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刺激杏仁复合体能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类型为心动过缓伴室性或结性期外收缩。刺激杏仁复合体不同亚核均能诱发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在核内具有相应的代表点。心律失常发作与杏仁局部区域诱发的爆发性后放电有关。推测杏仁复合体内神经元过度激活可能通过杏仁-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及杏仁-下丘脑外侧区等通路下行,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而导致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光强度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两种不同光强下水培5-7天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大139”幼苗的光合特性,观察到生长期间的不同光强度对麦幼苗的光合膜一些成分和光合特性有明显影响,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中的Chl含量,Chl a/b比值,单位鲜重中的Car含量,以及光合膜中CPIa和CPI的含量,在低光强(2×10^3lx)下生长的幼苗都低,而光合膜中的LHCP的含量则高于在高光强(2×10^4lx)下生长的小麦幼苗,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高光强下生长的小麦其光合单位较小,而PSII活性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都较高,同时,它们的叶绿体的PSII,PSI和全链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小麂、黑麂、赤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工作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小麂(Muntiacus reeuesi)、黑麂(M.crinifrons)和赤麂(M.muntjak)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 ptonemal complex,SC)进行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SC的平均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同有丝分裂细胞相应染色体的数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SC的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绘制了三种麂的SC组型图。雄性黑麂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复杂的易位多价体,意味着其核型的演化过程涉及两次染色体易位和一次臂间倒位。 2.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的有明显差异,如性染色体嗜银性较强,配对延迟等。XY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在中粗线期,Y的全长均同X配对;XY-SC开始解体于晚粗线期。 3.在粗线期,X染色体未配对区域出现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通过不对称易位得到的重复片段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配对的一种细胞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作用于H~ —ATP酶复合体质子通道的能量传递抑制剂 TPT、DQCD和 OM能明显抑制叶绿体光合磷酸化反应和膜上 ATP酶活性,减小恒态ΛpH值,加速ΛpH和515 nm吸收衰减。这种在正常叶绿体加速H_(in)~ 经CF_0外流与在残缺膜中阻塞质子外流不一致。TPT等物质是干扰了CF_0与CF_1的构象连接,使 CF_0的质子传导失去CF_1的控制,H_(in)~ 无效漏失或质子逆向转移受影响,从而抑制与质子传导紧密相关的光合磷酸化反应和膜上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RNA组分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苗  景德璋 《遗传学报》1991,18(2):115-119
本文运用常规染色和Bernhard染色方法对切片标本中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超微结构和电镜细胞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经常规染色后,可见SC由侧生组分(LE)、中央组分(CE)和L-C纤维组成;SC宽约210nm,LE宽约60nm,中央间隔区宽约90nm。在Bernhard染色标本中,SC的LE、CE和L-C纤维着色较深,说明其中含有RNA;SC各结构组分的宽度和形态特点与常规染色标本中的基本一致。本文讨论了SC中存在有RNA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褐斑大蠊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光  何麟 《遗传》1990,12(1):27-28
采用表面铺展法结合银染技术制备联会复合体标本,在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褐斑大蠊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及演变符合一般规律;SC的相对长度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电镜下可观察到SC侧线本身的双股结构;分类描述了核内的几种颗粒,并对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耗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和复合体I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耗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和复合体I的影响张勇,李静先,陈家琦(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300381)张丰德(南开大学生物系,天津300071)关键词心肌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复合体I,过氧化脂质,耗竭运动有关运动对线粒体膜影响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的电子传递与质子转移的偶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鼠肝线粒体内膜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的H^+/2e比与△ψ的相关性及其调节因素,证明:(1)用光谱法测得复合体Ⅱ+Ⅲ的电子传递与质子转换初速度的H^+/2e比值接近4,与铁氰化钾脉冲法测得的结果相同,H^+/2e随着△μH^+升高而逐渐下降,荧光透析法测定不同Fe^3+还原速率建立的不同△ψ时,证明H^+回漏对△ψ和H^+泵出速度的依赖性,讨论了呼吸链复合体Ⅱ+Ⅲ电子传递与质子转移之间的偶联以  相似文献   
10.
DTT(二流苏糖醇)可解除TPT(氯化三苯锡)对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减弱TPT对类囊体跨膜△pH的抑制和对类囊体腔内质子外流的促进。由于TPT较专一作用于CF0,推测CF0受DTT修饰。这从DTT可消除TPT对去除CF1的类囊体残缺膜△pH的重建和对残缺膜光下收缩的促进得到进一步的证明。DTT的作用是还原二硫键成为游离的巯基,因而CF0可能含有二硫键。从光下DTT或暗中DTT处理残缺膜对TPT作用的影响,可以看到DTT对CF0的修饰是需光的,类囊体膜在光下发生的构象变化,使CF0的二硫键暴露而被DTT修饰。CF0的二硫键较CF1γ的二硫键更快、更敏感地被DTT所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