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利用我们研制的厌氧培养皿及管,共检验了39份牙髓炎及牙周炎标本,分离出厌氧菌59株,标本中厌氧菌分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类杆菌28株,消化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7株,韦荣氏球菌5株,真杆菌2株,梭形杆菌8株。在类杆菌中产黑素类杆菌21株,占类杆菌总数的75%。结果表明使用厌氧培养皿及管研究厌氧菌简便、有效、经济,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联合清胃散口服对牙髓炎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程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牙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联合清胃散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咀嚼功能与疼痛程度,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探诊深度(SPD)、牙龈指数(GI)相关牙周健康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评分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咀嚼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VAS评分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WBC、PCT、CRP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I、SPD、SBI、PLI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联合清胃散口服能够改善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咀嚼功能,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程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和LC3B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30只8周龄SD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封入大肠埃希菌LPS(5μg/μL)棉球,玻璃离子封闭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6、12、24和48h处死大鼠,分离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牙髓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LC3Av1和LC3B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LC3Av1和LC3B少量表达。实验组中,LC3Av1在12、24和48h时表达量较0、6h时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3B在6、12h时表达量较0、24和48h时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表达分布均集中于成牙本质细胞及多细胞层中的成纤维细胞。结论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和LC3B在牙髓组织中的表达随炎症发展增加,提示自噬作用可能与牙髓炎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10例龋坏引起的慢性牙髓炎、未穿髓的新鲜离体患牙,进行分段定位、半薄切片、革兰氏染色,光镜观察定位后,再行超薄切片,醋酸铀-柠檬酸铅复染,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患牙牙髓组织中有5例观察到多种类型微生物存在,为球杆菌、球菌、杆菌。(2)牙髓组织中的细菌位于细胞内及细胞外,并处于各种状态,有生长繁殖阶段的也有固缩溶解阶段的。(3)深龋引起的长期有症状的慢性牙髓炎牙髓组织中有大量活细菌存在,细菌均存在于冠髓内,接近龋坏部位,周围及深层组织中未见菌体。并观察到组织细胞吞噬大量细菌后,细胞变性,出现核固缩、核仁消失,细胞膜不清楚。细胞周围有大量溶酶体出现。结果提示:深龋引起的长期有症状的慢性牙髓炎,尽管未穿髓,牙髓组织中,仍可有大量活细菌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并评价干髓术及根管治疗术治疗乳磨牙牙髓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231个患牙分为2组,分别用干髓术、根管治疗术治疗,记录治疗所需时间、复诊次数,术后随访3年,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干髓术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0分钟,根管治疗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50分钟;干髓术组复诊一次完成治疗,根管治疗组复诊二次完成治疗;1年后,干髓术组与根管治疗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和3年后根管治疗有效率高于干髓治疗(p<0.05).结论:干髓术具有高效、省时、经济的优点,治疗牙髓炎有一定中、短期疗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应严格选择适应证;乳牙根管治疗是较理想的乳磨牙牙髓炎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牙髓炎患者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14 (CD1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水平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74例牙髓炎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87例。两组均接受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照组使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填充,研究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观察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咬合力、咀嚼效率、CD14、HIF-1α、CX3CL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7 d后VAS评分降低,咬合力增加,咀嚼效率提高, 血清CD14、HIF-1α、CX3CL1水平降低(P<0.05)。结论:牙髓炎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后采用氢氧化钙填充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提升咬合力,调节血清CD14、HIF-1α、CX3CL1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速效牙痛宁酊辅助根管治疗对慢性牙髓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中医院2019年9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7例慢性牙髓炎患者(患牙87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患牙44颗,给予速效牙痛宁酊辅助根管治疗)、对照组43例(患牙43颗,给予根管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疼痛症状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血清TLR4、CX3CL1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两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各领域(社交障碍、心理障碍、功能限制、生理障碍、残障、生理疼痛、心理不适)评分及总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CX3CL1、TLR4水平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速效牙痛宁酊辅助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TLR4、CX3CL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4 (CD1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化脓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化脓性牙髓炎患者59例(急性组),慢性化脓性牙髓炎患者51例(慢性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对照组体检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及CD14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化脓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与CD1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时各项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高于慢性组患者(P<0.05);急性组、慢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化脓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与CD14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RP、IL-6、TNF-α及CD14均呈现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化脓性牙髓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经牙髓根管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CD14与血清CRP、IL-6、TNF-?琢呈正相关,可能作为评估化脓性牙髓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究龈沟液褪黑素(Melatonin)、正五聚体蛋白3(PTX3)与老年牙隐裂伴慢性牙髓炎(CP)患者炎症因子和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5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实施正畸牙拔除的健康受试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龈沟液Melatonin、PTX3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Pearson检验分析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龈沟液Melatonin、PTX3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165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接受根管治疗+全冠修复后随访1年,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龈沟液Melatonin、PTX3对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龈沟液中Melatonin水平降低(P<0.05),PTX3、TNF-α、CRP、IL-6水平升高(P<0.05)。Pearson检验显示,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龈沟液PTX3与TNF-α、CRP、IL-6呈正相关(P<0.05),龈沟液Melatonin与TNF-α、CRP、IL-6呈负相关(P<0.05)。165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失访3例,最终共162例患者完成随访。162例患者中成功122例、好转26例、失败14例,无效率为8.64%(14/162)。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裂纹达髓底占比、探诊深度>5 mm占比、PTX3水平显著升高(P<0.05),Melatonin水平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裂纹深度达髓底、探诊深度>5 mm、PTX3水平升高是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Melatonin水平升高为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龈沟液Melatonin联合PTX3检测预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为0.803、0.857、0.777。结论:龈沟液Melatonin水平降低、PTX3水平升高与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炎症反应有关,且Melatonin水平越低、PTX3水平越高者治疗效果越差,Melatonin联合PTX3检测对于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治疗效果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