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技术分析了中国种植的24个不同大麦品种的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首先,根据所获得的色谱图的相似性可以将供试品种分成10组,每组各有自己的共同特征色谱峰;其次,再依据各组内不同品种间色谱图的定性或定量上的差异可以将它们分别区别和鉴定;这表明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的异质性较强,其组成随基因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异。因此,应用RP-HPLC技术分析大麦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质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大麦品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典测量和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3个地方品种的形态特征及核型进行研究。植株形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龙牙的株高、开花口径、种球重量和周长、中外层鳞片重量和长度以及鳞片扦插产生小鳞茎数等指标均显著大于‘大叶’龙牙和‘平头’龙牙;‘大叶’龙牙的叶片最长,均值为14.54 cm。花粉、叶表皮气孔及鳞片淀粉粒的微形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龙牙的花粉粒径最大,均值达111.76 μm;‘平头’龙牙的叶表皮气孔最长,气孔密度也最大(约47.6个/mm2);‘大叶’龙牙的淀粉粒径最大,均值为47.61 μm;‘江西’龙牙的淀粉粒大小分布更集中,差异性小。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龙牙百合3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4,为二倍体,其中‘江西’龙牙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AT)+6sm(2SAT)+12st(4SAT)+4t;‘平头’龙牙核型公式为2n=2x=24=4m+8sm+10st(4SAT)+2t;‘大叶’龙牙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AT)+6sm+14st(4SAT)+2t,三者核型均为3B型。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多样性和品种鉴定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成都地区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9个木芙蓉品种的花粉显微结构,并探讨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9个木芙蓉品种的花粉均为大粒,主要为圆球形,具散孔,外壁纹饰均为刺状纹饰,表面具有颗粒状突起。木芙蓉品种间在花粉粒大小、外壁纹饰上具有一定差异,可以作为品种分类的重要依据。聚类分析可以将19个木芙蓉品种划分为3大类,类型I和II的花粉较大,刺细尖;类型III的花粉较小,刺短粗,刺间距离较小。这为木芙蓉品种间亲缘关系研究和品种分类提供了孢粉学依据,也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黄SCoT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和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L_(25)(5~6)正交设计和单因素两种方法,对影响地黄SCoT-PCR反应的5个因素(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ddH_2O和Mix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含有8μL ddH_2O,1μL模板DNA(80 ng·μL~(-1)),1μL引物(8μmol·L~(-1))和15μL Mix,退火温度为45℃。运用30份地黄种质材料,对优化的SCoT-PCR正交体系进行多次重复验证,获得了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扩增图谱,证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利用该体系对32条SCoT引物进行两次筛选,得到14个扩增产物清晰、重复性好且多态性条带相对较高的引物。利用SCoT_4等5条引物构建了上述地黄2个种共30份种质的SCoT指纹图谱。利用这5个SCoT引物指纹图谱可将7个地黄常用栽培品种区分开。这表明SCoT分子标记体系适用于地黄主要品种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所构建的指纹图谱也为地黄常见的7个栽培品种的区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SR标记的越橘亲缘关系分析及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标记对22个越橘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分析,并建立一套稳定的越橘品种鉴定体系,以期为越橘种质资源评价、鉴定、管理及越橘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本试验优化了一套越橘SSR-PCR反应体系,筛选出15个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SSR标记,对22个越橘栽培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聚类结果与各品种的遗传背景以及表型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从以上15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可用于越橘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NA961和NA1040,核心引物组合能够完全区分22个越橘品种。用核心引物制作了参照分子量标记,构建了22个越橘品种的指纹图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越橘品种鉴定体系。实践验证SSR标记用于越橘品种鉴别的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甜樱桃品种的SS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甜樱桃品种SSR分析体系基础上,从24对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即PceGA25、PMS3、PMS49、PS08E08、pchpgms3),并且结合S-基因共同对30个甜樱桃品种进行区分鉴别。对生产上应用SSR技术和S-基因检测甜樱桃品种真实性和纯度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SSR与SRAP标记在玉米品种鉴定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SSR标记和SRAP标记对19个玉米品种及8份莱农15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标记的分辨能力及在亲缘关系和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表现.与SSR标记相比,SRAP标记用于玉米品种鉴定扩增住点数量更多,PIC值更高,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亲缘关系分析方面,SSR检测的遗传距离变幅更大,2种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在杂交种纯度检测中,SRAP标记的期望位点在杂交种群体中检测率高于SSR标记相应位点,检测杂交种纯度结果更接近田问种植鉴定,因而准确度更高.SRAP在玉米品种鉴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SSR标记技术的有益补充,特别是在杂交种纯度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鉴定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方法:分离纯化三倍体白杨杂种DNA模板,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结果: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M-CTA/E-CAG、M-CAC/E-CCA、M-ACT/E-CTC和M-CTT/E-CTG等4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并应用该引物组合对21个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了AFLP分析,构建了21个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结论:构建无性系指纹图谱是鉴别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鉴别21个三倍体白杨杂种无性系。本研究为品种鉴定及新品种权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葡萄种类和品种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葡萄种类和品种的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本文介绍了鉴定工作中常用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在葡萄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中形态学鉴定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方法。分子标记技术为葡萄种质资源鉴定工作提供了更为快捷和精确的依据,但目前在葡萄上的应用还较少。此外,本文还对果树品种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