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和化感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酸酐对穿心莲内酯进行乙酰化,得乙酰穿心莲内酯,比较研究了乙酰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对部分细菌、霉菌、酵母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小麦、萝卜、青菜和黄瓜等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发现:乙酰穿心莲内酯对少数参试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弱,但对大多数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强,尤其是在较高浓度下,乙酰穿心莲内酯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黑根霉菌(Rhigopus nigricans)、苹果酵母菌B13(Sour-dough starterB13)和辣椒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活性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两者对参试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低促高抑"作用趋势.  相似文献   

2.
钟楚  简少芬  陈东亮  缪剑华 《广西植物》2021,41(10):1746-1754
穿心莲是我国重要的南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在抗HIV病毒、抗血栓、保肝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由于其人工合成困难,通过栽培调控或育种方法增强穿心莲体内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对提升穿心莲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该文综述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与植物发育的关系,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影响,以及近十年来国内外在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在以增强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生物合成和提高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为目标的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1)深入解析穿心莲内酯的生物合成通路及关键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机制;(2)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作物栽培学理论深入研究穿心莲生长发育与产量和质量形成的规律及相互关系;(3)揭示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的信号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对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穿心莲内酯影响CXCR4启动子活性的作用机制。首先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FireRluc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并转染入人HEK293T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人HEK293T细胞细胞毒性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CXCR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MT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人T淋巴细胞Jurkat细胞活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人T淋巴细胞Jurkat细胞表面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PCR分别扩增了CXCR4启动子(777 bp)和Rluc(1 997 bp)表达单元,通过测序和酶切鉴定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插入正确;穿心莲内酯作用于转染pFireRluc-CXCR4HEK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能够下调CXCR4启动子活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穿心莲内酯作用于人T淋巴细胞Jurkat细胞后,qPCR...  相似文献   

4.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新型结晶纯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含量低,结晶性组分易堵塞管道等问题,本文以30%穿心莲内酯浸膏原料为例,通过超临界CO2萃取结晶技术来提高穿心莲内酯晶体的含量。结果发现:在温度55℃,时间90min,流量15L/min时,当萃取结晶压力超过20MPa后,穿心莲内酯的纯度超过80%,并采用HPLC分析实验结果。新型超临界CO2萃取结晶技术为开发高纯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盆栽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幼苗浇灌Cu SO4溶液实验,研究外施Cu2+对穿心莲幼苗的生理特性和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施Cu2+对穿心莲幼苗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当Cu SO4溶液浓度超过6.25 mmol/L时,Cu2+能显著抑制穿心莲幼苗株高、叶长、叶宽的增长,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Cu2+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穿心莲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随Cu2+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Cu SO4溶液浓度达到12.5 mmol/L且胁迫20 d和30 d时,叶片中SOD活性达到对照组的168.3%和171.18%;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Cu2+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外施Cu SO4溶液浓度大于1.25 mmol/L时,与对照相比,穿心莲药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外施Cu SO4溶液浓度高于6.25 mmol/L时,能显著影响穿心莲幼苗的生理特性和有效成分含量,从而降低穿心莲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孔树脂同时制备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以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富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并配以HPLC进行同步监控.结果表明,穿心莲中这2种主要有效成分分别得到了富集.40%乙醇水溶液洗去目标物以外的杂质后,4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穿心莲内酯,含量为46.99%,5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79.74%.