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究年龄是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45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年龄不同分年轻组(年龄≤35岁)和中老年组(年龄35岁),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统计两组患者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以及总体生存率。结果:456例患者中,年轻组80例,中老年组376例。与中老年组相比,年轻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4的患者比例较大,且激素受体阴性率较高。年轻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以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3%、83.4%、88.1%;中老年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7.3%、88.3%、88.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较小(≤35岁)、组织学分级高以及术后未行化疗放疗是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较为特殊,虽然年轻组保乳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较高,但其死亡率并未增加,仍建议保乳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模式,为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新辅助内分泌疗法治疗本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4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灶5cm比例以及ER和P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Ki67阳性率以及HER-2阳性率均低于中青年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总有疗效为82.0%,ER、PR均为阳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ER和PR非双阳性患者(76.9%,57.1%),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I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TNM II期(76.9%)或TNM III期患者(20.0%),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较好,病灶大、淋巴转移率低以及ER和PR阳性率高;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尤其对ER、PR均为阳性以及TNM分期低的患者临床效果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基因分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年、中年、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基因分型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40岁、40岁-60岁、≥60岁)乳腺癌的基因分型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乳腺癌患者中≤35岁与35-40岁患者的基因分型的分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乳腺癌人群的基因分型不同,需结合其他临床和病理指标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老年乳腺癌患者基因分型的分布并不乐观,需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年轻和中老年乳腺癌彩色多谱勒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53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按病理改变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分析年轻组(≤35岁)和中老年组(>35岁)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结果:年轻组和中老年组在直接征象中肿块形态、边缘毛刺、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纵横比、收缩期峰值血流速(Vmax)以及间接征象中肿块周边高回声晕、浅筋膜连续线改变、深筋膜连续线改变、Cooper韧带改变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直接征象中的血流分级、穿支血管、阻力指数(RI)和间接征象中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上,年轻乳腺癌和中老年乳腺癌在血流分级、穿支血管、阻力指数和腋窝淋巴结肿大方面有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重视这些特征能提高年轻乳腺癌超声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辅助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6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按照年龄将其分为60~69岁组以及70岁以上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病例特点以及辅助治疗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合并疾病、癌肿大小、病理学类型、受累淋巴结、以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表皮生长因子2过度表达、肿瘤抑制基因P53阳性率以及Ki-67增殖指数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情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是否阳性成为术后辅助化疗主要考虑的因素。随诊2年,60~69岁组与70岁以上组患者的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89%(64/72)、92.86%(39/42),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60~69岁的患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目前,临床治疗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年龄、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雌激素受体是否阳性成为医生考虑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年龄不高于35岁的137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共有116例入组,初步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产生的影响。结果:11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6.0个月。3年OS和PFS为94.6%和79.1%。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和Ki67水平与预后的显著相关(P0.05),淋巴结转数目、Ki67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病理及预后较为特殊。淋巴结转移情况、Ki67水平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小于35岁乳腺癌患者35例为实验组,另选取3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实验组P53阳性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65.71%),P0.05;P53阳性率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增加而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P53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故p53的表达有助于判定青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糖类抗原-153(CA-153)、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ER、PR、Ki-67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153表达情况。分析上述四项指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作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2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CA-153阳性率分别高于肿瘤大小≤2cm、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CA-15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肿瘤大小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CA-153、Ki-67在乳腺癌中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ER、PR、CA-153、Ki-67的表达情况,从而有效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转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省医科大学和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5年生存率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5年生存率为61.67%(37/60),5年无病生存率为46.67%(28/60),均低于对照组的81.67%(49/60),73.33%(44/60)(P0.05)。研究组肿瘤最大直径、腋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为III期的比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率、Ki67细胞阳性率≥20%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Ki67细胞阳性率≥20%的比例、腋淋巴结转移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为III期、Ki67细胞阳性率≥20%、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TNM分期为III期、Ki67细胞阳性率≥20%、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年龄45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82.6%,显著高于45岁及其以下者(45.7%,P0.05);肿瘤直径为3 cm及其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81.5%,显著高于肿瘤直径为3 cm以上者(40.7%,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I期、II期、Ⅲ期、Ⅳ期的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3.8%、73.0%、52.9%、0%,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梅州市人民医院收集的乳腺癌石蜡块标本50例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时期病理检查为良性肿瘤的石蜡块标本38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和S100A4在乳腺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和S100A4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E-cadherin和S100A4的相关性。