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翅叶蝉是福建省水稻的重要害虫,苗期受害严重者,整片稻苗苍白,甚至枯死;早稻孕穗、抽穗期常大量发生为害,影响谷粒饱满度,造成减产。福州和闽侯地区一年发生4代,部分5代。成虫越冬。冬季日平均温度达11℃以上时仍能取食为害。春季成虫侵入稻田,4月下旬前后大量产卵,5月中旬虫数激增,5月下旬或6月初达到高峰。早稻收割时由于农事活动引致若虫大量死亡。晚稻田于8、9月虫数较多,但危害不如早稻严重。10月中旬以后成虫逐渐离开稻田,迁往越冬场所。 寄主植物幼嫩茂密和较大湿度的小生境有利于白翅叶蝉的发育繁殖。大发生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春季多雨。适宜的温湿度范围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0%。 DDT单独使用或DDT与666混用防治白翅叶蝉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早稻秧田宜在播种后两周施药防治;本田于5月中旬虫口密度开始增长之际施药,亦能抑制为害。冬季小麦出土以前清除田边杂草,也是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初二上学期栽培植物一章里的马铃薯这一题材,根据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的规定,是在9月中旬以后才能进行讲授。但是到了9月中旬以后,有些地区马铃薯的茎叶已枯萎了,大部分马铃薯已收获了。而且马铃薯从栽到田地里到收获须经过五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却要用一两个课时就把它研究完。这就是摆在教学面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合乎认识规律的来掌握知识,按照教学  相似文献   

3.
1999年《昆虫知识》第 36卷第 4期刊载了宋法仁先生所撰写的“蝉和秋蝉”一文[1] ,文中对兰州人的“蝈蝈误秋蝉”进行了明辨。但读过此文 ,却给人一种错觉 ,即兰州地区根本没有蝉。为了弄清兰州地区到底有无蝉科昆虫的分布 ,笔者专门查阅了周尧与雷仲仁 (1 997)主编的《中国蝉科志》[2 ] ,发现兰州不仅有蝉 ,而且还不只一种。从中国已知蝉科昆虫的分布看 ,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雅氏山蝉L .yamashitai(EsakietIshihara)、绿姬蝉Cicadettapellosoma(…  相似文献   

4.
1963年12月上旬至1964年4月中旬,作者于名山永兴地区对嗜人按蚊(Anophelesanthropophagus)成蚊的越冬情况进行了观察,凡可能栖息该蚊的场所,每日或每2—3日调查一次,共调查16种场所666处次。结果从牛棚内共捕获嗜人按蚊27只,其中12月上、中旬7只,3月中旬至4月中旬20只。解剖镜检胃血22只,Ⅱ、Ⅲ期者17只,Ⅵ期者5只;观察卵巢22只,其中Ⅱ、Ⅲ期者18只,Ⅴ期者4只,成熟卵粒105—225枚;4月5日发现1只产卵不久的雌蚊;92.6%的雌蚊的生殖营养周期与卵巢发育是协调的。脂肪:共计观察26只,其中Ⅰ、Ⅱ期者25只,Ⅲ期者1只(出观于3月上旬),没有发现Ⅳ期…  相似文献   

5.
青叶蝉(大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俗名大浮尘子,属于同翅目叶蝉科,食性复杂,是玉米、高粱等杂粮作物的主要害虫,亦危害水稻,在北方特别严重。青叶蝉虫体小,又是刺吸式口器,很难饲养。我们下放到浙江嘉兴南堰县委试验田以后,摸索出一套简单的饲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蜱螨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蝉螨亚纳(Acari),包括蝉类(ticks)和螨类(mites),是蛛形纲中最大的,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复杂的类群。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从陆地到海洋,从森林到土壤,从沙漠到河流,碑螨这一类微小的动物几乎无处不在。蝉螨种类极其繁多,估计种类数约100万种。蝉螨不但分布广泛,而且生活方式极为复杂。有些蝉螨寄生于人畜,吸食血液,是传播人畜疾病的重要媒介;也有的螨类取食植物,是农作物和林木的重要害螨;捕食性的螨类是害虫(螨)的天敌,是有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自由生活的腐食性螨类对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自然…  相似文献   

