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KF电量滴定水份含量的方法介绍李凤祥,张国来,袁曾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KarlFischer(KF)经典法滴定法(以下称经典法)已常规用于测定冻干制品中水份的含量[1,2]。该方法较稳定,重复性较好。但存在所用试剂需经常校正...  相似文献   
2.
3.
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与内膜之间的空隙,被称为质周隙(Periplasmic space),其中往往可以见到1至2个或多个肾形或球形小体,我们称它为质周体(Periplasmic body)。这种小体已在七种细菌中被观察到,诸如酿脓假单胞菌、弗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鼠疫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奇异变形杆菌、破伤风梭菌、霍乱弧菌和犬种布鲁氏菌等。球形质周体的直径为80~250nm;肾形质周体的大小为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热变性温度法Tm测定了我国自行分离和建立的脑膜炎奈瑟氏菌10个血清群菌株的DNAG Cmol%,其含量范围在50.3~52.4之间。结果表明10个血清群菌株的DNAG Cmol%含量符合脑膜炎奈瑟氏菌种的特性。数据的建立为进一步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准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留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0.3±2.8)m L,对照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1.1±3.0)m L,两组之间术后血肿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2.8±15.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125.4±16.1)分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8±5.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4.1±5.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率3.0%,对照组治疗后再出血率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及ADL比较:两组治疗后NDS及ADL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及A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磁刺激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011年9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营养、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外科治疗以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HBO)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机体炎症因子、临床预后、记忆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52/55),与对照组的总治疗率相当(89.23%,P0.05);观察组患者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瞬时记忆评分以及记忆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磁刺激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下调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苏醒及记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传统开颅手术、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60例患者。A组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CSS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血肿量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随访6个月期间,B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再次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创伤较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