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沈阳西部城市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2.
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报道了L-精氢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结果。以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状杆菌AS1.542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多次逐级诱变,获得了一株能够积累大量L-精氨酸的菌株971.1。该菌属于组氢酸缺陷型,并具有对磺胺孤的抗药性。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四天,产酸最高可达25·2 mg/ml,并具有较高的产酸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某些细菌能产生特异性很强的L-赖氨酸脱羧酶,将其用于L-赖氨酸脱羧以测定L-赖氨酸含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用Gale等、日野哲雄和Soda等先后报道过的三种培养基培养尸胺杆菌(Bacte-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研究了维生素、氨基酸及重金属对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AS 1.299产L-谷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产谷氨酸较高的优良菌种。在摇瓶中谷氨酸产量一般可稳定在4.0%以上。1.该菌要求生物素作为必要的生长因子,而硫胺素能显著地促进其生长。为了积累大量的谷氨酸,同时要求上述两种维生素。前者最适浓度为2微克/升后者100-200微克/升已足够。并证明了组氨酸、胱氨、丝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羟脯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及酪  相似文献   
5.
1、引言关于三种群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结果,应用动力系统的研究方法,文献对一般三种群捕食-被捕食系统和竞争系统的持续生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几个判别法则;文献对一般抽象动力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个充要的判别法则。但是这些法则对系统在边界上的性质要求较高,特别要求系统在边界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致病菌中都存在群体感应系统,而群体感应抑制剂就是以此系统作为靶点,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阻断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或抑制毒力基因表达,不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是一种理想的抗菌增效剂。分子对接作为虚拟筛选技术之一,其目标具体、效率高、成本低,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分子对接的主要模块及其在研究群体感应抑制剂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雄牛特异的SRY同源序列的扩增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兔、鼠SRY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牛的SRY序列,获得200bp的雄牛特异的扩增片段。克隆该扩增片段,获得重组质粒pCH21,进行序列分析,并与人、兔和鼠SRY的对应区域比较,具有高度同源性。用pCH21 DNA作探针与牛的基因组DNA酶切图谱杂交,显示了雄牛特异的I.7kb的杂交带。分析200bp的PCR扩增片段是牛的SRY基因片段。用同一对引物扩增人和山羊的DNA样品,也获得雄性特异的200bp的扩增片段。  相似文献   
8.
产L-色氨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利用细菌直接发酵糖质原料生物合成L-色氢酸的研究结果。以谷氨酸产生菌北京棒状杆菌AS1.299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多次诱变获得了几株产生L-色氨酸的菌株,其中。CG5突变株属于精氨酸和尿嘧啶缺陷型并具有对5MT,6FT,4FP的抗药性。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而不需添加任何前体物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五天,产酸能达8g/l。发酵终了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发酵液,所得纯品经红外光谱,比旋光度,生物测定及纸上层析鉴定为L-色氨酸  相似文献   
9.
AS1.1001等棒杆菌采用常规方法去壁比较困难。观察了青霉素对AS1.1001形成原生质球的影响。结果,0.3微克/毫升苯唑青霉素钠处理高渗溶液中的对数期细胞2小时,即已能形成原生质球。应用青霉素加溶菌酶技术,可明显提高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拈出率。还试验了以这一技术,制备了疑为AS1.1001菌的质粒DNA。  相似文献   
10.
钝齿棒状杆菌新种AS 1.542,及其诱变株AS 1.998均含有Tdase、AHAase及Taase活性。试验了二价离子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Tdase及AHAase受末端氨基酸反馈抑制的程度,及表观米氏常数。结果表明,Tdase及AHAasc均有两个酶反应最适pH。Leu、Ileu、Val及KB对酶活性均有负反馈抑制作用。AS 1.998的Tdasc受Ileu、Val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少;其AHAase总活性明显增加。由此认为诱变株AS 1.998受到的末端氨基酸反馈控制作用被部份解除,从而导致该菌积累Jle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