7.
埃角蝉属Ebhul Distant(中国新记录) 埃角蝉属Ebhul是角蝉科中小形的种类,外形近似圆角蝉属Gargara Amy. et Serv.,但后突起明显呈波状弯曲,1974年作者随同周尧教授在云南河口大卫山的钩藤上采到一批成虫和若虫,以后又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中查到该属标本,鉴定出2种,均为中国新纪录。 白线埃角蝉Ebhul variut Walker(中国新记录) 头部黑色,近方形,宽高略相等,基部波状隆起,近顶部有2个瘤突;复眼黄褐色,突出;单跟着生在通过  相似文献   

8.
拟隐脉叶蝉原产于东南亚及我国华南地区 ,近年传入美国并在夏威夷等地暴发成灾。为了从拟隐脉叶蝉的原产地寻找有效天敌 ,以便在传入地开展生物防治 ,作者近年在福建省福州地区对 2种拟隐脉叶蝉的种群动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结果获知 :在福州地区的番石榴和相思树上 ,淡色拟隐脉叶蝉和叉线拟隐脉叶蝉年可发生 3~ 4代 ,若虫 5龄 ,夏秋冬初世代重叠 ,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它们的共同寄主有 :番石榴、甘薯、花生和扁豆。罩养条件下 ,淡色拟隐脉叶蝉也能在相思树上取食并产卵。  相似文献   

9.
坚硬的头颅     
《生命世界》2007,(6):109-109
17年蝉的成长,是漫长的又非常艰苦的。蝉的生命周期长达17年,在17年蝉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中,除了最后一年的夏天以外,前三个阶段都蛰伏在地下。蝉隶属于同翅目蝉科。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成为我们看到的蝉。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四代三化螟的幼虫与白穗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以期探讨是否可以此预测四代的虫口密度,建立相关回归预测式,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度。 一、调查时间和方法 待四代三化螟白穗定型以后,于11月上、中旬(收割前10天左右)选有代表性(按白穗的轻、中、重)的双季稻田2至3丘,剥查白穗团的白穗(包括虫伤株、隐害株、死孕穗、健株在内)。分别统计每个白穗团的白穗数(只计白穗,不计其他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0月至12月、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5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冬春季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春季共观察到73群451只矮岩羊,冬季共观察到170群1036只矮岩羊。发现春季平均群大小为6.18±5.186,最大群34只;冬季平均集群大小为6.65±4.564,最大群24只;春冬两季矮岩羊集群大小季节性变化不显著(P0.05)。在观察到的矮岩羊中,冬春两季矮岩羊集群都以混合群为主,分别占57.20%和45.20%;与春季相比,冬季混合群和独羊出现频率增高,而春季雌性群和母仔群增多;2-8只的集群冬季109群,春季56群,分别占总群数的64.12%和76.71%;9只以上的集群冬季46群,春季15群,分别占总群数的20.06%和20.55%。说明矮岩羊主要以2-8只的小群为主。冬季雌雄比为1∶0.64;雌幼比为1∶0.77;春季雌雄比为1∶0.72;雌幼比为1∶0.81。  相似文献   

12.
黍步(虫甲)(Ophonus calceatus Linne)在聊城地区局部发生,危害严重。夏种玉米时,食害玉米种籽的胚芽。 经作者初步观察,黍步(虫甲)一年发生一代,4月下旬出现,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多,8月中旬以后渐渐减少。白天潜伏在土壤内或砖块、丛生的杂草下,受惊逃窜或假死(1、2分钟开始活动,转移入土)。傍晚开始活动,以下午8点至11点钟活动最盛。有时在表土里,有时在地面或作物上活动。在7月上、中旬天气闷热时(气温26.8℃,相对湿度82%,平均风速2.1米/秒),尤其在下雨前后傍晚无风闷热、无月亮的黑夜,能迁飞趋光,一只60瓦的电灯曾经诱到过一千多头。在  相似文献   

13.
从60倍的单筒望远镜里,朦朦胧胧的捕捉到了一只的踪影.紧接着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从两只到十几只.更多的黑脸琵鹭落在了这片滩涂上。这是2009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下.我们数十名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同步调查,最终确定庄河的黑脸琵鹭种群已经从2001年的12只达到了46只!  相似文献   

