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类对色彩有较强的区分能力。基于鸟类视觉模型的研究发现,在人类看来类似的羽色,在鸟类眼中存在差别。本研究通过量化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羽毛的反射光谱以及身体量度和喉部、耳羽的黑色斑块面积,比较其在雌鸟和雄鸟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麻雀雌鸟和雄鸟的身体量度、喉部和耳羽的斑块面积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均无显著差异。基于鸟类的视觉模型,麻雀头顶、喉部、耳羽、腰部的羽色,在雌鸟和雄鸟间无明显分化。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认为麻雀的雌鸟和雄鸟在外形上没有表现出性二型。 相似文献
2.
鸟类的鸣唱具有吸引配偶和保卫领域的功能,多为雀形目雄性鸟类发出,在其婚配、繁殖中起重要作用。非雀形目鸟类缺乏内鸣肌,发出的声音较为单调。但杜鹃科(Cuculidae)等少数非雀形目鸟类,利用鸣叫来吸引异性和宣示领域,功能上类似雀形目鸟类的鸣唱。鸟类在繁殖期面临觅食等基本生理活动与求偶行为的时间权衡。而鸣唱是雄性鸟类在繁殖期耗能较多的求偶行为,鸣唱的活跃程度受到外界环境和鸟类自身习性的影响。通过研究鸟类鸣声的日节律,有助于了解鸟类对生活史策略的响应。本研究于2016年和2017年鸟类繁殖季在北京小龙门森林公园(40°00′N,115°26′E)进行。2016年和2017年在大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活动区利用录音机(美国Wildlife Acoustics公司,型号SM4)分别录制了3 d和43 d的录音。通过Kaleidoscope Pro 4.0.3软件(美国Wildlife Acoustics公司),量化录音并提取反应大鹰鹃鸣声特征的参数,进而自动识别出录音中大鹰鹃的鸣声。在优化识别条件后,对大鹰鹃鸣声识别的正确率可以达到60.26%,探测率可以达到44.71%。发现大鹰鹃有两个鸣叫的高峰,一个在3:00时,另一个在19:00时。与同域分布的其他鸟类相比,大鹰鹃鸣声的高峰时段持续的时间更长,且具有夜间鸣叫的特点。结合大鹰鹃的生活史,我们对其鸣声日节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逃逸是鸟类常用的反捕食手段。自然选择会优化鸟类的逃逸距离,以便在躲避被捕食风险和保持能量之间做出权衡。理论模型预测动物个体可依据期望寿命来调整自身的行为:期望寿命短的个体倾向于风险偏好,即逃逸距离短;而期望寿命长的个体倾向于风险回避,即逃逸距离长。同时,逃逸距离还受到外部因素(如人为干扰强度、鸟类群体大小)的影响。本研究在北京城区收集了麻雀(Passer montanus)145只成鸟和75只幼鸟的逃逸距离数据,发现麻雀成鸟比幼鸟有着更长的逃逸距离,且成鸟更可能是群体中首先逃逸的个体。此外,研究发现麻雀的逃逸距离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群体大小增加而增加。本研究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存活率高的类群(成鸟)有着更长的逃逸距离。 相似文献
4.
鸟类鸣声地理变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鸣声在鸟类的通讯和性选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鸣声地理变异广泛存在于鸟类中,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近缘种的分类和演化历史.鸣声地理变异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是某一因素起主导、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奠基者效应、鸣声漂变、遗传差异、性选择、生境等.年际间鸣声的稳定性和种群内鸣声的变异性,是鸣声地理变异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鸣声学习和扩散机制来研究鸣声地理变异,可能是将来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三个地区大杜鹃(Cuculus canorus)雌鸟鸣声的日节律。通过在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2017年5月7日至7月8日)、辽宁辽河口自然保护区(2018年6月28日至7月29日)和吉林大岗子林场(2018年5月17日至7月10日)分别布设自动录音机10台、10台和8台,连续记录繁殖季大杜鹃的鸣声。共录到2 777次大杜鹃雌鸟的鸣叫。其中,1 431次来自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1 222次来自辽宁辽河口自然保护区,124次来自吉林大岗子林场。野鸭湖湿地公园和辽河口自然保护区的大杜鹃雌鸟在日出时段出现鸣叫的高峰,而大岗子林场的大杜鹃在日出和日落时段各有一个鸣叫的高峰。通过比较大杜鹃雌鸟鸣声的日节律和大杜鹃产卵时间的日节律,本研究认为在上述地区大杜鹃雌鸟鸣叫的功能更可能是宣示领域和吸引异性,而非恐吓宿主。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杜鹃雌鸟鸣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7.
对灰眉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种群内鸣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共获得24只个体的录音,平均每个个体录音34句.每个句子有多个音素构成,依据音素的形态,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计算每种类型的音素在个体鸣唱中出现的比率.依据个体使用不同类型音素比率的差异,计算个体间的鸣声相异性指数.结果表明:邻居间鸣声的相异性指数(0.224±0.076)与非邻居间(0.245±0.050)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95);鸣声相异性指数与空间距离无线性相关性(Mantel检验,P=0.227).本研究区内灰眉岩鹀鸣声空间格局缺乏规律性,可能是生境受人为干扰严重,种群年际间个体变动大所致. 相似文献
8.
9.
鸟类鸣唱曲目的大小被认为是雄鸟质量的指标,其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系在多个鸟种中进行过检验。从单项研究的结果看,曲目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系在种间甚至同一物种的种群间均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克服单项研究功效低的缺陷,本文采用Meta分析,检验鸣禽曲目大小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系。共收集到10篇文献,涉及大山雀(Parus major)、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歌带鹀(Melospiza melodia)和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共12个种群的研究。Meta分析发现,曲目大的个体领域维持时间显著长于曲目小的个体(Cohen′s d效应量为0.60,95%置信区间为0.38~0.82)。通过Meta回归,发现曲目大小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联不随繁殖地纬度而变化(斜率为0.00,95%置信区间为﹣0.02~0.02),但在平均曲目大的种群中曲目大小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联较弱(斜率为﹣0.14,95%置信区间为﹣0.30~0.03)。本研究可为了解鸟类曲目的功能及其演化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录音设备性能的提高和硬件价格的降低,基于录音评估声景来反映生境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声学指数是对声音整体特征的量化,受到录音生境和生物组成的共同影响,因此可构建声学指数与生境特征和生物组成的关联。按照作用的尺度,声学指数可分为两类:反映录音内信息的alpha声学指数和比较不同录音之间差异的beta声学指数。随着录音设备的普及,以及在大尺度上进行生物监测工作的增加,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录音进行比较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beta声学指数的开发和应用是声学指数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11个常用的beta声学指数,并探讨了这些指数的数学特征(非负性、同一性、对称性、直递性、有限性)。本文还通过文献检索获取了beta声学指数在实证中的应用情况,发现研究中常使用beta声学指数反映时间节律、生境特征的差异或生物组成的改变。最后,本文指出了beta声学指数研究/应用中迫切需要发展的3个方向:开发新的指数、优化已有指数的计算方式、增加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