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silverleaf whitefly (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and Perring)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pest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and the population levels may be affected by rate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planting dat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tton planting date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silverleaf whitefly population dynamics. Cotton was planted on 26 April and 8 June, for the early and late plantings, respectively. Nitrogen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soil applications of 0, 112, 168 and 224 kg of nitrogen per hectare. The population levels of adult whiteflies were much higher on early-planted cotton than on late planting. Also, increased numbers of adult whiteflies on both early and late plantings occurred with increasing amounts of applied nitrogen.Applied nitrogen increased seed cotton yields of early plantings but had no effect on the yields of late plantings.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籽粒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播种期主要影响分枝花序籽粒产量,而种植密度不仅影响分枝花序籽粒产量,还对主花序籽粒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籽粒含油率不受播种期的影响.主花序籽粒产量占单株籽粒产量的比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主花序籽粒含油率比分枝花序高约1%,因此小区籽粒含油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升高.研究区冬油菜播种期不能晚于10月中旬,10月下旬播种会显著降低籽粒产量;种植密度在每平方米36~48株可以提高冬油菜籽粒产量和含油率.  相似文献   
3.
新疆伊犁和塔城冬、春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有虫株率和百株蚜量,与小麦播种时间密切相关。在小麦正常播种期内,冬小麦晚播可以显著减少麦双尾蚜数量,每晚播种10天,第二年麦双尾蚜有虫株率可以下降40%~70%;春小麦每晚播种10天,麦双尾蚜有虫株率增加30%~88%。  相似文献   
4.
西南桦播种期和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南桦种子两种不同播种时期育苗的对比 ,发现秋季播种的一年生苗木比即采即播的一年生苗木的高生长、地径生长、主根长和侧根数分别提高 5 7.1 %、3 9.5 %、1 8.5 %和 2 3 .0 % ,避开了炎热夏季 ,根际病害感染程度比即采即播苗木减少 88.1 % ,苗木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提出了秋季播种育苗各个时期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棉花生育期长,不利于棉油两熟制种植。通过调控栽培因子缩短棉花生育期,实现棉油单作,提高种植效益。本文以棉花早熟品种JX001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最优回归设计(311设计),研究了栽培因子施氮量、种植密度、播种期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根据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各栽培因子与籽棉产量的单因子效应分析得出其对籽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播种期>密度>施氮量。播种期对籽棉产量有明显的负效应,施氮量、密度对籽棉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两因子互作效应对籽棉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密度与播种期的互作>施氮量与播种期的互作。因此,在生产上应当充分发挥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同时结合适当的播种期,以促进棉花增产。  相似文献   
6.
适应气候变化的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播种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对该区域的玉米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于2008年进行了3个早播和传统播种试验,早播的玉米种子分别进行3种处理(10℃催芽、25℃催芽和干种子),考察早播不同种子处理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比较早播与传统播期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研究区玉米生长季初日提前,气温显著升高,降水呈减少趋势;目前,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播种可提前至4月11日;采用10℃水温浸种催芽播种、直接播种干种子、坐水种等方式,均有利于早播的出苗和抗寒;早播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传统播期,产量比传统播期高35% ~48%.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对不同基因l型油菜产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3个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特征及其与光温条件的生态关系,探讨了长江中游油菜区多熟种植条件下提高油菜单产的可行途径.结果表明,因播种期不同而导致油菜生育期间光温条件的不同,使各播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油菜单株角果数、角果皮指数、主茎产量、分枝产量均与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千粒重和SNPA与之无关.播种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分枝产生及其产量形成而实现的.因此多熟制油菜的播种期可适当提早,10月20日以后播种的油菜,其种植密度可增加至3.75×105~4.5×105株·hm-2,以主茎弥补分枝小而少的不足,实现油菜单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不同基因型油菜产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 3个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特征及其与光温条件的生态关系 ,探讨了长江中游油菜区多熟种植条件下提高油菜单产的可行途径 .结果表明 ,因播种期不同而导致油菜生育期间光温条件的不同 ,使各播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油菜单株角果数、角果皮指数、主茎产量、分枝产量均与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千粒重和SNPA与之无关 .播种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分枝产生及其产量形成而实现的 .因此多熟制油菜的播种期可适当提早 ,10月 2 0日以后播种的油菜 ,其种植密度可增加至 3 75× 10 5~ 4 5× 10 5株·hm-2 ,以主茎弥补分枝小而少的不足 ,实现油菜单产的提高 .  相似文献   
9.
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对8个播种期的5个早籼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归纳出了对综合米质影响较大的外观因子、加工因子、营养因子、蒸煮因子,它们对综合米质的贡献率依次减小,因此,稻米品质改良工作的重点应首先放在对外观及加工品质的改良上.不同品种及不同播种时期的稻米品质有较大的差异,整精米率和垩白是变异幅度较大并且对综合米质影响最大的指标、品种或播种期对米质的影响同时表现在米质性状的各个方面,综合米质好的稻米往往整精米率高、垩白少、蒸煮品质良好、蛋白质含量适中.在早稻生产中,应争取3月底以前播种并采取保温育秧措施,避开灌浆结实期高温的不良影响。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用 6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在 4个生态点进行分期播种试验, 系统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与主要气候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生态点、品种以及地点×品种互作对籽粒产量、千粒重、蛋白质、湿面筋和淀粉含量、沉降值与降落值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不同播种期处理对产量与淀粉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而播种期×品种互作对千粒重、降落值、淀粉含量及沉降值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地点×播种期×品种互作仅对产量、湿面筋、淀粉含量与沉降值有显著的影响。在 4个不同生态点中, 南京点的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最低, 但淀粉含量最高 ;徐州点的产量和千粒重最大 ;泰安点的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最高, 沉降值最小 ;保定点的产量、千粒重最小, 但沉降值最大。不同播种期处理下, 适播与晚播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与降落值都显著高于早播, 而早播期的产量和千粒重最大。各小麦品种在不同地点与播种期下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变异中以降落值的变异系数为最大, 淀粉的变异为最小。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均温与淀粉含量呈线性负相关, 与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及降落值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日温差与产量和千粒重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降落值则随昼温差的增加线性递增 ;开花至成熟期降雨量与产量、千粒重都呈现先升后降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而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降落值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 ;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与降落值随开花至成熟期的累计日照时数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