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以生长到第8片真叶期的穿心莲植株为实验材料,沉默参与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的ent-柯巴基焦磷酸合酶基因(ApCPS),用半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诱导沉默后ApCPS及其上游基因的表达,用HPLC法检测ApCPS沉默后穿心莲内酯的积累变化,同时检测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ApCPS及上游基因的表达,以全面分析穿心莲内酯代谢以及ApCPS在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制,验证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结果显示:(1)ApCPS基因被成功沉默,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进而引起上游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GGPS)的表达下调,而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和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DXS)的表达未受影响。(2)ApCPS基因沉默15d后穿心莲内酯积累量显著下降,表明ApCPS是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且能够负反馈影响上游基因表达。(3)茉莉酸甲酯(MeJA)显著诱导ApCPS及上游基因HMGR、DXS和GGPS的表达,表明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基因受到MeJA的广泛调控。该研究首次使用VIGS证明ApCPS参与到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为利用该技术鉴定穿心莲内酯生物合成途径中其他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MTT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 50μg/mL,和阿奇霉素有协同抗菌作用。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SMIC501天25μg/mL、3天25μg/mL、7天50μg/mL;SMIC801天50μg/mL、3天50μg/mL、7天100μg/mL,形态观察提示穿心莲内酯SMIC80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对阿奇霉素也有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p53是人体内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但在人类肿瘤中因高频突变而失去抑癌功能。突变型p53(mutant p53,mutp53)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由于在肿瘤细胞中通常有较高表达,mutp53已成为区别于正常细胞的一个特异性抗肿瘤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索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寻找靶向mutp53的抗肿瘤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构建可以快速筛选具有恢复mutp53下游转录因子的荧光素酶系统,观察穿心莲内酯对H1299-p53 R273H-PUMA-luciferase和H1299-p53R175H-PUMA-luciferase细胞中PUMA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T29(R273H)和SK-BR-3(R175H)细胞中mutp53的表达影响;采用免疫印迹实验进一步观察穿心莲内酯恢复了mutp53肿瘤细胞中p53下游靶蛋白PUMA、p21、Noxa的表达;随后采用MTT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穿心莲内酯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此外,还通过siRNA敲低Hsp70表达后,研究穿心莲内酯对mutp53下游基因的重激活作用。结果 穿心莲内酯可以增加H1299-p53 R273H-PUMA-luciferase和H1299-p53R175H-PUMA-luciferase细胞中PUMA基因的表达;穿心莲内酯可以降低HT29(R273H)和SK-BR-3(R175H)细胞中mutp53的比例,同时增加野生型p53的比例;穿心莲内酯恢复了mutp53肿瘤细胞中p53下游靶蛋白PUMA、p21、Noxa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穿心莲内酯可以增加分子伴侣Hsp70的表达,通过siRNA敲低Hsp70后,穿心莲内酯对mutp53下游基因的重激活作用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影响Hsp70的表达从而激活突变p53下游靶基因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亚抑菌浓度(亚-MIC)穿心莲内酯及其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连续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棋盘格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作用;体外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XTT减低法评价亚-MIC穿心莲内酯及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内细菌代谢及初始黏附能力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用药后表皮葡萄球菌形态和生物膜结构改变.结果 穿心莲内酯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MIC大于1000 mg/L,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FIC指数(联合抑菌分数)>2;亚抑菌浓度穿心莲内酯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黏附及膜内菌代谢均有抑制作用;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能力的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对悬浮菌和膜内菌代谢作用表现为拮抗.结论 亚抑菌浓度穿心莲内酯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黏附及膜内菌代谢均有抑制作用;穿心莲内酯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及膜内菌代谢存在拮抗,提示临床治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时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1.
以脱水穿心莲内酯为指标,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为评价标准,建立莲芝消炎胶囊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RP-HPLC法的测定条件和方法,以制定莲芝消炎胶囊的质量标准。采用ODS-C18柱(YMC-peackDOS-A,A303-S-5μm,2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6∶4),体积流量1 mL/min,灵敏度0.005,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分离度>1,样品液达到基线分离、峰形对称,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保留时间在15 min左右,其主峰两侧不存在杂质峰,完全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果表明PR-HPLC法适用于莲芝消炎胶囊中脱水穿心莲内酯质量标准的制定,从分析多批莲芝消炎胶囊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的数据得出,每粒胶囊(0.5 g)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控制在≥10 mg为宜。  相似文献   

12.
