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5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2.
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IUMS)于1986年9月7日至13日在英国Manchester召开第十四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我国派有8人代表团参加。现将会议概况,学术活动等扼要汇报如下: (一)会议概况国际微生物学大会以细菌学和真菌学为主,病毒学为副,因国际病毒学大会将另行召开。本届大会规模颇大,约有3,500人参加。学术活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患者口腔脱落上皮细胞微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核测试法已被广泛用于研究药物、辐射、 环境毒物等对机体的遗传损伤。以往多以外周 血淋巴细胞和骨髓为材料进行研究,由于操作 狡复杂,且取材过程中给受试对象带来痛苦,因 此进行人群普查常常有很多困难。同时,许多 致癌物的诱变性资料多是从细菌、淋巴细胞和 一些非_L皮细胞系中获得,而致癌物对上皮细 胞的诱变性资料相对较少。近几年来,Stich 等。一‘1对接触致癌物的个体进行了一系列脱落 细胞(包括口腔、膀眺等)微核检测,发现这些个 体的微核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已有资料报 道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明显 高于正常人(1,21,但上皮细胞的微核出现率是否 也高于TL常人,尚未见报道。经过对Stich的 方法稍加改进,我们对食管癌患者的口腔脱落 细胞进行了微核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喷射自吸管式生化反应器的吸气及所液传质特性,提出了吸气量(Qs)和容积氧传递系数(kLa)的数学表达式:Qg=5.2×10-2W0.144cLR0.079cD(L-D)0.328D2nPoπ——PogTo[(D-Dn)2-1](Pn-Pl)-1)(Kla)1=0.999(W-V)0.38V0.90sg(L-D)-0.16(Kla)2=1.003(W-V)0.71V0.28sg(L-D)-0.32(加C圈)反应器的具优工况为:L/D=320-400,D/D=2.7—3。8,Pn=5—13×104N/m2。Kla最高达4280h-1,比能耗为0.72—2.16×103kJ/kgO2用于培养饲料酵母,酵母浓度达40.04kg/m3.最大生长速率为6.24kg/m3·h,比能耗为1.66—2.52×103KJ/kg DBM.空气利用率为10—20%.是一般生化反应器的2—4倍。  相似文献   
5.
6.
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全国13个点、19个品种多播期试验基础上,对稻米垩自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天的日均温是影响稻米垩白大小的主要气象因子。经对稻米垩白与齐穗后15天内均温关系的动态分析可知,稻米垩白随该时段温度提高而增大的拐点温度约为29℃(品种间略有差异),接近或超过该点温度,稻米垩白会突发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7.
家兔艾美虫     
动物学实验中常以疟原虫(Plasmodium)或单房簇虫(Monocystis)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黄咸凤同志在生物学通报1963年第4期发表“兔球虫的实验观察法”一文,介绍改用兔球虫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我们很赞同。因为兔球虫的确是孢子虫纲典型的代表,它的生活史显著地包括裂体生殖(即由营养体形成裂殖子的过程)、配子生殖(包括配子形成和结合成合子的过程)和孢子生殖(即由合子形成子孢子的过程)三个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