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该工艺首次在我国成功地处理了四口注水井。处理后观察到杀菌解堵增注的效果:注水井井口压力下降,注水量增加。单井增注水量平均为1894t,增注有效期平均307天。该工艺施工简便、成本低、成功率高,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升汞和次氯酸钠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次氯酸钠灭菌的黄瓜种子,其发芽系数低于用升汞灭菌的,而苗高、苗重、子叶重、子叶开度、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均高于用升汞灭菌的。两种药剂灭菌的子叶,在离体培养时也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为实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王烁 《化石》2007,(4):13-14
现生动物的骨骼标本在动物学和古脊椎动物学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对比作用。在以往的骨骼标本制作过程中,从取材到标本的制成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特别是一些细小的脊椎动物标本制作。小型动物的骨骼标本的制作不同于大型动物,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它的难度就在于细节的处理不同以往。小动物(如蟾蜍、蜥蜴)在前后肢的细小关节处和肋骨的处理上要特别小心。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蓝福生   《广西植物》1995,(3):224-230
由于受种子生理休眠作用的影响和硬而厚的种皮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使海甘蓝(CrambemaritimaL.)种子发芽慢,发芽率低。为探索加快海甘蓝种子发芽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我们先后进行了8种不同的种子预处理试验和6种不同次氯酸钠溶液浸种的发芽试验。结果发现:(1)种子剥皮处理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发芽和提高发芽率;(2)用浓度为0.05%的赤霉酸溶液浸种18h对海甘蓝种子发芽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3)用0.20%的代森锰锌45M(Diithane45M)溶液浸种20min的消毒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可减少海甘蓝幼苗死亡率;(4)适宜浓度的次氯酸钠漂白水(法文名1'EaudeJavel)的溶液(10%)浸种5min对促进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减少幼苗死亡均有良好效果;浓度低于10%时.不足以腐蚀种子硬而厚的种皮而促进种子发芽,也不足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而减少幼苗死亡率;浓度大于10%时,对种子的胚和种子内的酶活性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抑制种子发芽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次氯酸钠和洗必泰作为牙根管消毒冲洗液的对根管内感染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次氯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次氯酸钠和洗必泰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根管内细菌菌落计数、根管内感染物质、治疗效果、远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根管消毒冲洗后观察组根管内细菌菌落计数和根管内感染物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0%和13.1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8.00%和65.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第3个月、第6个月和1年后的治疗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次氯酸钠和洗必泰作为牙根管消毒冲洗液能够有效的减少根管内的感染物质的数量,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为实验材料, 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 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 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 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 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讨论了绿豆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相关联的结构特征,次氯酸钠常规及真空处理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消毒效果的评价及机理分析.结果证明,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的菌落总数分别为8.41×105cfu/g、6.70×103 cfu/g及8.30×105cfu/g,经有效氯浓度为(3 000~33 000)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1h常规浸种处理后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菌落总数分别下降(0.93~2.22) log cfu/g、(0.92 ~ 2.20) log cfu/g及(0.94 ~ 2.09) log cfu/g.真空度0.05 MPa下,经有效氯浓度(3 000 ~ 33 000) 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1h浸泡后,绿豆全豆、表皮及内部菌落总数分别下降(1.67 ~ 4.15) log cfu/g、(1.15 ~2.38)1og cfu/g及(1.62~4.11) log cfu/g.经分析,真空处理能使次氯酸钠克服绿豆表皮蜡质层及内部空腔结构的影响,有效接触微生物从而提高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观察被子植物压膜化石细微叶结构特征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琴 《古生物学报》2000,39(1):157-158
被子植物叶化石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的研究方法一直是以叶宏观特征(leafgrossfeature)为依据的“对图版”方法(“picturematching”method),即寻找宏观特征与化石叶相似的现代植物叶,作为对化石叶进行分类和命名的基础和依据。这种方法其结果的可信度缺乏保障,甚至经常导致错误的结论(Dilcher,1974;KvacekandWalther,1978;Iljinskaja,1978)。Hickey等归纳、总结的叶结构分析法(leafarchitecturalanalysis)将叶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