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4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鼻腔是一个顶窄底宽,前后径大于左右径的不规则狭长腔隙。正常的鼻呼吸依赖于鼻腔适当的阻力。吸入的空气抵达鼻阈即分成层流和紊流,前者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鼻腔的诸多几何参数是影响鼻腔通气的主要因素,如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asalminimalcrossseetionalarea,NMCA)鼻腔容积(nasalcavityvolume,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的距离(distanceoftheminimalcrosssectionalareatothenostril,DCAN)。人们为求得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鞘内给予米诺环素100 μg、在手术后鞘内给予IL-6的中和抗体0.03 μg、手术后鞘内联合给予两种药物,观察给药3天各组大鼠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前后给予米诺环素都可以提高大鼠的PWL(P<0.05),但SNL手术前给药对大鼠PWL的提升明显高于手术后给药(P<0.05).②手术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提升SNL组的PWL(P<0.05),但是还是比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大鼠的PWL明显减少(P<0.05).③手术后联合给予两种药物可以明显逆转SNL组的PWL(P<0.05).④联合给药对大鼠PWL的提高明显高于SNL手术后给予米诺环素组和给予IL-6的中和抗体组(P<0.05),但与手术前给予米诺环素组的PW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对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薄芝糖肽预孵育的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胃癌细胞AGS形态特征、增殖、迁移的影响,为胃癌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基础。采用薄芝糖肽注射液预孵育PBMC,去除薄芝糖肽继续培养的PBMC,其培养上清液作为实验因素,未用薄芝糖肽预处理PBMC的上清液作为对照,作用于胃癌细胞AGS及其迁移模型,IPP软件测量AGS的形态学参数、迁移平均宽度,计算迁移率。薄芝糖肽预处理及未预处理的PBMC与AGS混合培养,MTT检测AGS的增殖活性。分析发现,实验组AGS的核浆比、梭形细胞面积、Feret最小值、Feret最大值、Feret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划痕宽度显著增加(F=11.277,p0.05);实验组AGS的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F=12.96,p0.01)。结果表明,薄芝糖肽可以调节胃癌患者PBMC的功能,使PBMC减小胃癌细胞AGS的核浆比和直径,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4.
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是一种性质活泼的自由基,可引起强的氧化性损伤,介导了一氧化氮(NO)的大部分毒性作用.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ONOO-对脑片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INa)和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NOO-供体SIN-1(10,500,2000μmol/L)可浓度依赖性抑制INa电流峰值.SIN-1与ONOO-清除剂尿酸共处理,并不影响INa.500μmol/L的SIN-1可使INa的I-V曲线上移,并可抑制其失活后恢复过程,但对INa的激活和失活过程无影响.SIN-1还可抑制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和幅值.脑片预处理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抑制剂MDL-12,330A(25μmol/L)和NEM(50μmol/L)对SIN-1的作用无影响.然而,预处理鸟苷酸环化酶(CG)抑制剂ODQ可抑制SIN-1对INa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ONOO-通过cGMP-INa-AP信号级联系统作用于海马神经元,与PKA和蛋白巯基亚硝化途径无关,这可能是ONOO-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粪菌移植是近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不但能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在神经及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均有不错的疗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掌握国内外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通过CiteSpace对2011-2021年的年度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被引情况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4 905篇文献,目前全球粪菌移植研究的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学者的总发文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心度和篇均被引频次较低,说明受关注程度及学术影响力不足,在发文质量上还有待提高;Gastroenterology是国内外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是中国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粪菌移植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粪菌移植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与肠内疾病(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感染)和肠外疾病(如抑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粪菌移植在未成年人中的应用、对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的应用及... 相似文献
6.
