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虎纹蛙消化道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小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A1,应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消化道组织中类胰蛋白酶阳性肥大细胞存在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AAl可与中性缓冲福马林液固定的虎纹蛙组织的肥大细胞获得良好的交叉反应,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胞浆染成棕黄色,证实虎纹蛙肥大细胞胞浆颗粒中也存在类胰蛋白酶。虎纹蛙组织中AA1免疫染色阳性细胞的分布,与AB/SO和改良甲苯胺兰染色阳性细胞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虎纹蛙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数量很少,且阳性反应比人胃癌间质肥大细胞弱,主要见于黏膜型肥大细胞(MMC)分布区域,如消化道黏膜上皮下方和固有层,少量分布于肠绒毛基底部及食管腺和胃腺周围。而在结缔组织型肥大细胞(CTMC)分布区域,如消化道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中却未见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AB/SO和改良甲苯胺兰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多,广泛分布于消化道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腺体之间、肌间及外膜结缔组织,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虎纹蛙肥大细胞都含有类胰蛋白酶。很有可能是虎纹蛙MMC中含有类胰蛋白酶,而CTMC中不含类胰蛋白酶。虎纹蛙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数量很少,且阳性反应比人胃癌间质肥大细胞弱,说明虎纹蛙肥大细胞胞浆颗粒类胰蛋白酶含量较少,虎纹蛙属于低等脊椎动物,可能与生物进化水平较低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河流鱼类分布及其种类多样性与流域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寿昆 《生物多样性》1997,5(3):197-201
对中国13条主要河流淡水鱼类分布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异最小的是闽江与九龙江。瓯江与钱塘江、淮河与黄河、东北的水系分别较早聚为一类。相异系数在0.60~0.69时分为三类: 东北的水系、黄河到珠江间的水系和云南的元江。淡水鱼种类数与流域特征的相关和回归分析揭示了:鱼种数分别与河流流域面积、年平均流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单位干流长和单位流域面积的鱼种类数分别与河流径流深、比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河流平均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分别综合反映了河流鱼种类数和相对种类数与河流特征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0、10、20、100、1000和5000 μg/kg饲料)的6种等氮等能(32.96%蛋白质, 14.55 kJ/g能量)配合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2.90±0.16) 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4d, 探讨AFB1对草鱼幼鱼生长、肝胰脏和肾脏组织结构以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累的影响。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 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组幼鱼的行为均未表现出异常, 各组幼鱼的存活率、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饲料AFB1水平对草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各毒素组和对照组肝胰脏、肾脏组织学观察中未发现病理变化。摄食AFB1≤1000 μg/kg的草鱼幼鱼肌肉中未检测出AFB1残留, 仅在5000 μg/kg实验组中检测出肌肉中含有(1.21±0.18) μg/kg的AFB1, 低于FDA食品安全限定标准。由此可见, 草鱼幼鱼至少可耐受AFB1含量达5000 μg/kg饲料(实测值: 4979.2 μg/kg饲料) 84d。  相似文献   
4.
