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8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郭继勋  祝廷成 《生态学报》1992,12(4):295-301
分解速率和损失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枯枝落叶分解动态,羊草草原主要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减蓬(Suaeda glauca),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五脉山黎豆(Lathyrus quinqueneruivs),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分解速率的季节变化动态近似倒“V”字型,损失率的季节变化呈S型,反了枯枝落叶的失重情况,枯枝落叶的化学组成成分是造成不同种植物间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C/N比与分解快慢有密切关系,分解初期,枯枝落叶的损失符合指数衰减模型,枯枝落叶损失95%所需时间,羊草群落约为8.8a,杂类草群落约为9.7a,碱茅群落约为7.1a,碱蓬群落约为4.7a。  相似文献   
3.
1978年,烟草病毒病在安徽烟区流行,导致凤阳县烟叶总产损失92.3%,引起了普遍震惊。1981—1984年作者对来自16个县、市552个病毒材料,经生物测定、血清反应、电镜观察,初步分离出CMV、TMV、PVY和PVX四种病毒。它们分别约占检测总数的82.79%、4.53%、2.54%和0.36%,其中CMV与长期视为优势种的TMV比值为18.3,除此,尚有约占检测总数9.8%的CMV和TMV、CMV和PVY复合侵染,以及不明类型的毒株。通过对田间烟草以及其他植物花叶病株的实际检测,进一步表明:CMV在烟区分布范围极广、出现频次最多,已形成了复杂的循环侵染系统,成为近期内烟草病毒病持续流行危害的首要毒原。  相似文献   
4.
Mackowiakf指出研究动物正常菌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1、无菌动物与正常动物相比较;2、用抗菌剂抑制了正常菌群的动物与未干扰其正常菌群的动物相比较;3、特种疾病(例如结肠癌患者)的正常菌群中的特殊细菌种属的优势状况与无该病对照者的流行病学的比较。通过这些对比性研究以了解正常菌群在其栖居的机体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通过对比性研究,正常菌群对栖居动物的影响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正常菌群在动物机体的内外表面上栖居,由  相似文献   
5.
我们选择了几种药性不同的中药,使用各种选择性培养基,对给药组和正常动物组的地鼠肠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组与正常动物组比较需氧菌的量有所增加,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而其他几味苦寒药(大黄、黄芩、白芍等)对需氧菌的作用不明显。在各类厌氧菌的分离结果中,各给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给药组之间比较,药性相同的组之间没有显著变化,药性不同的组之间变化显著。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中药对正常地鼠的肠道菌群是有明显影响的,与正常动物组相比及不同药性组间相比各类菌的增长或减少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1例难辨梭菌性肠炎(CDEC)患者的粪便进行10种肠道菌的定量分析,并与20例其他原因腹泻病人和22例健康成人的肠菌比较。结果表明CDEC病人的粪中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其他菌类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减少在CDE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我们对CDEC病人发病前所用抗生素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使用较多的有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对金定鸭盲肠内厌氧菌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结果说明:采用不同厌氧方法对厌氧菌的分离计数具有一定的影响;金定鸭盲肠内厌氧菌群主要有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厌氧球菌和梭菌,其中有一株厌氧菌对氧的存在极为敏感。本文中强调了严格遵守厌氧培养和操作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对22名健康青少年的唾液、沟裂菌斑、龈上菌斑及龈下菌斑中的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计算其在不同标本中占可培养菌的百分比及检出率。结果共分离到包括18个菌属的35种细菌。其中,链球菌、放线菌、奈瑟氏球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类杆菌、梭杆菌,奴卡氏菌及棒状杆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检出率及所占比例均较高,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中的优势菌群.通过比较还发现,其中一些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还采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法,镜下观察龈上、龈下菌斑中的螺旋体,并计算其相对比例.结果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相对比例明显高于龈上菌斑.  相似文献   
9.
大脑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生理学上简称大脑优势,扼要简述了大脑优势的研究历史,方法和脑功能不对称的理论,指出了在此领域研究工作中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常菌群对常见致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德鑫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4):217-220
生物拮抗作用是微生物种群关系研究的一个侧面,实验中我们使用从皮肤上分离的常住菌——痤疮丙酸杆菌(A14-1)和表皮葡萄球菌(F65)对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C189)、绿脓杆菌(C8514)和埃希氏大肠杆菌(C1356)的体外拮抗试验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拮抗作用一般从48小时开始,72小时明显。而皮肤常住菌间无拮抗作用,相反它们还有协同作用,这对于皮肤的自净以及维持皮肤的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实验中还进行了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正常菌群分离株与上述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拮抗试验,结果表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