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贵德、共和两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本文记述了青海省贵德及共和两盆地的几个含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地层剖面及采自18个地点的26种(代表20个属)哺乳动物化石.对其中的 Myospalax arvicolinus, Microtus, Anancus, Leptobos crassus gonghenensis subsp. nov., L. vallisarni, Bison (Superbison) crassicornis, Boopsis breviceps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讨论.通过对动物群的分析初步确定了盆地主要堆积物的时代——贵德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共和盆地:早—中更新世,并简略探讨了两盆地的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2.
本记述了山西榆社盆地上新世quJing科的两种新种:peisorex pliocaenicus sp.nov.,Soriculus praecursus sp.nov.,并列出了该盆地晚新生代地层中采集到的其它食虫类名单。  相似文献   
3.
元谋新第三纪食肉动物化石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元谋盆地产古猿化石地点的部分食肉类化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分类,认为它们的时代似应稍晚于禄丰,相当上新世早期,估计距今5-6百万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渐新世—上新世3个钻井剖面412个沟鞭藻样品的系统分析,发现了较丰富的沟鞭藻化石。根据沟鞭藻化石丰度、分异度变化以及特征性的环境指示种,对琼东南盆地渐新世至上新世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研究区从早渐新世早期海水开始入侵,至早渐新世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一直持续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沟鞭藻化石数量和种类明显出现低谷,发生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海退;中中新世至晚中新世,沟鞭藻化石较丰富,丰度和分异度增加,海水明显比早中新世沉积时期加深;早上新世早期,指示海侵的化石属种较丰富,反映了温暖浅海的沉积环境;早上新世晚期,指示一种开阔的海洋环境,水体较深;晚上新世早期,沟鞭藻化石属种面貌反映了热带浅海环境,但水体可能比早上新世晚期沉积时要浅;晚上新世晚期,指示海侵的沟鞭藻化石属种达到最繁盛时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5.
为重建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对该区中新世-上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组合类型及显微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新世早期-早中新世中期,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含少量的蒙脱石,表明以干旱气候为特征;晚中新世中期-早中新世晚期,伊利石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且含有少量的蒙脱石和高岭石,指示相对温湿的气候条件;中新世晚期的粘土矿物组分与中新世早期相似,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指示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导;晚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伊利石相对含量降低,而蒙脱石和高岭石的相对含量升高,但由于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绿泥石的含量仍然较高,指示古气候仍然以干旱为主导,但相对于中新世而言,这段时期为相对湿润期。以上结果表明,新疆其木干地区中新世-上新世古气候以干旱为主,并且气候经历了干旱-相对湿润-干旱-相对湿润的演化过程,但总体而言,本区中新世比上新世要更为干旱。  相似文献   
6.
山东章丘上新世巴漏河组和更新统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章丘巴漏河组和上覆更新统孢粉植物研究表明,当地上新世植物群的分布类型趋于单调,草本植物和部分广布型植物繁盛;更新世植物群的成分变得更加贫乏,其中,第三纪常见的喜暖类型已全部消失,而广布型植物类型得以进一步发展。植物群所反映的气候较中新世趋于干冷,与我国华北地区晚第三纪以来植物群的总体发展规律相一致。巴漏河组在层位上与临朐和昌乐等地的尧山组相对比,当前研究表明,以往报道的尧山组底部沉积夹层中的孢粉组合,其时代与山旺组相接近,而不同于巴漏河组;孢粉证据支持将其归于山旺组的划分意见。通过比较,建立巴漏河组与山东北部钻孔剖面明化镇组上段孢粉组合的对比比较。  相似文献   
7.
甘肃灵台小石沟晚中新世—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发现的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将甘肃灵台小石沟72074(4)地点剖面划分出4个生物地层带,Ⅰ带与榆社马会组化石组合相当,为中新世晚期;Ⅱ带、Ⅲ带及Ⅳ带代表中国上新世较为完整的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8.
泥河湾盆地上新世生物地层序列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总结了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生物地层,讨论了12个剖面含哺乳动物化石层位的相互关系,以稻地老窝沟剖面的地层顺序为基础排列出约3.7~2.6Ma时段内的9个代表性的生物地层单位。哺乳动物以Paenelimnoecus chinensis、Lunanosorex cf.L.lii、Trischizolagus、Pliopentalagus nihewanicus、Ungaromys、Mimomys sp.、Chardina truncatus、Mesosiphneus praetingi、M, paratingi、Plio- siphneus lyratus、Pseudomeriones complicidens、Castor anderssoni、Huaxiamys downsi、Chardinomys yusheensis、C.nihowanicus、Hipparion houfenense和Gazella blacki组合为特征。动物群在时代上与榆社麻则沟动物组合、静乐红土动物群、灵台雷家河剖面V带及任家沟静乐红粘土动物组合、宁县水磨沟动物组合、游河动物群及沂南棋盘山洞穴动物组合相当。动物群所反映的是温带草原为主、间有树林和干草原的稀树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9.
1963年初秋,邱子峰、武文杰和我在并州北郊的一个地点进行发掘。这是一处上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十分丰富的原地埋藏类型的地点。山川起伏,风景无限,原本连绵起伏的黄土塬地貌,现在已经支离破碎,构成梁、峁地形;沟豁底部暴露出微微倾斜的第三纪红层和二叠纪煤系,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则埋藏在红层中的灰绿色含砂泥岩里。邱、武二人是野外发掘和室内修理的高手,我从他们那里曾学到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10.
缅甸英雄岛始新世-上新世浮游有孔虫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岛位于印度洋缅甸西海岸,前人在该区所做的工作较少,生物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围绕该区石油勘探的进行,作者分析了RM19-3-1井的29件钻井岩屑样品,根据所含浮游有孔虫识别出7次有孔虫生物事件.考虑到研究区处于低纬度地区,故采用Bolli和Saunders(1985)的分带标准建立了7个浮游有孔虫化石带:P12-P17带;P18/19-P21/N2带;P22/N3带,N4-N7带;N8-N10带;N11-N14带和N15-N20?带,其延限时代为始新世-上新世.根据所含有孔虫动物群的演替规律,可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变化由下而上划分为6个阶段,总体具有大陆架-陆坡的沉积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