结果:E-cadherin在乳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S100A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和S100A4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及病灶直径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患者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病理分级为Ⅰ-Ⅱ级者,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患者中S100A4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病理分级为Ⅰ-Ⅱ级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cadherin阳性表达与S100A4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E-cadherin乳腺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且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不同倍体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78例(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采用原位荧光杂交检测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染色体不同倍体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17号染色体的多倍体率为85.9 %,显著高于良性组(3.8 %,P<0.05)。不同年龄、性别、发病位置、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的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患者的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都为17号染色体多倍体的主要危险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多伴随有17号染色体多倍体,与其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及其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乳腺癌组织样本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患者对侧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MRI)检查,分别测量两组样本的ADC值,比较不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正常乳腺组织的ADC值,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ADC值与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有无远处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Ki-67表达的关系,并分析ADC值与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I级的ADC值低于对照组,病理分级II级的ADC值低于病理分级I级及对照组,病理分级III级的ADC值低于病理分级II级、I级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肿块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ER阴性、PR阴性、Ki-67阴性患者的平均ADC值均高于肿块直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ER阳性、PR阳性、Ki-67阳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远处转移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ADC值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现负相关关系(rs=-0.716,P=0.000);与肿块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ER、PR、Ki-6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0.316、-0.545、-0.667、-0.598、-0.443,P均0.05),与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rs=0.091,P=0.88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DC值与癌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相关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 protein,FADD)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良性病变,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中FADD的表达,观察分析FADD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良性乳腺病变组中FADD的阳性表达率(85.1%,40/47)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45.8%,38/83),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67.3%72/107)和淋巴结转移灶(45.8%,49/107)组织中FADD阳性表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01,=0.022和0.001);此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中FADD阳性表达率也均与其它三组中FADD阳性表达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3,0.001和0.022)。FADD与患者的确诊年龄(P=0.049)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P=0.00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 B-2的表达情况和月经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FADD阳性表达的患者较FADD阴性患者的生存期更短。结论:FAD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e incidence of young cases of breast cancer is higher in China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world. We aimed to explore differences in risk factor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odes of young female breast cancer compared to older patients in West China. We collected clinical information from 12,209 fe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West China, including risk factor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ode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Chi-square tests and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appli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re were 2,682 young (≤40 years) cases and 9,527 older cases at the time of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Young patients had a greater tumor diameter at diagnosis, and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axillary lymph nod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P < 0.05). The progesterone receptor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estro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 doubl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negative expression rate was higher in young patients compared to older patients (P < 0.05). For young patients, the age at menarche was earlier, they had lower marriage rates, fewer pregnancies and births, and a lower breastfeeding rate (P < 0.05). A higher proportion of young patients underwent advanced operations, neoadjuvant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endocrine therapy compared to older patients (P < 0.05). We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modes between young (≤40 years) and older (>40 years) fe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West China. As some of these results differ from those found in the western female population, it is likely that the mechanism of tumorigenesis of young fe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West China may differ from that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breast cancer tumorigenesi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肿块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可溶性E-钙黏蛋白(sE-cad)、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相关性研究,并探讨其对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诊治并行CEUS检查的162例乳腺肿块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肿块型乳腺癌组(82例)和良性组(80例),另选取本院体检健康的8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检测。比较肿块型乳腺癌组与良性组CEUS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肿块型乳腺癌患者CEUS定量参数与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的相关性。对CEUS、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单独或三者联合诊断的方式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表达。结果:肿块型乳腺癌组大部分表现为增强后形态不规则、高增强、向心性灌注、造影剂分布不均匀以及呈慢出型的强化方式,且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与良性组相比,肿块型乳腺癌组CEUS定量参数TTP、G显著降低(P<0.05),而PI、K显著升高(P<0.05)。肿块型乳腺癌组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对照组(P<0.05),且良性组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CEUS定量参数TTP、G与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PI、k与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呈正相关(P<0.05)。CEUS联合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诊断肿块型乳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结论:CEUS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肿块型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而且CEUS定量参数与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CEUS定量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同时CEUS联合血清sE-cad、sTNFR-P55水平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肿块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医生的定性判断提供更加科学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