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谷氨酸对嗜铬细胞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 mRNA的诱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BY  Lou SJ  Xu RB  Chen YZ 《生理学报》1998,50(5):557-562
热休克反应普遍存在于从细菌到人的整个生物界。除热外,多种应激原都可引起热休克蛋白的诱导。至于神经递质是否能够诱导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目前并不清楚。本文以诱导型热休克蛋白(hsp)70的cDNA为探针,运用Northern blot的方法,在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上,分析了谷氨酸和乙酰胆碱对hsp70 mRNA的诱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初步分析了起作用的递质受体。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50 ̄500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30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sHSPs)中的一种,也是真菌中研究最广泛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多种真菌编码热休克蛋白的基因序列已经被克隆和检测,HSP3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激水平下的表达和转录水平的调控,HSP30在应激反应中的合成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综述了它的研究概况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冰祥  蔡惠罗 《昆虫学报》1997,40(4):417-427
热休克(热激heatshock)是指短暂、迅速地向高温转换所诱导出的一种固定的应激反应。诱导该反应的温度在种与种之间有所不同。热休克反应最明显的特征是:伴随着正常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一部分特殊蛋白质的诱导和表达增加,即为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尽管热休克蛋白的合成也能被其它形式的应激反应所诱导,将它们认为是应激蛋白可能更恰当,但人们习惯上仍将这类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由于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是在果蝇(Drosophiliamelanogaster)中最初发现的,故在昆虫中,特别是果蝇等双翅目昆虫中研究得较深入…  相似文献   

4.
热耐受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耐受机制郭兴中(第二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翻译,前体mRNA剪接对有机体在细胞水平上对不利环境反应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热休克反应,它以热休克基因的表达,热休克蛋白(Hsps)合成的短暂、迅速、大量增加及正常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因子1是调节应激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它在应激条件下可被活化。通过基因突变得到正显性和负显性热休克因子1,它们不需要外界条件刺激就分别具有启动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或竞争抑制内源热休克因子1活性的能力。目前,已有多个热休克因子1的突变体应用于疾病研究。介绍了热休克因子1的结构和活化途径,以及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在肿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因子1是调节应激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它在应激条件下可被活化。通过基因突变得到正显性和负显性热休克因子1,它们不需要外界条件刺激就分别具有启动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或竞争抑制内源热休克因子1活性的能力。目前,已有多个热休克因子1的突变体应用于疾病研究。介绍了热休克因子1的结构和活化途径,以及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在肿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792-795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 可被各种病理性和生理性应激诱导, 保护组织免受应激带来的损伤1。其中Hsp70为HSPs中最保守、最重要、家族成员最多的一族, 在大多数生物中含量也最多, 在应激反应中也最敏感。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转录因子1的抗炎症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u C  Ren AJ  Yuan WJ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2):151-154
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 HSF1)是调节细胞保护性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可被热应激、氧化应激等多种理化因素激活.近年研究表明,HSF1具有抗炎症作用:HSF1可抑制TNFα、IL-1β、M-CSF等致炎因子表达,促进IL-10等抗炎因子表达,并降低NF-κB、AP-1等致炎转录因子的活性.HSF1上调热休克蛋白和抑制炎症的双重活性,提示其很可能是联系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牙周病的发病与人口爱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的关系。通过SDS-PAGE电泳将菌体蛋白分离,转移电泳(Western blot)检查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抗原,牙周病患者血清与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进行免疫印迹试验检查灯克蛋白抗体。结果为实验所用的螺旋体有4种可诱导产生质变休克蛋白,患者血清中有多种对于口腔螺旋体蛋白能起作用的本,其中有两名患者的血清对T.socranskii35535菌株的60kD或65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医学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福凯  柳爱华 《生命科学》1997,9(2):71-73,70
热休克蛋白(Hsp)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在正常状态的细胞中也广泛存在。Hsp是生物种系发育中最保守的蛋白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新生多肽的正确折叠并维持折叠状态,从而发挥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生存的功能。Hsp还有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热休克因子1是真核细胞应激反应时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主要转录调控因子。它在非应激条件下被抑制性复合体抑制以非活化形式存在,只有在受到应激时才会暂时活化。通过基因突变得到的正显性突变体在不需要外界环境刺激的条件下就能激活细胞内源性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环境神经毒素是引起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能够氧化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最终引起细胞死亡。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检测证明,在SH-SY5Y细胞中转染正显性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能够明显上调HSP70的表达。并且通过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证明正显性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能够显著抑制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细胞死亡。这些结果表明,正显性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在帕金森病的防治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Xu CS  Xia M  Lu AL  Li XY  Li YH  Zhao XY  Hu YH 《生理学报》1999,51(5):548-556
本文以2/3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大鼠为模型,探讨了PH后酸性和碱性磷酸酶(acid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s,ACP和AKP),构成性热休克蛋白70/诱导性热休克蛋白68(HSC7/HSP68),酸性和中性蛋白水解酶在肝再生期间(0-144h)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肝切除后的肝再生期间;(1)ACP和AKP均出现两个活性高峰(4和48h  相似文献   

