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7-9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面孔加工时事件相关电位(Electrical event-relateds,E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9岁自闭症儿童(实验组)与普通儿童(对照组)各15名,以中国人中性面孔及常见物件为刺激材料,记录和比较两类儿童在面孔刺激下的脑电成分。结果:剔除无效数据后,有效被试:实验组12人、对照组14人,两组年龄和性别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自闭症组按键反应时间、面孔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按键反应F=9.26,P〈0.05;面孔反应t=5.32,P〈0.05)。在面孔刺激因素下,自闭症组平均波峰明显小于对照组(t=4.62,P〈0.05)。在物件刺激因素下,两组平均波峰无显著差异(t=0.21,P〉0.05)。而两组的潜伏期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63,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面孔结构编码过程异常,对面孔的关注度比普通儿童低。本文证实了自闭症儿童知觉/认知缺陷的存在,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系统性心理预防及干预在自闭症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我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40例12~16岁自闭症患者按着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行为预防及干预,包括:治疗前的基础准备、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治疗后康复方案及辅助治疗等。而对于实验组,除了实施常规的行为预防及干预外,还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预防及干预,包括:语言疏导、健康教育、辅助矫正、生命体征监测、肢体语言演示等。结果: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孩子们能够完成正畸治疗,自闭症儿童治疗配合的的程度,听话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蛀牙数和牙龈指数存在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行为预防及干预能够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配合合作的程度及医嘱依从性,值得在口腔正畸科门诊自闭症儿童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自闭症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自闭症患儿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5版)将自闭症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级组(51例)、二级组(47例)、三级组(36例)。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儿童胃肠道症状和肠道菌群分布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自闭症患儿病情分级与肠道菌群关系。结果对照组、一级组、二级组、三级组儿童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依次上升(均P0.05)。对照组、一级组、二级组、三级组儿童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依次下降,而梭状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志贺菌数量依次上升(均P0.05)。自闭症患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自闭症分级呈负相关(r=-0.746,P0.001),梭状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志贺菌数量与自闭症分级呈正相关(r=0.811、0.659、0.744、0.760,均P0.001)。结论自闭症患儿胃肠道疾病发生率较高,自闭症分级与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度烧伤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结果:对照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血红蛋白水平为(95.57±11.41)g/L,低于实验组的(137.91±14.29)g/L(t=3.726,P0.001);对照组术后2周血红蛋白水平为(80.89±11.38)g/L,低于实验组的(131.28±13.47)g/L(t=3.917,P0.001);实验组术后1周总蛋白水平为(61.47±5.19)g/L,高于对照组的(39.18±2.76)g/L(t=3.927,P0.001);实验组术后2周总蛋白水平为(55.78±6.38)g/L,高于对照组的(36.81±5.17)g/L(t=3.847,P0.001)。实验组术后24h的TNF-α和IL-6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周的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术后2周的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长为(47.82±7.46)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6±8.10)天(t=4.275,P0.001);观察组的供皮区、植皮区、深Ⅱ度痂下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h GH对重度烧伤的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10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后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43,t2=69.724,t3=2.451,均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1min、术中、术毕30min组内RR、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442,F2=99.133,P0.05),插管后1min、术中两项指标均降低,MAP、HR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241,F2=11.383,P0.05);而观察组患者MAP、HR、RR、SpO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34,F2=12.35,F3=5.34,F4=12.83,均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452,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症患者3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检测术前术后血细胞计数、细胞免疫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术后7天,对照组的红细胞略低于实验组(X~2=0.118,P=0.906);对照组的白细胞高于实验组(X~2=6.095,P0.001);对照组的血小板显著低于实验组(X~2=17.263,P0.001);术后28天,对照组的红细胞显著低于实验组(X~2=7.981,P0.001);对照组的白细胞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2,P0.001);对照组的血小板低于实验组(X~2=2.165,P=0.037);术后7天,对照组的CD3略低于实验组(t=0.606,P=0.548),对照组的CD4明显低于实验组,CD8显著高于实验组,CD4/CD8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8天,对照组的CD3略低于实验组(t=0.948,P=0.349);对照组的CD4略低于实验组(t=2.742,P=0.009);对照组的CD8显著高于实验组,CD4/CD8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对照组的IgM高于实验组,对照组的IgG略高于实验组,IgA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对照组的IgM高于实验组,对照组的IgG略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gA为(2.76±1.37)g/L,明显低于实验组的(3.79±1.69)g/L(t=2.063,P=0.046)。