为了鉴别草本植物来源及木本植物来源的植硅体类型,本文从植硅体形态和大小两方面着手,对东北地区常见的57种草本植物和72种木本植物的植硅体进行系统分析。从植硅体形态来看,鞍型、帽型和哑铃型等24类植硅体为草本植物的特征类型,木本植物也鉴定出17类典型植硅体类型,包括立方体、端尖细长棒型和凹口棒型等。同时,进一步通过引入形态参数区分三类形态相似且含量较多的植硅体类型(不规则扁平状、边缘弯曲扁平状、不规则块状)的植物来源,结果显示,长度30μm不规则扁平状、长度50μm边缘弯曲扁平状(包含蕨类植物)、长度30μm不规则块状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长度40μm不规则扁平状、长度50μm边缘弯曲扁平状及长度40μm不规则块状主要形成于木本植物。在利用形态和大小分别区分植硅体植物来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草本类植硅体和木本类植硅体的鉴别标准,并据此识别东北地区表土植硅体的植物来源。该研究能够为本区开展植硅体-古植被重建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南高山林线岷江冷杉—杜鹃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林线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对气候反映最敏感的地区之一。甘肃南部高山林线区域主要以原始岷江冷杉种群和杜鹃种群为优势种,通过对岷江冷杉和杜鹃种群建立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描述其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定量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1)岷江冷杉种群幼苗比较丰富,能很好的维持种群个体的自疏死亡,存活曲线呈Deevey-Ⅲ型;杜鹃种群幼苗缺乏,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死亡曲线和危险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加,杜鹃种群的死亡率在各个龄级一直大于岷江冷杉种群,危险率在Ⅱ龄级以后杜鹃种群也始终大于岷江冷杉种群。(2)岷江冷杉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大于修正后的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且大于0,而杜鹃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小于修正后的种群结构动态变化指数V′pi且小于0,则岷江冷杉种群属于增长型,杜鹃种群属于衰退型,岷江冷杉、杜鹃随机干扰极大值分别为0.027、0.011,说明二者对外界干扰均比较敏感。(3)杜鹃种群时间序列预测为前期幼苗比较缺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而岷江冷杉种群表现出各龄级时间变化较小,幼苗个体数较多,种群为稳定增长型,岷江冷杉更能适应甘肃南部高山林线区域当前环境。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昆明市某学生营养餐公司学生营养餐制作过程中的分餐人员手套、分餐桌面、营养餐及生产车间空气等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车间分餐人员一次性手套使用15 min 后,检出菌落总数含量均值达到29.67 cfu/mL,大肠菌群达到4.89 cfu/mL; 手套使用20min后,菌落总数均值达到584.83 cfu/mL,大肠菌群达到9.32 cfu/mL,手套严重污染;分餐桌面未使用前,大肠菌群均值达到9.26 cfu/mL,使用15min及20min后,大肠菌群则未检出;分装好的营养餐成品保温3h和4h后取样对比,发现菌落总数增长迅速,后者是前者的1.8倍,污染严重,说明分装是造成营养餐污染的主要环节,建议营养餐从制作完成到食用需于4h以内完成;车间生产3h后,空气中菌落总数达到89.33 cfu/m3,空气环境较差;车间生产4h后,空气中菌落总数达到307 cfu/m3,污染严重,需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9.
10.
全人工繁殖西伯利亚鲟仔稚鱼发育的异速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目前已经实现了苗种的全人工繁殖,为了改善西伯利亚鲟苗种培育技术,采用Image-Pro Plus 5.1软件显微拍照并对仔稚鱼的可量性状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研究了全人工繁殖西伯利亚鲟仔稚鱼(0~53日龄)发育的异速生长及器官优先发育在早期生存和环境适应性上的意义。结果表明:在9、28、37日龄时分别出现3个全长生长拐点。因此,全长的生长可以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83、0.79、2.68和1.71 mm·d-1,其中第3个阶段的生长率明显高于其他阶段;体质量的增长可以用Gaussion方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0.99;全长(FL)与体质量(BW)的关系为BW=0.2×10-5(FL)2.72,为负异速生长;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仔鱼的许多关键器官的大小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眼径在3~4日龄时,最先达到生长拐点,这意味着眼部是优先发育的,使其在出膜后就能有效地躲避敌害;口宽在17~18日龄时出现拐点,此时随着感觉器官和各鳍的不断完善,主动摄食能力不断加强;胸鳍、背鳍、臀鳍的长度也分别在16~17、13~14、21~22日龄时出现生长拐点,标志着其游泳能力已比较完善,可以有效地躲避敌害和获得食物,为其早期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在育苗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生长和发育的阶段性和优先性,适时地和针对性地创造必要的生长发育条件,保证其重要器官得到优先发育,提高早期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