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1.
分离鉴定爵床科观音草属植物山蓝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方法对山蓝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醇(1),硬脂酸(2),β-谷甾醇(3),豆甾醇(4),棕榈酸(5),月桂酸(6),尿囊素(7),棕榈醇(8),芝麻素(9),齐墩果酸(10),β-胡萝卜苷(11),尿嘧啶(12),腺嘌呤(13),十八烷基葡萄糖苷(14),柠檬酸(15)。除β-谷甾醇,豆甾醇和β-胡萝卜苷外,其余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四种加工方法所得山蓝加工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 ,结果表明 ,经阴干 ,晒干 ,乙醇浸泡几种传统加工方法加工的山蓝中紫蓝素含量分别为 31 1、4 5 6、4 72 mg/1 0 0 g(干重 ) ,而采用避氧热处理加工的山蓝中 ,紫蓝素含量达 1 .73g/1 0 0 g。用传统加工方法对山蓝进行加工 ,有效成分含量低 ,制约了山蓝的利用价值 ,而避氧热处理能大大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提升山蓝的品质。研究结果对山蓝的加工、炮制和开发利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蓝色素前体是很不稳定的化合物。用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谱联用的技术,结合紫外光谱的变化,研究山蓝色素前体的分子组成及化学变化。表明山蓝色素前体分子有由2个紫蓝氨酸残基和1个氨基酚残基键合而成的片段,在室温下放置后,氨基酚结构转变为醌结构。研究结果为山蓝色素前体、山蓝色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提供了重要数据,为山蓝色素的化学、山蓝色素形成机理的阐明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