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脾亢症状,调节脾脏功能,提升全身性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4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切除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t=2.934,P0.05;t=3.121,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两组患者术后直肠功能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残余尿量100ml时间与术后残余尿量50ml时间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t=2.891,P0.05;t=3.092,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感和急迫排尿感以及最大腹压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4.283,P0.05;t=4.027,P0.05;t=3.137,P0.05);而最大膀胱压和最大尿流量以及最大逼尿肌压等则显著高于对照组(t=3.192,P0.05;t=2.938,P0.05;t=3.572,P0.05)。结论:采取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能够较好地减少宫颈癌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加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低T_3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β细胞功能及体脂的影响。方法将渭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低T_3综合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保持初始二甲双胍口服降糖方案,实验组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第4、12、20、26周检测患者HbA_(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甲状腺功能(TT_3、TT_4、TSH)体重指数(BMI)及体脂率(BF﹪)。结果实验组治疗前(T0)、治疗后4周(T1)、12周(T2)、20周(T_3)、26周(T4)HbA_(1c)分别为(8.45±1.12)﹪、(7.84±0.97)﹪、(6.84±0.76)﹪、(6.90±0.80)﹪、(6.75±0.74)﹪,对照组分别为(8.51±1.04)﹪、(7.92±1.18)﹪、(7.35±0.95)﹪、(7.45±1.21)﹪、(7.24±0.12)﹪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F=22.15,P0.001)及对照组患者(F=7.52,P0.001)HbA_(1c)显著降低,治疗后12周(T2)、20周(T_3)、26周(T4)实验组患者HbA_(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33,2.11,3.63,P均小于0.05);实验组患者T0、T1、T2、T_3、T4 HOMA-β分别为85.3±42.1、100.6±43.7、124.6±67.5、130.4±53.1、124.4±43.1,对照组则为87.4±51.3、89.5±43.3、94.6±54.2、87.5±41.1、90.4±43.2,实验组显著升高(F=45.50,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F=0.12,P=0.9746);实验组患者T0、T1、T2、T_3、T4 TT_3分别为0.22±0.06、0.33±0.12、0.33±0.12、0.38±0.13、(0.44±0.21)ng/ml,对照组则为0.24±0.07、0.25±0.04、0.23±0.02、0.25±0.11、(0.28±0.11)ng/ml,实验组患者TT_3水平显著升高(F=11.71,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F=1.74,P=0.14),两组患者TT_4(实验组F=1.86,P=0.11;对照组F=1.19,P=0.31)及TSH(实验组F=0.92,P=0.45;对照组F=1.71,P=0.15)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BMI及BF﹪均显著降低(F=16.52,P0.01;F=36.80,P0.01),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29,P=0.04)。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低T_3综合征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TT_3水平,降低体脂率,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实验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照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肌力分级的变化,测定盆底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及患者治疗前后排尿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盆底肌力分级均呈明显上升趋势(Z=52.587,37.581;P0.001),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Z=27.588,P0.001);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肉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23,P0.05);治疗后实验组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提升幅度较大,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减小,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排尿情况均有所好转,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女性PFD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患者盆底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减小膀胱颈移动度,改善患者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现状,探讨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症儿童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生存质量简易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情况、睡眠质量。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儿童生存质量简易量表的主观标准评分、客观标准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睡困难、睡眠不安、间断睡眠、夜惊、夜间尿床、打鼾、梦呓、梦游、张口呼吸、夜间磨牙、睡眠出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梦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中存在睡眠障碍的46例,无睡眠障碍的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障碍组父母关系差、家族精神病史、新生儿窒息史、出生体重<2500 g比例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差、有家族精神疾病史、有新生儿期窒息史、出生体重<2500 g是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情况较差,睡眠障碍发生率也较高,父母关系差、有家族精神疾病史、有新生儿期窒息史、出生体重<2500 g是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体能训练对儿童体质发育的影响,探索能促进儿童体质发育的训练模式。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宜昌市西陵区4所幼儿园,将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试验组312人,对照组301人。