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之水     
正以大熊猫、东北虎豹、亚洲象、藏羚羊等珍稀物种为代表,建立一批国家公园、国际观乌基地、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开展自然保护和生态体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改善和扩大栖息地,开展野外种群复壮。建设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执法查没野生动植物制品储存展示中心。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本底调查,构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监测、监管与评价预警系统。摘编自《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相似文献   

2.
华西雨屏带及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庄平  高贤明 《生物多样性》2002,10(3):339-344
华西雨屏带为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东西宽50-70km,南北长400-450km,总面积约2.5万km^2,仅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0.26%左右。本区以自然风景优美、天然植被类型丰富、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而享誉中外。迄今为止,尚未将华西雨屏带作为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来研究其生物多样性。本文从当地剧烈的地形、地貌变化,特殊的气候、植被类型与动物栖息环境以及邻近人类聚居区的特点入手,扼要阐述了本区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多样性状况。进一步通过对当地动植物种类,尤其是种子植物、兽类、鸟类、鱼类物种多样性与珍、稀、特保护物种的数量比重分析,提出了本带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研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的立论依据。华西雨屏带是一个大尺度、复合性的生态过渡带(ccotone),是我国西部地区以阴湿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是我国西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道绿色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不可替代的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种子植物就有近300科3 200属约3万种。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植物区系,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俞德浚院士曾将青藏高原地区的植物资源喻为植物王国里的一顶桂冠,而横断山地区的植物资源则是嵌在这桂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南边陲。境内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有高等植物1200余种,隶属于140余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30余种。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亚洲象为主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就建立在本县西部南滚河上游。该县是以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当地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动植物资源息息相关,因此给多种动植物赋予民族语言的称谓,同时在历史上不少村寨、山川、河流、峰岩、溶洞等都以常见动植物命名,为我们今天研究该地区某些栽培植物和野生动  相似文献   

5.
浙南动物区系调查预察队简讯有计划地进行全国动植物区系调查工作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动植物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支由中国动物学会上海分会所领导的浙南动物区系调查预察队,曾于今年6月中旬至7月初旬在浙南山区作了动物区系调查的预察工作。该队的成员有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钱国桢、周本湘,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张孟闻、李致勋、唐子英,上海水产学  相似文献   

6.
王静  冯兆忠 《生物多样性》2000,8(2):227-232
甘肃地处中国的中部偏北,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我国唯一横跨三大自然区的省份。全省的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调查,共有脊椎动物924种和亚种,占国内4865种的19.01%;种子植物3867种,占国内30 000种的12.9%。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乱捕滥猎,使许多动植物相继消失,许多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成为濒危物种。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5项持续利用的对策:(1)加强对资源的调查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2)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制定特殊的奖惩条例,加大保护动植物资源教育的力度;(3)完善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基金;(4)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土地资源;(5)保护动植物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对于动植物及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依托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结合查阅的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壤硒方面的研究论文,系统分析了土壤硒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217 mg/kg,中南地区为高硒分布区;富硒土壤的分布受煤系、黑色地层、土壤有机质、沉积作用、母岩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宝库,环境条件复杂,繁殖鸟类丰富。有关大兴安岭北部夏季鸟类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4年4月—6月对该地区的繁殖鸟类做了初步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自然概况 大兴安岭北部,即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左旗、满归直到漠河地  相似文献   

9.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游干支流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数以百计,其丰富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资源以及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环境适应、石器工业技术和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本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给予前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提灯藓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灯藓科植物世界已报道的先后有12属,约1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尤以东亚种类最多,在我国南北各地都很习见。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曾有不少中外植物学工作者对我国该科植物进行采集和研究,但由于以往调查的地区及采集的标本有限,至今我国有记载的仅5属,37种,3变种及6变型。  相似文献   