13.
σ^32是由E.coli rpoH基因编码的一为32KD的热应激蛋白转录调控因子。当热应激或其它应激反应发生时,它迅速激活热应激基因的启动子,大量转录其mRNA,合成热应激蛋白。本综述了σ^32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对热应激基因转录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反应中蛋白质合成抑制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休克反应中蛋白质合成抑制的机制郭兴中徐仁宝(第二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关键词热休克反应翻译剪接生物体在不利环境如热休克等各种应激情况下,细胞内分子水平的反应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大量、快速、短暂地表达,因而产生大量热休克蛋白(...  相似文献   

15.
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休克蛋白是所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遭受高温或其他应激所产生一组非常保守的蛋白分子家族。它们介导其他蛋白质的跨膜运和正确装配,起着分子伴侣的重要的作用;参与甾体激素受体等的功能发挥,与细胞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相关;在肿瘤细胞中,参与癌基因蛋白PP60^src及抗癌基因蛋白P53的作用,并结合核内蛋白改变其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系统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ou JJ  Zhu YL  Pei JM  Gao Z  Zhu MZ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299-304
多种应激因素如热应激,缺血,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引起细胞内代谢异常,细胞骨架紊乱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同时细胞亦相应合成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热休克蛋白分子(HSPs)。研究表明,HSPs通过其分子伴侣功能,对细胞产生保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心肌缺血,缺血预处理,心肌肥大和血管损伤等病理生理条件下,HSP70,HSP90,HSP47,HSP32,HSP27等热休克蛋白分子均参与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体应对温度、pH、渗透压等不利环境刺激时合成的一种保护蛋白。在环境应激时,调控因子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热休克基因的表达,恢复或加速清除细胞内已经变性的蛋白质,使细胞处于稳态并产生耐受性。大量研究发现,热休克调控因子对微生物应激耐受性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6类热休克调控因子的调控机制以及相互作用,对调控因子HrcA、σB和CtsR进行了重点阐述,旨在为进一步构建热休克调控网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蛋白——细胞的内源性保护蛋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于应激反应的最初报道是 1 962年Ri tossa等在果蝇唾液腺染色体中发现一种热诱导的“蓬松”现象 ,并具有基因转录活性[1] 。 1 974年Tissiers等从热休克果蝇唾液腺细胞中分离出一组特殊蛋白质即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目前根据分子量HSP可分为 6个家族 ,1 0 0~ 1 1 0kD大分子HSP家族、HSP90家族、HSP70家族、HSP60家族、HSP40家族及 1 8~ 3 0kD的小分子HSP家族。其中HSP70是最保守和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2 ] 。在正常情况下 ,HSP70通过辅助新生肽的折叠…  相似文献   

19.
热休克蛋白的产生,分布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奇云 《生物学通报》1993,28(3):14-15,21
生物体在各种应激条件下,诸如高温、缺氧、机体损伤、接触某些重金属离子和其它化学物质时,都可能引起的一种生理效应,称之为“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在热休克反应过程中,细胞内正常蛋白质合成关闭,热休克基因(heat shock gene)的转录被激活,并诱导产生一组特殊蛋白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蛋白和蛋白水解酶与生物的应激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2年,法国学者Ritossa在研究果蝇多线染色体时发现,果蝇一旦经热或化学处理,就会诱导其多线染色体产生一些特异的染色体膨大,即激活一些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热休克蛋白(HSP)已被纯化,基因也逐渐被分离。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生物,当受到各种应激因子(生物、生理、物理、化学等)刺激时,其细胞和生物体会合成一套保守的多肽即热休克蛋白,从而保护生物免受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