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下5个系统分类组的种类及外来园艺品种共109个组合的有性杂交试验,以系统分类组合、园艺分类组合(不同茎的形态类型组合)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组内、组间的有性杂交,以及不同茎的形态类型的有性杂交均无显著差异,亲和力较强而可育性高,可在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属内进行广泛地远缘杂交; 云南产秋海棠属植物原种与外来园艺品种间的有性杂交亲和性弱而可育性低,需选择花粉粒和胚囊正常发育的外来园艺品种大量杂交,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克服远缘杂交不育,以期培育新颖奇特的秋海棠属植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云南产凤丫蕨属植物(裸子蕨科)的分类订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树刚 《广西植物》2001,21(1):37-42
订正了云南产的凤丫蕨属植物 ,承认云南产 1 3种和 2变种 ,其中 ,云南分布新记录 2种。文中处理了 1 4个新异名。属下分类群也进行了重要订正。  相似文献   

3.
蓑藓属(Macromitrium Brid.)是藓类植物中分类最困难的类群之一。先后该属记录946个种,现接受351个种。目前中美洲、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蓑藓属植物基本完成了分类修订,而南美洲、非洲中部、马达加斯加等地区的蓑藓属植物尚未进行系统的分类修订。蓑藓属的属下分类系统问题众多,先后在该属下建立了10个亚属、20个组和2个亚组,目前接受的有4个亚属和8个组,但是这些类群之间的分类地位和关系仍然不清。鉴于蓑藓属种数多,种间分类问题多,分布广泛,需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够解决世界蓑藓属的分类修订和系统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叶绿体DNA trnL-F序列初步探讨菊科风毛菊属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是菊科物种分化十分剧烈和分类处理十分困难的一个属。该属的单系起源性质、属下分类系统以及一些独特形态物种的系统位置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测定了代表该属5个亚属37种植物43个样品和川木香属Dolomiaea DC.的1种样品的叶绿体DNA trnL-F序列,并调取菜蓟族Cardueae Cass.与风毛菊属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13属的该序列,一起进行了分支分析,重点验证该属的属下形态分类系统以及形态特殊、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雪兔子亚属subgen. Eriocoryne  相似文献   

5.
国产木蓝属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木蓝属系统研究的简史,对该属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及属下分类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植物习性、叶的特征、果实形态及含种子数,将国产木蓝属80种,1变种归纳为3亚属,并将木蓝亚属分为14亚组,其中包括9个新亚组,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本文取中国乌头属50种(含变种)植物,选取形态学性状46个、化学性状8个、组织学性状5个、生态学性状1个,运用数量分类方法,对该属进行属下等级的分类研究。根据数学分析结果,确定了树系图中变种、种、系、亚属的分级界线,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等级类群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赤瓟属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比较形态学方法,本文首次描述和记录了该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特征以及传粉媒介,并讨论了造成该属某些种结实率低的原因。本文还同存赤BO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分布式样以及它们的属下分类群的系统演化式样,确定了中国的横断山系和大巴山系地区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而中国云南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性山地雨林是该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赤Bo属作了分类学修订。确认该属有22种  相似文献   

8.
小豆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豆是豇豆属下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本文介绍了豇豆属下亚洲豇豆亚属的植物学分类情况,综述了小豆与其近缘种(包括栽培种、野生种)杂交的研究进展,为豇豆属特别是亚洲豇豆亚属丰富的遗传资源应用于小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乌头属药用植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乌头属Aconitum三亚属53种及变种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纳出该属植物根部组织构造的6大类型和18种亚型,找出了鉴定乌头类药材的解剖学特征。并结合植物分类学。化学分类学、细胞染色体和毒性,探讨了该属组织构造与植物系统演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部具有较进化的I型和II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很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乌头亚属乌头组3,5-11系中;较原始的Ⅲ型、Ⅳ型及少数小根类Ⅱ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较小的阿替生和胺醇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露蕊乌头亚属和乌头亚属乌头组1—2系;更原始的V型和Ⅵ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更小的牛扁碱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牛扁亚属中。本文还从解剖学的角度对乌头属下等级的系统位置作了讨沦。  相似文献   

