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1(ADP-ribosylation factor1,ARF1)是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s,ARFs)家族的一员,ARFs是GTP结合蛋白Ras超家族的一个亚家族,ARF家族在结构上非常保守,广泛存在于酵母以及植物和动物中。研究发现ARF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囊泡运输,活化磷脂酶D,一些细胞器的维持,抗病毒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本研究主要介绍ARF1在植物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细胞基因组DNA遭受到各种内外源因素的攻击可以诱发多种类型的DNA损伤. DNA损伤应答系统(DNA damage response, DDR)能及时识别、修复受损的DNA,维持基因组稳定性,避免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生. DDR受到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严格调控, ADP-核糖基化(ADP-ribosylation)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修饰类型之一. ADP-核糖基化是一种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 ADP-核糖基化与去核糖基化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精密调控DNA损伤应答过程.鉴于ADP-核糖基化在DNA损伤修复中的独特功能,靶向这一可逆过程的抑制剂已被开发或有望作为一类用于癌症治疗的靶向药物.本文就ADP-核糖基化可逆修饰在DNA损伤修复及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与ADP-核糖基化因子1(ARF1)细胞内定位、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500μM H2O2处理HepG2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90α和ARF1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免疫共沉淀检测上述蛋白在氧化应激下的分布、共定位变化和相互作用。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提示,随氧化应激时间延长,细胞存活力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氧化应激可提高胞内Hsp90α和ARF1蛋白水平;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随氧化应激作用时间延长,Hsp90α与ARF1相互结合增多;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随氧化应激作用时间延长,Hsp90α与ARF1荧光强度增强,并趋于沿胞膜分布。结论:提示氧化应激影响Hsp90α和ARF1的水平、胞内分布及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PARP16属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家族成员,是一种单ADP-核糖基转移酶,与其他家族成员不同,它是位于内质网的锚定跨膜蛋白.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期间,会激活内质网的两个压力传感器PERK和IRE1α,PARP16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通过对它们单ADP-核糖基化,激活其生物活性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绿脓杆菌感染的最主要致病因子,它由3个区域共61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66 ku。在体内,毒素先由Ⅰ区(受体结合亚单位)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并与之结合,而后,通过Ⅱ区(跨膜亚单位)将具有ADP-核糖基化活性的毒性单位导入胞浆,使Ⅲ区(毒力亚单位)发挥毒力作用,催化细胞内的延长因子2(EF-2)发生ADP-核糖基化反应,使EF-2灭活,抑制蛋白合成而杀灭细胞。在这种结合、入胞、抑制蛋白合成的三步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ADP-核糖基化等过程,这一修饰为相关调控蛋白提供其在组蛋白上的附着位点,改变染色质结构和活性,因此尤为重要,近年来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来自北京生命  相似文献   

7.
ARF-GEF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平  王璐  薛艳红  寿惠霞 《遗传》2009,31(10):982-992
ARF-GEFs是小G蛋白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 ARF)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GEF), 在所有真核生物中, 大型ARF-GEF都是高度保守的。它在生物体的膜泡分拣和蛋白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关于ARF-GEFs的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相关功能的报道很多, 它已成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型ARF-GEF的蛋白结构和在不同物种中的分布, 阐述了该基因家族在酵母、人和拟南芥中的相关进展, 并对其调控机理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8.
在细胞核质中也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复合糖类。其中部分来自细胞外或内质网,另有一些是细胞核质中特有的。概述了细胞核质中两种特有的糖基化,O-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化和ADP-核糖基化,以及相关的糖生物学。  相似文献   

9.
外毒素A(PEA)是铜绿假单胞菌最主要的一种毒力因子,它具有ADP-核糖基化转移酶活性,通过对延伸因子-2(eEF-2)的ADP-核糖基化抑制细胞的的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PEA由61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66kD;其编码结构基因toxA位于细菌染色体上,为单一顺反子。本文着重综述近年来对PEA的基因表达及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纯度PEA的工作理清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植物凝集素或多肽激素与细菌或植物毒素化学偶联后,可引导毒素对特异真核细胞的杀伤作用。Lorberboum—Galski 实验室曾用假单孢菌外毒素(PE)制备了杀伤特异靶细胞的制剂。PE 由三个功能区组成。功能区Ⅰ负责细胞识别作用;功能区Ⅱ负责位易,使毒素跨过质膜进入细胞;功能区Ⅲ负责蛋白质合成,延长因子2的 ADP-核糖基化,这是关系细胞存亡的关键步骤。缺失功能区Ⅰ的外毒素 PE_(40),其 ADP-核糖基化作用完好,但杀伤细胞的活性极低,因其不能识别靶细胞。将 PE_(40)与特定基因融合成嵌合基因,产生嵌合蛋白,利用特定基因产物的导向作用杀伤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