试验组儿童进行为期1年的各项体质训练干预,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教学。比较训练前后儿童各项体质指标、出勤率及近视率。结果:经过1年干预训练后,两组各年龄组儿童在身高、体重形态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素质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年龄组儿童在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前体屈5个项目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走平衡木项目上,只有7岁年龄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勤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近视率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儿童体质训练能够促进儿童体质发育,应在各幼儿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富氢盐水对高压电烧伤大鼠微循环内红细胞流速及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烧伤组、治疗组、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烧伤后给予富氢盐水治疗,阳性对照组给予罂粟碱溶液治疗。每组分成三个亚组用于血气分析,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红细胞流动速度检测。结果: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均显著低于烧伤组(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差异不显著(t=0.585,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烧伤组(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生存时间差异不显著(t=0.448,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氧分压均显著高于烧伤组(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氧分压差异不显著(t=0.424,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烧伤组(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差异不显著(t=1.285,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红细胞流动速度分压均显著高于烧伤组(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大鼠红细胞流动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富氢盐水能够促进烧伤大鼠微循环内红细胞的流动,改善微循环,恢复受损肺组织,在高压电烧伤患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32例,比较不同分型的预后情况.结果:ALL-L1、ALL-L2与ALL-L3的首次诱导CR率(X2=1.087,P>0.05)、完全CR率(X2=0.60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的治疗时间(t=6.001,P<0.05)、3年生存率(X2=9.4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LL、B-ALL的首次诱导CR率(X2=8.891,P<0.05)、达到CR治疗时间(t=6.361,P<0.05)、完全CR率(X2=11.8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型的3年生存率(X2=1.5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L中各型别首次诱导CR率(X2=0.494,P>0.05)和完全CR率(X2=0.405,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B-ALL中各型别达到CR的治疗时间(t=7.007,P<0.05)和3年生存率(X2=6.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其预后与其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临床治疗应结合患儿的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高龄患者经腹腔镜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的胃肠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标本切除长度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10.394,P0.05;t=6.983,P0.05)。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和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胀持续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的优势,并且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RRTI患儿18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0)和实验组(n=90),均给予止咳、退热、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82/90)高于对照组的78.89%(71/90)(P<0.05)。实验组肺部啰音、发热、喘息、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3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周后CD8+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CD3+、CD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RRTI患儿,可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T细胞亚群以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ISS)的疗效及对血清饥饿激素(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SS患儿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7)与对照组(n=57)。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GH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以及IGF-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重、总甲状腺素、骨龄、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S患儿应用rhGH治疗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ISS患儿体内血清IGF-1、Ghrelin水平,安全无副作用,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BPB)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的患儿14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70例与试验组70例。麻醉后两组均于超声引导下实施BPB,其中对照组予以0.25%罗哌卡因药液,试验组予以0.25%罗哌卡因、0.1 mg/kg地塞米松所组成的混合药液。记录两组患儿痛觉阻滞时间;于患儿苏醒后10 min、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采用FLACC评分对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痛觉阻滞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2~24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术后24 h布洛芬混悬液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罗哌卡因行BPB能够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提供良好术后镇痛效果,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