穿心莲内酯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XTT减低法评价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其黏附性的影响;镜下观察该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细胞毒性试验检测该药的毒副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80分别是250、1000μg/ml;1000μg/ml及100μg/ml时对白念珠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人细胞毒性较弱。结论穿心莲内酯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处理SW1116细胞,MTT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W1116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穿心莲内酯能够剂量依赖型的抑制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穿心莲内酯与SW1116细胞作用48小时后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强;同时,穿心莲内酯处理SW1116细胞后,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抑制人结肠癌SW1116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Bcl-2和Bax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穿心莲内酯、大黄素、盐酸小檗碱等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渗透性,为中药治疗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相关感染提供相关研究的依据。方法在体外建立SE—BF(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模型)和PB(生物膜渗透模型),观察穿心莲内酯、大黄素、盐酸小檗碱等中药有效成分对PB的渗透率。结果大黄素、穿心莲内酯36h渗透率分别达到88.00%、82.89%,而盐酸小檗碱渗透率在几种药物中相对较差。结论中药有效成分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有较强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5.
穿心莲内酯的原型在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布主要集中于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得到的衍生物可以加速体内分布或增加其在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穿心莲内酯可通过抑制NO的产生和环氧合酶的表达,抑制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产生,阻断NF-κB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等起到抗炎的作用。目前,关于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体内分布与抗炎机制已有广泛研究,进一步阐明其构效关系和作用靶点,以期发现新的靶点和高效抗炎药物的研发,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对小白鼠早期妊娠的作用已有报道,但均是穿心莲混合粗制剂,有效成分不明。我们将穿心莲内酯化学结构改造,人工半合成新化合物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氢钾(简称DASK)再制成精氨酸复盐(简称DASKArg),经药理实  相似文献   

17.
含笑内酯是来自天然植物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具有多重药理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含笑内酯的生物活性和血药浓度,对其结构进行了大量修饰与改造,发现了一系列活性优于含笑内酯以及更具成药性研究的含笑内酯衍生物。本文总结了含笑内酯作用机制、结构修饰、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中草药有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医药学家从这些中草药中开发出了许多抗菌药,用于抗感染治疗。这类中草药常见的有大蒜(大蒜素)、鱼腥草(鱼腥草素)、黄连(黄连素)、板蓝根(根、叶浸出物)、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苦参(苦参总碱)、蒲公英(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胆碱等)等,它们被誉为"中药抗生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其中的一味佼佼者——穿心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5)硫标记NaHSO_3-穿心莲内酯做动物实验,以阐明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动物实验是用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注入大白鼠。实验用的药物是用NaHSO_3(~(35)S)溶液用加成反应标记于穿心莲内酯的第12位碳上。标记率达92%。标记化合物的性能和浓度与治疗用商品注射针剂NaHSO_3-穿心莲内酯相同。大小便标本是注射后连续按一定间隔时间取出的,组织标本是按一定间隔时杀死的动物身上取出的。标本的放射性是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的。标记化合物在大白鼠的体内代谢表明,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进入体内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选择性地蓄积于脊髓中,并且呈下行性蓄积,可因此导致肌紧张度减低和外周血管扩张,引起体温下降。在脏器中此药较明显地蓄积于十二指肠、直肠,这是临床采用此药治疗肠炎和菌痢的有力依据。实验也指出,此药在体内迅速吸收,迅速排泄,72小时内在尿粪中总排除量达86.2%,建议临床酌情增加剂量或次数。NaHSO_3(~(35)S)-穿心莲内酯大多在尿中主要以原形排出,从而考虑对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小白菊内酯是一种来源于天然植物的倍半萜烯内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为了增强小白菊内酯的溶解性及生物活性,人们对其结构开展了大量的修饰与改造研究,发现了一些更具研究价值的小白菊内酯衍生物。本文综述了小白菊内酯结构修饰、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