11.
道路与生态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试通车运营,雪域高原西藏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所跨越的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受人类扰动影响最少的地区之一,生态脆弱、多年冻土和高寒缺氧被并列称为高原第一铁路建设面临的世界性三大难题。铁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野生动植物群落、自然生态景观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影响的程度如何,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影响后能否得到恢复,这些都是世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12月 16~ 18日 ,全国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 ,国家林业局在“十五”期间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行动是 :(一 )要进一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由林业系统管理和建设的自然保护区要从现在的 776个增加到 10 0 0个左右 ,占国土面积的 8.5%。为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 ,重点要在我国西部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在大江大河源头、在天然林集中颁地区以及重点湿地 ,尽快抢救性地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二 )实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 ,重点实施大熊猫、朱、金丝猴、虎、藏羚羊…  相似文献   

13.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文化等重要功能。切实加强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是我国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自己的大量调查研究走访和数据统计整理的方法支撑下,并结合本地实际状况,介绍了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在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旨在使我国林业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维护生态系统的平和发展安全。  相似文献   

14.
DNA条形码与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条形码在动植物分类学中的研究最近几年非常火热。这项技术在国外研究的比较多,国内的许多方面的研究还没达到国际水平。我国的动植物种类比较繁多,地区差异也较大,怎样能将这些物种准确,快速的进行分类,是众多动植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的难题。针对DNA条形码研究的现状和他在动植物学中应用以及它存在的争议来进一步认识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伏牛山地区为秦岭东伸余脉,为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地貌,使该区蕴藏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申效诚,1998),但该区土壤动物的研究是一个空白。作者于1997年7月参加了由河南省昆虫学会组织的科学考察,现将部分考察结果报道如下。1 地点与方法1-1 调查地点 野外调查地点设在位于伏牛山主峰北坡的龙峪湾林场和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共设置36个采样点,其中有12个采样点属于落叶林区、10个属于针叶林区、5个属于草丛区、4个属…  相似文献   

16.
贵州西部上二叠统的钙藻化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地层发育齐全,为一套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含有丰富的钙藻及其它各种动植物化石,其上与三叠系为连续沉积。1966至1972年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含煤地层队对这个地区晚二叠世地层进行过多次研究,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本文描述的材料就是该队在安顺、织金、普定、六枝、晴隆、水城、纳雍等地上二叠统中采得的。经初步研究,计有8属、2亚属、13种,并有簇形未定的叠层石一种;其中新亚属1个,新种4个。我国关于晚二叠世钙藻化石的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17.
《遗传》2005,27(3):348-348
第三届全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术讨论会拟定于2005年10月28至30日在南京召开。在包括分子数量遗传学在内的生物信息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动物、植物和人类数量遗传学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必要将从事动植物数量遗传与育种应用的同行组织在一起,共同交流我国动植物数量遗传研究领域几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与进展,并探讨数量遗传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闽北崇安、建阳和光泽三县交界处,北与江西省毗邻,处于北纬27°41'-54',东经117°31'-49'之间,面积约5万公顷,1979年正式划为国家重点保护区之一。它是一片群峰密布的静谧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以我国申亚热带地区著名的"基因库"而闻名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生态过程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全球最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地。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物生态过程,维持着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目前,尚缺乏对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深入研究和论证,仍不清楚其突出普遍价值及其在全球的代表性。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神农架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对神农架地区长达近20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积累,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从动植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生物群落及其生物生态学过程等方面,分析论证了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神农架保存了完好的原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代表并展示了北半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态学过程,拥有北亚热带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在东方落叶林生物地理省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是温带植物区系分化、发展和集散的重要地区和世界上落叶木本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突出反映了北亚热带生物群落的生物进化与演替的进程;是众多古老孑遗物种的避难所,也是国际珍稀濒危物种和中国特有种的重要栖息地。研究结果表明,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类型、生物演化等方面为全球同纬度杰出代表。本研究明确了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在全球背景下的突出普遍价值,为科学合理地监测和保护全球同纬度地区北亚热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欧亚大陆东部新近纪对于全面认识现代全球气候与生物群的形成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在整个新生代不仅是动植物发源地,而且也是周围大陆之间的生物地理通道。有科学家提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该地区也可能是人类演化的中心。新近纪青藏高原的隆升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气温与降雨的分布格局,导致了亚洲季风的形成与加剧以及中亚干旱化。这些气候的变化推动了草原植被及相关生物群在欧亚大陆的扩展,以及晚中新世C_4植物的生态扩张。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古生物学家们研究或修订了自20世纪早期以来发现的大量动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