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两阶段枯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和1974年分别在黑龙江省江山娇林场及孟家岗林场设置10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8块抚育间伐样地、2块对照样地),采用连年复测数据,分析抚育间伐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样地枯死与单木枯死的影响.基于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了样地枯死及样地内单木枯死概率的两阶段模型(Ⅰ:抚育间伐后样地水平枯死概率模型;Ⅱ:枯死样地中单木水平枯死概率模型),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根据敏感度和特异度曲线相交点确定枯死概率最优临界点.结果表明: 样地数据按照抚育间伐次数分为4组分别建模(模型1~模型4).在模型1中,地位指数、林分年龄的自然对数、抚育间伐年龄及强度为显著自变量;模型2~模型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模,主成分包含林分年龄、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及抚育间伐因子,说明抚育间伐因子对样地枯死概率有显著影响.抚育间伐对枯死样地中单木枯死概率无显著影响,单木枯死概率模型中显著性自变量为林分初植密度、年龄、林木胸径的倒数及林分中大于对象木的所有林木断面积之和.样地枯死概率模型及单木枯死概率模型Hosmer和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均不显著,模型AUC均在0.91以上,估计正确率均超过80%,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天牛是蛀干性重要害虫,不论森林、果树、花草均受其害。天牛的为害主要在幼虫期,蜿蜒蛀食树木枝干皮层,而后蛀入木质部食害,造成枝枯叶黄,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在防治天牛问题上,长期以来采用人工防治。如捕杀成虫,击卵、刀挑、凿挖、钢丝钩杀树内幼虫或用棉花浸敌敌畏、氧化乐果后塞入蛀孔,及稀释上述两种药物,用针筒注射入蛀孔。近年来,用磷化锌、溴氰菊酯等做成毒签,插入蛀孔,用杀螟松稀释后喷枝干杀幼虫等。以上种种方法,虽都有一定的防效,可仍嫌不足。  相似文献   
4.
2004年岁末,生长在四川绵阳北川片口自然保护区内的箭竹突然全部开了花,使生活在这里的19只野生大熊猫面临生存威胁。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谣:"竹子开花咯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很多人就是通过这首歌谣第  相似文献   
5.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木本植物的物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西南干热河谷的典型地段——元江干热河谷,连续3年观测了32种木本植物的枝条生长、叶片动态、花期、果期和果实类型。这些植物的枝条生长方式可以分为连续生长、枝条枯死、陡长和间歇生长4个类型。其中连续生长型占优势,包括13种植物,它们的枝条在雨季连续不断伸长。9种植物雨季的枝条伸长与连续生长型的相似,但它们顶部的枝条在旱季末期出现枯死现象。6种植物属于陡长型,在2周内完成抽枝,且一年只抽一次枝。4种植物属于间歇生长型,枝条在雨季来临后伸长一段时间,然后生长停滞,过一段时间后再接着伸长。从叶片物候类型看,元江干热河谷植被以落叶植物占优势。落叶植物中冷凉旱季(11月~2月)落叶植物占优势(19种),而干热旱季(3—4月)落叶植物很少(4种)。除红花柴(Indigofera pulchella)和狭叶山黄麻(Trema angustifolia)从雨季中期开始脱落叶片外,其它30种植物从雨季末期开始脱落叶片,落叶期至少延续3个月以上。常绿植物脱落近1/3~1/2的当年生叶片。共有6种植物能在旱季末期长出新叶。常绿植物的叶面积、单个枝条上的总叶面积和枝条承载(总叶面积/枝条长度)比落叶植物小。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植物开花和结果,但多数植物(29种,占观测树种的91%)的花期集中在旱季和雨季初期,而果实(种子)成熟期从雨季末期延续到旱季末期和下个雨季初期。果实多为核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枯死树木结构特征,对百山祖5 hm2固定样地的10个优势种群10年间的枯死木和现有活立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枯死木龄级呈"倒J型"分布的种群有厚叶红淡比、水丝梨、凸脉冬青、褐叶青冈、短尾柯、多脉青冈、亮叶水青冈、木荷等8种,而麂角杜鹃和石灰花楸则呈中峰型曲线分布(高峰出现在Ⅱ龄级)。枯死木主要集中在Ⅰ~Ⅲ龄级。(2)群落各优势种群的枯死比例在Ⅰ龄级最大,短尾柯和麂角杜鹃在Ⅰ龄级的枯死比例分别高达50.00%和47.61%。随着龄级的增大,枯死比例下降,在Ⅳ龄级以后各优势种群的枯死比例发生变化。平均枯死比例最大的是石灰花楸(30.42%),最小的是亮叶水青冈(13.70%)。(3)在种群活立木密度较大的生境,其枯死木密度也较大。水丝梨在沟谷的枯死木密度较大,多脉青冈在4种生境中的枯死木密度差别不大,其余8个种群都表现出枯死木密度在山脊大、沟谷小的特点。石灰花楸在陡坡(42.86%)、凸脉冬青在沟谷(29.78%)的枯死比例较大,亮叶水青冈在山脊(12.40%)的枯死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7.
杨树新无性系冠层特性及叶片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11个5年生黑杨无性系的冠层特性进行了研究,供试无性系的冠层特性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不同层次、不同部位间差异显着。垂直分布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于叶片大小上,而水平分布的的差异则主要体现于叶片数目上。群体总的冠层分布模式为叶面积从上至下,从内到外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立草地研究所位于日本中部的西那须地区,为了提示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碳循环与气象因素与人为干扰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在其所辖人工草地的放牧试验场内,自1974a至1994a间,进行了不同放牧条件的长期实验。对该人工草地在21a间的地上枯死量(包括立枯部和地面凋落物)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放牧处理(不同放牧强度和施肥量)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立枯部分和凋落物的量随季节和年度变化很大,并与地上部现存生物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压力、季节和年度等变化因素对地上立枯部分和凋落物的量有着极强的影响(p<0.01),而施肥量的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茎尖枯死或枝叶枯萎是由植物生理调节混乱而引起的一种普遍现象。茎尖枯死现象的出现,可能是钙元素的缺乏引起的,硼的缺乏也会引起这一现象。因此怎样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是组织培养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飘香藤(Mandevilla sanderi Hemsl.)离体培养的不定芽为材料,对茎尖枯死的控制和对优质芽的保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果茶新害虫—闽鸠蝠蛾初步研究(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鸠蝠蛾Phassus minanus Yang是近几年在中国福建省新发现的一种害虫.为害茶和柑桔.枇把等果树.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鉴定为一新种,并以福建省的简称“闽”(Min)为其种名.作于1980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枇杷树上首先发现,后来又在1981和1984年相继在柑桔和茶树上也发现其为害.现今已成为福建北部山地果、茶园一种颇为重要的虫害.闽鸠蝠蛾一个世代经历两年。幼虫在树干基部作环状蛀害,可致被害果茶树.全株枯死.本记述此虫发现经过、分布.寄主植物.为害习性和形态特征,末提出了关于防治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