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漫谈中国古鸟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连海 《化石》2000,(2):23-24
借世界第五届古鸟类及进化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之机 ,向广大古生物爱好者 ,特别是目前众多热爱古鸟类化石的读者 ,简要介绍我国研究古鸟类的历史及主要成果、它们在鸟类演化中的意义 ,或许是有益的。中国鸟类化石的研究始于1895年 ,但在1932年以前均为外国学者所报道 ,实际是一种半殖民地性质的掠夺 ,他们采集的化石全带出国外了 ,1932年首次由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报道北京周口店一白肩雕头骨化石 ,其后他又多次报道鸵鸟蛋化石。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古鸟类的研究才获得…  相似文献   

2.
韩国下白垩统哈曼组地层中已发现有数个化石点,含丰富的恐龙、鸟类以及翼龙足迹化石,其中一个足迹化石地点位于韩国晋州市的庆尚南道科学教育研究所。1000多个鸟类足迹发现于同一岩层,同时另有数千件零散的标本在博物馆展出或藏于库存中。这些足迹标本显示了生物体在形态学与行为学等方面很高的多样性。本文描述了至少7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指示了取食行为(包括啄食、探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行为关系),以及镰刀状痕迹所反映出的着陆与奔跑的不同行为方式。保存的弓状痕迹及伴生的具蹼足迹与现生鸟类黑脸琵鹭(Palatea minor)在取食时留下的镰刀状痕迹相一致。单独的啄食及探食痕迹已有相关报道,集群探食痕迹亦有所发现。这个化石地点所保存的鸟类足迹在形态学和行为学上都非常进步,指示了今鸟类与现代鸟类相似的解剖学特征和行为模式。此前根据鸟类骨骼化石的记录,研究者认为反鸟类为早白垩世鸟类的主要类群,然而足迹形态的的高度多样性反映了早白垩世今鸟类已经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曲丽君 《化石》2007,(3):41-43
早在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辽西及其周边地区不但发现了大量的鱼类、两栖类、带羽毛恐龙、哺乳动物,同时也发现了数量惊人的早期鸟类、翼龙化石,以及各种陆生无脊椎动物(包括大量昆虫)和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化石等等。这些化石的发现,揭示了白垩纪地球生命演化历史,同时,也为人们  相似文献   

4.
《化石》2014,(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托马斯·斯提戴姆(Thomas A.Stidham)和倪喜军研究员等在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第一期报道了发现于新疆北部吉木乃晚始新世地层中的两件鸟类化石,这两件化石可能代表了雁形目鸭科一个已绝灭亚科罗曼维尔雁鸭亚科(Romainvilliinae)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次发现。该项研究为罗曼维尔雁鸭亚科鸟类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者等人曾在云南昭通地区进行了多次野外大型化石发掘工作,在昭通组含褐煤的组合层中出土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以鸟类化石为最多,初步鉴定约860余件。经统计,这些鸟类分属于11目18科。此外,一同产出的还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啮齿类、兔形类等化石,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新近纪早期(中新世末期)西南地区以鸟类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群。另外,从20世纪至今,在昭通组的时代界定上,长期以来观点尚不统一。文中根据新发现的动物群,特别是小哺乳动物的最新分析研究,结合古地磁测定结果,推测该动物群的年代应为中新世末期,较之以前的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时代结论大大提前。同时,昭通地区中新世鸟类动物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这一时期我国鸟类化石群的空白,而且对于新近纪鸟类演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The Site Record Database for Chinese Galliformes,SRDG)是以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点的有关信息为数据源的综合性资源数据库,于1996年初步建立,2005~2006年进行了更新维护和完善,由中国鸡形目鸟类物种代码库(WZDM)、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状况库(FBZK)和信息来源库(XXLY)三部分构成,包括中国鸡形目全部63个种的5859条分布信息和1027条相关文献记录。本数据库操作简单,各库之间通过共有字段相链接,具有信息查询、修改和维护等功能。本数据库的物种信息有助于加深对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的了解,可为中国鸡形目鸟类的研究和保护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在数据库基础上,可以进行有关我国鸡形目鸟类分布状况的分析,如鸡形目鸟类地理区划研究、分布区与占有面积的比较、物种濒危状况评估以及热点地区分析和GAP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植物杂志》2010,(11):72-72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一个3500万年前的企鹅羽毛化石披露了某些现代羽毛特质——在鸟羽化石中发现了存在于现代鸟类的羽毛中被称为黑色素体的色素颗粒。  相似文献   

8.
山东临朐雉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山东临朐山旺组中出产的几件鸟类化石的新材料。从标本保存的骨骼特征看,这些化石应属一个个体,且与山旺组中先前出产的雉科鸟类——山旺山东鸟(shandongornis shanwanensis Yeh)近似,但又不完全一样,被鉴定为似山旺山东鸟(Shandongornis cf. shanwanensis Yeh).  相似文献   

9.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提要古病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涉及病理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领域。近年来, 中生代古脊椎动物的研究案例日益增加, 在化石骨骼上发现了破坏、体积变化、变形、增生和肿瘤, 其提供的信息愈发引起学术界关注。中国的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记录相当丰富, 已经在恐龙类(包括: 鸟类)、有鳞类、似哺乳爬行类中发现了骨折、划咬伤及感染、椎体融合、关节炎及牙病等疾病记录。具有古病理学特征的标本尚有较大的发现与研究空间。本文介绍了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国际研究进展, 并以已发现的中国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的骨骼古病理学实例为基础, 分析讨论这些病变的致病原理、潜在的行为学信息及其病变对动物生存和生态的影响, 展望了该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 包括: 利用病理研究古生物的形态功能、社会性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辽宁早白垩世早期—鸟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辽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早期一新的鸟类。这是继三塔中国鸟(Sinornis santensis)、燕都华夏鸟(Cathayomis yandica)之后报道的辽宁中生代第三种鸟化石,它的脊柱和腰带与始祖鸟和恐龙相似,但其肋骨又具有现代鸟类的性状,这是早期鸟类化石的又一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