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两种石楠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叶石楠和光叶石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石楠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日间光照强度的不断变化,即时最大荧光产量(Fm')、光系统Ⅱ实际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淬灭(qP)呈现出“V”型曲线;非光化学淬灭(qN)呈现出单峰曲线;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则呈现出双峰曲线;到黄昏时各参数基本恢复至早晨的水平,表明两种石楠均未发生光合机构的破坏。红叶石楠的Fm’、Yield、ETR、qP均高于光叶石楠,说明红叶石楠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高于光叶石楠,表现出对当地环境更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红叶石楠茎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 Dress)是蔷薇科石楠属(Photinia Lindl.)的杂交种,又称"红罗宾石楠" (‘RedRobin’),由中国产的石楠(P. serrulata Lindl.)与光叶石楠[P. glabra (Thunb.) Maxim.]杂交而成,为常绿小乔木,因其具有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在(0.66 ±0.2)℃/min(0℃~-20℃)的降温速度下,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分别对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活体幼茎和经过10 min高温煮沸的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并根据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对他们的结冰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楠和蜡梅的活体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差热扫描曲线均出现3个放热峰;而经过高温杀死后的茎仅出现1个单放热峰。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活体幼茎的3个放热峰可能与其木质部、质外体、韧皮部、形成层的结冰、脱水以及髓组织的结冰、脱水过程有关。进一步采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滤纸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差热扫描曲线出现与高温杀死的茎类似的放热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可以探测植物组织结冰过程中的放热强度、结冰温度及其与结冰动力学过程相关的大量细节,适用于植物的结冰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球花石楠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萍  普晓兰 《植物研究》2003,23(3):280-284
取球花石楠的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根部萌蘖条和盆栽大苗的嫩茎为首选外植体,在MS+6-BA 2 mg·L-1+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上有较高的腋芽萌发率,增殖阶段以MS+6-BA 4 mg·L-1+NAA 0.1 mg·L-1培养基上的小苗最多,生长健壮,生根可在1/2 MS+IBA 0.25 mg·L-1的培养基上进行。分析了生根较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叶石楠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提取法从小叶石楠果实中提取低极性化学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已确认了25种成分,占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的96.04%,其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13.11%)、邻苯二甲酸二辛醇酯(10.13%)、角鲨烯(9.19%)、维生素E(8.67%)、十九烷(8.03%)。所鉴定的化合物多为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为小叶石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一年生红叶石楠‘鲁班’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其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0.4%和0.6%的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正常,而在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受抑制;叶片最大荧光(Fm)、光系统II(PSII)最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在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2%、0.4%和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对照显著上升,而当NaCl浓度为0.8%、1.0%和1.2%时显著下降;在0.4%和0.6%的NaCl胁迫下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0.8%、1.0%和1.2%的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叶中栅栏细胞在NaCl浓度为0.2%、0.4%和0.6%时逐渐纵向伸长且排列更紧密,浓度为0.8%、1.0%和1.2%时逐渐缩短且疏松,且栅栏组织厚度在0.6%的NaCl胁迫下达到最大。由此表明,红叶石楠‘鲁班’在NaCl浓度不高于0.6%的基质中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紫叶石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植物名称 紫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2 材料类别 当年生新梢。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1)诱导休眠芽萌动培养基:MS+NAA 0.05 mg·L~(-1)(单位下同)+6-BA 2.0;(2)芽增殖培养基:MS+IAA0.2+6-BA1.5;(3)壮苗培养基:MS+NAA 0.5+6-BA 0.5;(4)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IBA  相似文献   
9.
在NaCl 盐胁迫环境下, 以50 mmol·L–1 为浓度梯度, NaCl 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mol·L–1, 研究红叶石楠‘红罗宾’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等生理特征。结果表明: 叶片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NaCl 浓度的升高先增大, 后降低; 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NaCl 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 膜相对透性随NaCl 浓度的升高持续增大, 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NaCl 浓度的升高则先升高后降低, 超过一定浓度后又升高。根据结果显示, 红叶石楠‘红罗宾’具有一定耐盐性, 可在适当盐碱地地区的环境绿化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非必需元素,重金属镉(cadmium,Cd)的污染对植物、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利用绿化苗木移栽修复Cd污染土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红叶石楠(Photinifraseri frase) Cd吸收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