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政府解决了生物工程工业化准则的问题,并将其命名为“生物工程规则的统一构想”在6月26日联邦公报上发表了。以后,在60天内又收集了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收集了各阶层对制订统一构想的白宫生物工程协调委员会(BSCC)的意见,以及对“属间生物”和“病原体”等术语定义的反应。这样的定义是“为了给审查对象的生物类型附加的,对于生物工程规则是重要的”。被记载到统一构想之中。  相似文献   
2.
张保信先生是公元1932年8月生的,和我同岁。是我二十多年的虫友.记得第一次碰到他是1961年夏天的晚上.我和当时来台采集昆虫的白水隆博士(现为日本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在台北怀宁街的三时庄旅馆聊天时,他和另-一个人加入,而白水教授介绍得知他是这次和白水教授一起去采集的张保信先生.  相似文献   
3.
马金双   《广西植物》1993,(2):192-192
<正> 《广西植物》第10卷第3期268—269页(1990)和第12卷第2期190页(1992)分别刊登我国地方植物志介绍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后,作者收到一些读者,特别是外国学者和基层单位读者的来信,要求提供新的详细情况,或者询问有关地区植物志的出版信息。在此利用贵刊再次刊登近来获得的尚未介绍的地方植物志,作为前两部分的续篇,以示读者;同时感谢该刊编辑为作者和读者提供连续的交流信息。 1.《河北植物志》第3卷(1991),含菊科和单子叶植物;现本志已全部出齐。  相似文献   
4.
王科  蔡磊 《菌物学报》2023,42(1):50-62
我国菌物分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逐渐走进世界前列。本研究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Fungal Names进行数据统计,对发现自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和中国学者发表菌物新分类单元等数据开展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过去,一共有2 214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5 626个菌物新分类单元,包括 3个新纲、27个新目及亚目、117个新科及亚科、769个新属及亚属、11 100个新种、322个新种下单元和3 288个新组合。在全球已知的菌物物种中,自中国发现的新物种有10 233种,隶属于 3界13门44纲174目572科2 379属,占全球已知物种多样性的6.84%,居世界第二位。地理分布上,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发现的新物种最多。根据每年发现的新分类单元数量趋势和命名作者的构成,可将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外人在华采菌及研究(1750s-1929)、中国菌物分类学起步(1930-1949)、新中国菌物分类学早期发展(1950-1977)、全国性菌物标本采集与研究(1978-2010)、走进世界前列(2011至今)。本研究对每个发展时期的分类学概况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通过上述综述性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中国菌物分类学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概况,为学科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二零一五至二零一六年度申请郑裕彤博士奖助金每年资助为数多达十四位中国大陆学者前往香港大学李嘉诚汉学院接受临床或科研培训。有兴趣者可按个人履历申请下列其中一项:1.研究员受训期:十二个月申请资格:在中国大陆学校或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工作者,并持有博士学位人士。成功申请者将和本院教学人员合作进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称《学报》)一直秉承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2020年度共有411位审稿专家为《学报》审稿,他们的辛勤工作保证了本刊的学术质量。有作者向我们反映,每次投稿,都能收到编辑部的建设性意见,使他们的科研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提高了文章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质量,受益匪浅。近几年《学报》的投稿量在持续增加,2020年增加幅度更大,同时也加大了审稿专家的工作量。在此,编辑部谨向所有的审稿专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以下为审稿专家名单,其中审稿3篇以上、审稿认真的专家被评为优秀审稿专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部 2021年1月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通报》2013,(9):21-21
8月16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云小组发现,两栖动物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该研究对揭示动物环境适应的策略和物质基础、阐明哺乳动物与人的环境适应机制和疾病发生机理具有科学意义。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脱氧核糖核酸研究》杂志。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化学》2013,(6):715-715
北京大学陈鹏课题组与该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何川课题组合作,于2013年11月3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揭示了大肠杆菌多重抗药性调控蛋白MarR的分子机制,证明Cu2+可作为天然的信号分子(诱导剂)激活Mar R蛋白并引发其介导的多重耐药性。这对于开发对抗多重抗生素耐药病菌感染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3):I0003-I0004
重启记忆按钮的是复旦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神经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张素春领衔的科研团队。他们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一生物技术》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这意味着,距离阿尔兹海默症(老年性痴呆)等患者找回记忆与学习能力,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学报》2020,(1):F0002-F0002
为提升《微生物学报》的学术影响力,鼓励优秀作者,吸引优秀科研成果在我刊首发,编辑部通过对3年前发表在《微生物学报》的论文进行回溯与评估,从2016年度发表的论文当中,根据论文的创新性(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和读者的关注度(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量)综合评选岀了20篇2019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并颁发优秀学术论文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