭长的纺锤形;兜唇石斛种子最短,呈两端稍细的纺锤形。玫瑰石斛、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种子胚培养需要5~10 d萌发;兜唇石斛种子和胚皆偏小,萌发需要30 d。石斛兰种胚和种皮吸水膨胀后,种胚向种皮的一端移动、脱出或种胚撕裂种皮中央后突破而出,形成裸胚。玫瑰石斛种子撕裂种皮后主要从种皮中央突破;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兜唇石斛部分种胚从种皮一端脱出,部分种胚则从中央撑破种皮脱出。充分膨胀、变绿后萌芽的裸胚,存在极性,顶部芽生长点萌动,下部出现成群散射状吸收毛。  相似文献   
2.
三种文心兰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心兰(Oncidium)是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其花多而美丽,为重要的切花花卉,与卡特兰(Cattleya)、蝴蝶兰(Phalaenopsis)和石斛兰(Dendrobium)一起被列为世界四大观赏洋兰(陈心启和吉占和1998)。在文心兰400多个野生种中,  相似文献   
3.
海南岛共有兰科植物68属,178种,3个变种(吉占和,1995),其中石料属兰花有10余种。石砌属是兰科中的大属,均为附生兰,其花形、花色、花姿艳丽、悠雅,观赏价值较高,又是名贵的中草药“石搬”的原植物,因此该属的野生种类是十分宝贵的植物资源,应该在积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造福于人类。海南产的野生石觎兰,蕴藏在山地雨林中,附生在树木或宕石上。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7种。华石规(Dendrobiumsinense)是海南的特有种,花白色,唇瓣带有红黄色的彩纹,显得光彩夺目。每年5月开花,花期约20余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石斛兰花瓣缺乏橙色、蓝色,这与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已报道的石斛兰df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Den. Burana Emerald中分离了dfr基因.将该基因序列正向与反向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并由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驱动,成功构建了dfr基因的正义和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SDN1和pC-SDN2,并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EHA105,以期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石斛兰花色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在根癌农杆菌转化石斛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淡绿色细小且致密的石斛兰原球茎为材料,研究甘露醇在根癌农杆菌转化石斛兰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原球茎侵染前经过附加0.3 mol/L甘露醇的高渗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前处理6 h,GUS瞬时表达率为60.00%,而对照的GUS瞬时表达率为0.0.甘露醇高渗处理对石斛兰根癌农杆菌的转化具有提高转化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试验就石斛兰转化ACS(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反义基因的不同筛选方法和筛选处理对抗性原球茎筛选的影响,以及石斛兰转基因植株的再生与鉴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石斛兰原球茎经带有gus报告基因和ACS反义基因的农杆菌LBA4404侵染共培养5d后除菌,采用逐渐提高选择压浓度的延迟筛选,并在低选择压浓度下切割而高选择压浓度下不切割的处理方式为抗性原球茎的最佳筛选途径,抗性原球茎获得率可达14.97%.(2)抗性原球茎繁殖时应逐渐降低选择压浓度,且在低选择压浓度下进行切割处理,繁殖倍数达到1.15倍,且原球茎生长势好.(3)抗性原球茎在1/2 MS+0.5 mg/L 6-BA培养基中的分化率达到73.85%;107株无根小苗培养于1/2 MS+1.0 mg/L NAA+50.0 mg/L Km(卡那霉素)+100.0 mg/L Cef(头孢霉素)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共获得了13株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转化效率达到12.15%.(4)转化植株经报告基因产物GUS组织化学检测和gus的PCR检测,证实带ACS反义基因的T-DNA已整合进石斛兰基因组中,且转基因植株在形态上与未转基因植株无明显差别,3株转基因植株移栽2个月后均已成活.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种——广坝石斛兰(Dendrobium lagarum Seidenf.)。它与景洪石斛(D. exile Schltr.)相似,但本种不分枝,茎上部"Z"字形,叶片较稀疏;茎基不膨大成纺锤形,具有7~8条均匀的纵脊线,花大小约为景洪石斛的一半,唇瓣中裂片近三角形,蕊柱足不具球状胼胝体。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连续几年的石斛兰引种与驯化实践,探讨了石斛兰生长习性与栽培措施的特殊性,对其抗寒、耐旱及繁殖特性及对应的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石斛兰杂交种幼茎上部切成长约5 mm的茎段,接种在添加15%(体积比)椰乳的固体Vacin和Went培养基上,6至8周后,茎段上的侧芽长成带叶的幼茎,以后幼茎分化出根,形成完整的植株。茎段培养可大大提高石斛兰幼茎上部侧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热带兰家事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刘灏《广群芳谱》)——千百年来,兰花一直在国人心中保持着清芬高雅的君子形象,绝少与繁花似锦的艳丽之美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