10.
珍珠菜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1种珍珠菜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两种类型,即黑腺珍珠菜型和金爪儿型。珍珠菜亚属的7种植物均属于黑腺珍珠菜型,黄连花亚属的4种植物均属于金爪儿型。种皮微形态特征支持以雄蕊群的构造为主要依据的属下分类系统,在亚属级水平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森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文政  裴盛基   《广西植物》1991,11(4):293-303
云南森林植物(系指木本植物)主要起源于新生代,少数古老种起源于古生代至中生代。云南森林植物区系成分极为丰富而复杂,据研究已知森林植物149科(蕨类植物1科,裸子植物10科,被子植物138科),840属,5271种。本文根据对云南森林植物15个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证明云南森林植物区系明显富于热带性同时兼有丰富的温带成分,热带属占总属数72.12%,温带属占总属数21.87%,中国特有属在云南有46属,占云南总属数5.33%。中国特有属的三个分布中心。有两个分布中心在云南(即新特有属中心和古老特有属中心)。本文还对云南森林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起源;云南森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丰富之成因;云南森林植物开发利用之前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鸢尾属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鸢尾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该属属内系统演化关系对该属种质保存、利用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鸢尾属各分类单元的系统学关系长期处于争议状态。因此,该文以经典分类系统主要观点为基础,从不同分类单元的系统关系总结了鸢尾属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现有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大多支持鸢尾属为并系,且该属存在多个起源,属下的有髯鸢尾亚属、无髯鸢尾亚属均为多系,朱诺鸢尾亚属可分为5个分支,其中朱诺鸢尾组为多系。有髯鸢尾亚属和无髯鸢尾亚属下多个组的分类地位尚未确立。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无髯鸢尾组下的加利福尼亚鸢尾系和金脉鸢尾亚系可能为复合种类群,从而导致近缘种种间形态特征界限模糊。此外,还确立了经典分类系统中部分存疑种的分类地位,如将射干和野鸢尾并入鸢尾属、将蛇头鸢尾和中甸鸢尾分别归入网脉鸢尾亚属和尼泊尔鸢尾亚属等。该文还对鸢尾属起源分布和进化历史等进行了展望,为今后鸢尾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较形态学方法,本文详细地描述了赤包属植物根、根状茎、茎、卷须、花序、花枣、花冠、雄蕊群、雌蕊群、果实、种子以及毛被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某些形态学性状的系统学意义。本文首次描述和记录了该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特征以及传粉媒介,并讨论了造成该属某些种结实率低的原因。本文还根据现存赤包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分布式样以及它们的属下分类群的系统演化式样,确定了中国的横断山系和大巴山系地区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而中国云南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季节性山地雨林是该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赤包属作了分类学修订。确认该属有22种,2变种,归并了2种和10变种。  相似文献   

14.
主编寄语     
李德铢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1):F0002-F0002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之一。云南境内自然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山脉逶迤,江河蜿蜒,兼有寒、温、热带等气候类型。云南位于东亚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亚区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的交汇地带,为各种植物区系成分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即将全部出版的《云南植物志》记载,云南已知的高等植物共有428科2983属16298种,其中维管植物325科2567属14647种。根据2004年全部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数据,我国维管植物的总数为301科3408属31142种。虽然科属范畴不…  相似文献   

15.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横断山系的东北段,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4变种2亚种。在贡嘎山地区东坡的不同生趣高度上分布有43种(包括变、亚种)杜鹃,西坡则分布有63种(包括变、亚种)。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区系组成属泛北极植物区,大致分为:1、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只有1种杜鹃。2、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有78种(包括4变种,2亚种),其中(1)1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并经云南入缅甸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鸢尾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分类学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宏  申晓辉  郭瑛 《植物研究》2008,28(1):30-37
以中国北方生长的鸢尾属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分布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叶表皮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并探讨了叶表皮特征在鸢尾属内各个亚属、亚组间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显示了同亚属或同亚组植物之间较为明显的亲缘关系,在区分鸢尾属下不同亚属或亚组植物上也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鸢尾属内分类学价值不大,但却能很好地反映不同鸢尾属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表皮构造特征上证实了野鸢尾与射干有很强的亲缘关系,且近于鸢尾属内的其他植物的结论;此外,通过对鸢尾属植物叶横切解剖结构的观察:从维管束、横切面形状、表皮细胞与角质层、乳突、气孔、气室大小、叶肉细胞的分化这7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探讨了由于生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染色体组遗传与进化,阐明该属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该文对淫羊藿属植物51个分类群(43种、1亚种、6变种和1个栽培品种)和2种温哥华属(Vancouveria Morren et Decne.)植物的根尖进行了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运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这53个分类群植物的核型进行了聚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均为12,二倍体(2n=2x=12),第1对同源染色体均为随体染色体,核型均为Stebbins的2A或1A型。可见,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在遗传进化中确实较为保守,种间核型非常相似。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为淫羊藿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一些明显的线索。分析结果完全支持该属属下两个亚属(Subgen.Rhizophyllum和Subgen.Epimedium)的划分。亚属Epimedium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结果显示,该类群物种间的系统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核型似近系数分析结果还发现,来自东亚地区的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具有明显的变异,显示了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推断了淫羊藿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利用、系统分类和遗传演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童绍全 《植物研究》1998,18(2):137-143
据中国植物志(1981),云南有姜科植物17属, 78种,9变种。其后多篇文章论及一些种属,标本也有较多的增加。本文根据现有的标本与文献资料对云南姜科植物作增补与修订,共涉及16属15种,包括1个新种,7个修定后的异名。云南共计有姜科植物18属,148种和11变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比较形态学方法,本文详细地描述了赤属植物根、根状茎、茎、卷须、花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果实、种子以及毛被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某些形态学性状的系统学意义。本文首次描述和记录了该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特征以及传粉媒介,并讨论了造成该属某些种结实率低的原因。本文还根据现存赤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分布式样以及它们的属下分类群的系统演化式样,确定了中国的横断山系和大巴山系地区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而中国云南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季节性山地雨林是该属植物的起源中心。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赤属作了分类学修订。确认该属有22种,2变种,归并了2种和10变种。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北方生长的鸢尾属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分布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叶表皮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并探讨了叶表皮特征在鸢尾属内各个亚属、亚组间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显示了同亚属或同亚组植物之间较为明显的亲缘关系,在区分鸢尾属下不同亚属或亚组植物上也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鸢尾属内分类学价值不大,但却能很好地反映不同鸢尾属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表皮构造特征上证实了野鸢尾与射干有很强的亲缘关系,且近于鸢尾属内的其他植物的结论;此外,通过对鸢尾属植物叶横切解剖结构的观察:从维管束、横切面形状、表皮细胞与角质层、乳突、气孔、气室大小、叶肉细胞的分化这7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探讨了由于生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