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莫建初 《昆虫知识》1994,31(2):112-112
1992年4月20日,笔者在湖南省株洲市郊区中南林学院附近的6一7年生湿地松林内进行昆虫群落调查时,在湿地松枝捎上捕到11头缘错,经鉴定为瓦同缘格Homoocoerrus(A.)walkerianusLethierryetSeverin,其中有2头()右边触角正常,而左边触角呈现异常(见图)。该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山东、河南、浙江、湖南等省,主要为害松、桑、油茶等林木。以上标本均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昆虫教研室。瓦同缘格的正常触角有4节,而异常触角仅3节。与正常触角相比,异常触角缺第3节,且各节长度也与正常触角的相应各节不相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我国瓦蛛属三新纪录种,即突褶瓦蛛Walckenaeria sounkyoensis、钉角瓦蛛Walckenaeria claviornis、霍氏瓦蛛Walckenaeria holmi。本文量度单位:mm。标本保存在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3.
《西北植物学报》2021,(1):28-28
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C.Y.Wu ex H.W.Li],又名“千瓣莲花”“千叶佛莲”,为芭蕉科多年生大型草本。由叶鞘重叠覆瓦状排列形成的假茎高30~80 cm,叶片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0~110 cm,宽30~50 cm。花期3~10月,莲座状花序直立生于假茎之上,苞片黄色至橙红色,形如花瓣,层层由下而上次第开放,花序展开直径30~50 cm,苞片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3~20 cm,宽7~13 c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规模化育苗及海区养殖技术。采集海区成熟藻体, 室内催熟放散受精卵, 收集并喷洒于水泥板、棕绳、木板3种附着基, 进行受精卵附着、萌发及苗体生长等实验, 发现棕绳育苗效果最佳。受精卵喷洒10d后, 3种附着基的出苗率分别为 85.5%、80.2%和91.3%, 平均株高约1.3 mm。前20天木板幼苗密度最高, 达8.2株/cm2, 但幼苗均生长缓慢。第30天, 幼苗出现明显分枝, 生长率增大到前20天的1.6倍, 其中棕绳幼苗株高最大, 幼苗存活率分别为83.6%、79.7%和75.6%。第60天棕绳幼苗密度及平均株高均最大。将附有幼苗的水泥板(藻礁)、棕绳放入海区进行养殖, 发现幼苗在浪大流急海区生长较快, 4周后平均株高分别达98.7和103.1 mm, 是对照组的1.5倍, 但棕绳脱苗严重。藻礁较适合海区规模化投放养殖, 是藻场修复和重建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
针对村落人居环境研究过于注重村落本体的现状,以GIS的技术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选取梯田聚落所处的元江流域及典型样本大瓦遮河子流域为研究范围,探讨流域视野下人居环境空间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结论如下:1)哀牢山区的崎岖山脉与密集水系造就了元江流域的格局,以水平、垂直特征奠定子流域尺度中梯田聚落的人居环境基础;2)大瓦遮河子流域的人居环境以“典型山地本底、帚状水系关联”为共性,在中低山区形成“面状森林核心、村落散布周边、旱地梯田混合”的彝族聚落区,在中山区形成“面状梯田核心、村落环绕周边、带状森林围合”的哈尼族聚落区,二者差异源自不同民族适应垂直分异效应的差异化农作策略;3)流域是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单元,超越村落本体之外的流域视野对复杂地理环境中的人居环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浙北近岸典型岛礁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的空间分布格局, 于2016年5月底至6月初, 分别采用走航观察和水下样方法, 对按离岸距离远近的3条岛礁带上12个岛礁瓦氏马尾藻成藻时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 并从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分析了3条岛礁带上瓦氏马尾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1)在地区尺度上, 高浊度和高波浪能的水域环境限制了瓦氏马尾藻的分布与生长, 导致浙北近岸的瓦氏马尾藻仅分布在第二条岛礁带这一狭窄的分布带上。依据瓦氏马尾藻最低适宜生长水温要高于10 ℃的特性, 我们可以推断出舟山群岛的绿华岛可能是我国特有种瓦氏马尾藻分布的最北部端线。(2)在站点尺度上, 岛礁东南向瓦氏马尾藻定生密度明显低于西北向, 这与调查站位所受风浪影响的方位和强度相一致。在第二岛礁带上的4个岛礁北向瓦氏马尾藻的平均株高仅为26.3 cm, 说明瓦氏马尾藻不适宜在高波浪能生境中生存。(3)在站点尺度内, 第二岛礁带上浊度最低的北渔山岛瓦氏马尾藻有较大的垂直分布范围, 且定生深度达到了6.4 m, 而浊度高的近岸岛礁瓦氏马尾藻垂直分布范围较小。瓦氏马尾藻株高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由此推测, 瓦氏马尾藻虽不能耐受强光, 但光照对瓦氏马尾藻的分布生长起重要作用。与同海区铜藻的垂直分布格局相比, 瓦氏马尾藻具有一定适应高浊度、高沉积物环境的能力。因此, 在浙北近岸海域瓦氏马尾藻是较适合进行生态移植修复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和生  包海鹰  魏颖  刘颖  刘杰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3):1025-1038
为探讨栽培杨黄子实体不同提取物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将1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TX组、杨黄水提取物组、乙醇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及粗多糖组。采用H_(22)肝癌细胞建立实体瘤模型,给药第10天处死小鼠,计算脾、胸腺脏器指数及抑瘤率,检测血清中TNF-α、INF-γ、VEGF及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的高剂量组抑瘤率(73.21%)最好,且血清中的TNF-α、IFN-γ、VEGF的含量升高;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坏死、消融等现象。水提物组免疫组化则出现负调控,表现出抑瘤率不显著。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通路基因NF-κB、JAK均高表达,且随剂量的递增表达量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杨黄子实体石油醚提取物抑瘤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药物经体内代谢后,引起细胞中Bax、Bcl-2、TNF等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凋亡蛋白,引起细胞核染色质或DNA凝聚或降解,破坏肿瘤细胞的正常增殖,从而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瓦氏效应——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有氧糖酵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代谢是生物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生化过程之一.哺乳动物体内不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方式不同.摄氧充足时,细胞通过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缺氧的细胞则选择抑制氧化磷酸化,通过糖酵解产生乳酸.但有些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也能进行糖酵解,从而产生大量的乳酸,这种糖酵解途径称为瓦氏效应.以前认为瓦氏效应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中,但近来发现在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中也存在瓦氏效应.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过程的瓦氏效应及其与一些生殖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齐新萍  张宪春 《广西植物》2011,31(2):181-183
首次报道中国分布的3种瓦韦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线叶瓦韦,2n=42;丽江瓦韦,2n=144;西藏瓦韦,2n=50。其中,线叶瓦韦n=21是水龙骨科一个新的染色体基数。结合已有资料对染色体数目在瓦韦属中的重要分类学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雅氏瓦螨对氟胺氰菊酯的抗性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效成分为1000μg/L的氟胺氰菊酯药液对雅氏瓦螨Varroa jacobsoniOudemans敏感个体的腹部表皮进行穿透性测定,结果表明药液无法通过表皮起毒杀作用。通过添加酶抑制剂多功能氧化酶(PBO)和酯酶(DEF)的增效测定,结果显示PBO在抗性和敏感螨中分别增加毒效为3.27和1.80倍;而DEF为3.23和1.67倍。反映在抗性蜂螨的抗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有密切相关,也与酯酶活性有关。对抗性螨和敏感螨的羧酸酯酶的活力测定,显示出在抗性螨中酶活指数高140%以上。同时对酯酶电泳进行扫描,也发现抗性螨与敏感螨的峰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