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单增李斯特菌末端细胞色素aa3氧化酶亚基qoxB基因缺失株,并探索其在细菌生长及感染过程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获得缺失株ΔqoxB后,对野生株EGD-e和缺失株ΔqoxB的生长能力、细菌运动能力和细胞内黏附、侵袭、增殖及胞内迁移能力进行比较,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ΔqoxB中鞭毛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缺失qoxB基因后细菌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生长能力没有差异,细菌的鞭毛运动能力显著降低,在30℃培养24 h和48 h后ΔqoxB运动圈直径分别较EGD-e下降35.86%和34.20%,且22个鞭毛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通过细胞感染试验发现缺失qoxB基因后细胞黏附、侵袭、增殖及胞内迁移能力均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末端氧化酶亚基QoxB能降低单增李斯特菌的运动能力和对细胞的感染能力,此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末端细胞色素氧化酶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胸痛来我院检查并收治的185例患者,根据检查结果是否为CHD分为CHD组(120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CHD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36例、中度狭窄亚组55例、重度狭窄亚组29例。入院后检测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HD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对CHD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和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升高,HDL-C、ApoA1水平降低(P<0.05)。轻度、中度、重度狭窄亚组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依次升高(P<0.05)。CHD患者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升高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及ALP水平联合预测CHD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ApoB/ApoA1比值、TG/HDL-C比值、LDH、ALP水平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且联合预测CHD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SKPI(shrimp Kunitz-type protease inhibitor)是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体内的一个小分子多肽, 含有一个Kunitz型结构域, 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目前已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节肢动物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SKPI在对虾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对其进行了重组表达。从日本囊对虾肝胰腺中扩增skpi的cDNA片段, 插入改造后的pPIC9K酵母表达载体, 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进行表达。由于改造的pPIC9K载体加入了6-His标签, 因此利用Ni?Sepharose?High?Performance对SKPI进行了高效纯化。初步的活性研究表明, 重组表达的SKPI能特异性地抑制胰蛋白酶的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1例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桑树全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Trihelix家族成员29个,序列聚类和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均含有高度保守的、特征性的Trihelix结构域;根据亲缘关系远近和结构域特点,将其分为5个亚家族;基于MEME程序分析发现桑树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的保守基序与聚类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研究初步明确了桑树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结构和功能特点,为进一步揭示桑树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中存在一类抗汞细菌,操纵子Mer中的MerRTPA参与细菌抗汞的调控、转运及还原。汞通过MerTP所表达的蛋白由细胞外转运至细胞内,经还原酶MerA将其还原为毒性小的可挥发的金属汞。细菌抗汞基因的形成有着古老的起源,基因间的整合、转移进化形成了Mer操纵子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抗汞细菌对汞的吸附具有高选择性及专一性,可利用此特性对汞污染环境进行修复,也可作为分子遗传操作中稳定的抗性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7.
摘要:生物冶金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喜温硫杆菌是生物冶金过程中的优势浸矿菌之一,在混合浸矿体系中可协助铁氧化细菌显著提高浸矿效率。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从喜温硫杆菌在浸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抗砷机制、基因组学研究和遗传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旨在为喜温硫杆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商陆皂苷甲对MRL/lpr小鼠肾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24只16周龄MRL/lprx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商陆皂苷甲组、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每组8只。实验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1次/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 w。给药结束后,检测血肌酐、尿蛋白/肌酐值水平;HE染色、Masson+PASM染色观察肾脏病理表现;计算AI指数、脾脏指数;检测CD19^(+)IL-35^(+)Breg细胞含量,IL-17、IL-35水平;分析CD19^(+)IL-35^(+)Breg细胞与IL-17、IL-35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尿蛋白/肌酐值、血肌酐浓度含量降低(P<0.05),其中商陆皂苷甲组尿蛋白/肌酐值、血肌酐浓度含量低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实验组肾脏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商陆皂苷甲组优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实验组脾脏指数、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商陆皂苷甲组脾脏指数、AI评分低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实验组IL-17较对照组下降,CD19^(+)IL-35^(+)Breg细胞含量、IL-35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商陆皂苷甲组IL-17值低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CD19^(+)IL-35^(+)Breg细胞含量、IL-35值高于商陆皂苷甲+IL-12p35抗体组(P<0.05);IL-35上调、IL-17下调与CD19^(+)IL-35^(+)Breg细胞变化相关(P<0.05)。[结论]商陆皂苷甲降低MRL/lprx小鼠肾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D19^(+)IL-35^(+)Breg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刺参酸性粘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本研究观察刺参酸性粘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刺参酸性粘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五组(阴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SJAMP低剂量组、SJAMP中剂量组、SJAMP高剂量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刺参酸性粘多糖,每日一次,连续12天。眼球摘除取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中性红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CK-8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SJAMP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与5-FU组相比,SJAMP干预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显著提高(P0.05),TNF-α的血清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刺参酸性粘多糖通过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鼠H22肝癌生长。这为SJAMP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及营养风险筛查情况,为临床诊治CHD患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HD患儿15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父母的年龄、胎数、产检次数、烟草暴露情况、负性生活事件情况以及产妇营养不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研究组患儿疾病分布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房间隔缺损(29.33%)、动脉导管未闭(24.67%)、室间隔缺损(20.67%)、法洛四联症(8.00%)以及房室间隔缺损(6.67%)。研究组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烟草暴露、负性生活事件以及产妇营养不良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以及烟草暴露均是CHD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患儿低度风险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而重度风险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风险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儿的影响因素包括父亲年龄≥50岁、母亲年龄≥35岁、多胞胎、产检次数9次以及烟草暴露,且患儿营养风险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