东方次睾吸虫尾蚴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州地区检获自然感染东方次睾吸虫尾蚴的阳性纹沼螺的时间是4—10月份。尾蚴从阳性螺的肛孔逸出,具趋光性。尾蚴逸出呈明显的日周期变化,以8—14时显著高于其它时间,高峰在12时左右。经试验证实,光照、温度等因子对东方次睾吸虫尾蚴的逸出有较大影响,夜间施加光照、加温以及在低温环境中提高水温均可使尾蚴逸出数量显著增加。尾蚴存活力与水温呈曲线相关,较适宜的水温在22—27℃之间。尾蚴钻入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体内约需5分钟。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啮齿动物分布的聚类与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啮齿动物分布的聚类与关联分析王寿昆(福建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福州350002)ClusterandAssociationAnalysesonDistrihutionofRodentsinFujianProvince.¥WangShoukun(De...  相似文献   
6.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 (0、10、100和1000 μg/kg饲料)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6.41±0.10) g的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幼鱼56d, 探讨AFB1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肝脏组织结构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实验组幼鱼均未表现出行为及体色的异常。1000 μg/kg毒素组幼鱼的存活率、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10 μg/kg毒素组和100 μg/kg毒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0 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饲料AFB1含量≥100 μg/kg显著影响花鳗鲡幼鱼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对照组和10 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组织学观察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1000 μg/kg毒素组幼鱼的肝脏细胞表现出严重的空泡化。随着饲料AFB1水平的升高, 幼鱼肝脏和肌肉中AFB1积累量均显著升高。1000 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和肌肉中AFB1积累量分别为17.75和5.98 μg/kg, 均超过FDA食品安全限定标准(5 μg/kg)。由此可见, 饲料中AFB1≤10 μg/kg对花鳗鲡幼鱼是相对安全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絮凝剂与复合菌综合处理养殖水体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净化水产养殖水体 ,减少鱼病发生和污水排放 ,通过试验比较PFS、PDMDAAC、EM和PFS +PDMDAAC与PFS +PDMDAAC +EM各种净水方法净化鳖池水体的效果 .据此建立了各种净水方法影响水体水质的最佳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 ,联合使用 30mg·L-1的PFS、0 5mg·L-1的PDMDAAC和 30ml·m-3的EM菌 ,效果最好 ,絮凝率达 98%以上 ,CODcr去除率达 95 %以上 ,池水和排污口水体BOD5/CODcr分别由 0 6 1、0 5 1降至 0 2 4和 0 2 9左右 ,说明水体中可生物降解物质被有效去除 .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特种水产养殖水质标准 ,水质稳定 ,池水与排污口水体水质基本一致 ,达到了无污染排放 ,实现生态平衡养殖 .  相似文献   
8.
9.
尼罗罗非鱼消化道肥大细胞的组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采用改良甲苯胺蓝(MTB)、阿利新蓝-沙黄(AB/SO)、甲基绿-派洛宁(MG-P)、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和硫堇5种组化染色法,对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消化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Mast cell,MC)组化性质进行研究。尼罗罗非鱼的食管、胃及小肠壁内均显示有肥大细胞,在食管和胃的切片标本上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和胃腺体之间。在肠道中的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和肠上皮下方,少量肥大细胞存在于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中。细胞呈圆形、椭圆形,也有长梭形的。而且肥大细胞有沿血管分布的特点。5种组化染色结果表明:AB/SO、MTB和MG-P显示的MC效果较好,尤其AB/SO染色效果最好,肥大细胞轮廓清楚,胞质颗粒较清晰;尼罗罗非鱼肥大细胞胞浆颗粒都呈红色,即肥大细胞胞浆主要含肝素,不含组胺。天青Ⅱ-伊红-瑞氏混合液染色效果也很好,但被染的肥大细胞较少;80%乙醇硫堇染色,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道各段组织中均未能鉴定出肥大细胞。尼罗罗非鱼消化道肥大细胞大多分布于浅层的黏膜或血管、腺体周围的结缔组织等易表露于环境抗原的位点。罗非鱼消化道黏膜层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肥大细胞一样,具有沿血管分布的特性,说明硬骨鱼的肥大细胞如哺乳动物肥大细胞一样与血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大田县山羊的寄生蠕虫种群和群落生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0只山羊体内检得寄生蠕虫13种,其中吸虫6种、绦蚴1种、线虫6种.总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646条.其中以鹿同盘吸虫的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为最高.山羊感染蠕虫种类在1~8种之间.种群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优势种有8种.该寄生蠕虫群落中各种群感染率和密度与山羊性别和年龄无关.种间关联分析表明该寄生蠕虫群落中具亲和性的种对有7对,关联和负关联达显著水平以上的种对分别有2对和3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