14.
赤斑黑沫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赤斑黑沫蝉Callit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属同翅目,沫蝉科,近年来是我县局部地区丘陵地带对水稻为害最重的一种新害虫。一般受害轻者减产5%左右,重者40%以上。由于国内对该虫的发生和防治研究报道极少,在我省乐山地区还尚无此虫记载。因此,作者从1982年起对该虫进行了初步观察和防治研究,现将  相似文献   

15.
脊角蝉属Machaerotypus属角蝉科Membracidae露盾角蝉亚科Centrotinae露盾角蝉族Centrotini。属的特征过去不够明确,因之和近缘属很难区别,有些种类是否归入本属,学者意见分歧。 本属分布于亚洲,我国记载的只3种。 本文对属的特征作了讨论与订正;记述了中国种7种,其中3种为新种;1种从近缘属移来。并发现3种为害果树、花卉等经济植物。  相似文献   

16.
绿僵菌属的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unisopliae(Metschn.)Sorokin中的金龟子绿僵菌原变种Metarhizium anntsopliae var.anisopliae寄生范围较广,是一个世界性分布的昆虫病原真菌。而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major.却较稀有。自从Trioderichs(1930)以后的许多工作者都曾报道此菌的主要寄主是独角仙Oryctes。尔后仅仅在Herb IMI收到一个来自蝉的标本(Tulloch 1976)。我们1985年首次从罹病蝉上分离到一个绿僵菌大孢变种。  相似文献   

17.
1963年10月间,我们在浙江省平阳县良种繁育场四周的苦楝树上,发现有黑尾叶蝉集聚为害。未见在杂草上有黑尾叶蝉。 黑尾叶蝉为害苦楝树,为害状与水稻一样,形成白色斑点,连结成条状,并使叶子形成黄驳斑,提早衰落。根据文献记载:浙江省黑尾叶蝉在紫云英和杂草上越冬,在苦楝树上还未发现;现根据我站的观测,10月间在水稻黄熟期,平均每张苦槐树叶片有5—8只成、若虫。11月初,随着苦楝树的叶子枯黄,紫云英的发芽出土,苦楝树上虫口下降,平均每张叶片为2—3只,紫云英上虫口逐日增加。因此,我们认为,黑尾叶蝉在苦楝树上是一种中间寄主,是水稻黄熟期到紫云英出土前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8.
白翅叶蝉(Thaia subrufa Motschulsky)在浙江省东阳县,一年大部发生二代。第一、二代成虫分别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盛发于早稻和双季晚稻,第二代成虫大部分越冬,少数早发的才能发生第三代。第一、二和三代卵历期分别为17—19、11—12和15一19天,若虫历期分别为19、16和24天。成虫4℃开始活动,10℃开始取食,15℃开始羽化和产卵。卵开始发育温度在20℃左右。成虫无孤雌生殖现象,产卵前期在第一、二代分别为23和17天,越冬成虫则长达6—8月之久。每雌产卵量以越冬代最高,以后各代急剧下降。越冬后成虫在4月下旬几乎全部集中于早、中稻秧田,产卵盛期在5月即早稻本田分蘗期。繁殖寄主仅限于水稻。 因白翅叶蝉具有这些生物学特性,所以防治适期为早季秧田。1964—1965年在东阳县早季秧田大面积防治结果,可减低早、中稻本田虫口90%以上,且能压低双季晚稻田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甘肃武威地区酿酒葡萄园叶蝉种群发生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连续2年应用黄板诱集法对酿酒葡萄园叶蝉种群动态进行定时定点监测;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酿酒葡萄园叶蝉一年有4个发生高峰,分别为5月底6月初、7月中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5月底6月初种群数量达最高,为集中为害关键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蝉种群动态与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最高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29;P=0.0465),与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最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31;P=0.0041).回归分析表明,平均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最高相对湿度和平均最高相对湿度综合影响叶蝉种群变化,其中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相对湿度是主要因素,对叶蝉种群动态的反向直接作用最大,平均最低温度和平均最高相对湿度对叶蝉种群动态的影响主要通过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相对湿度间接发生.主成分分析表明,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相对湿度是主要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相对湿度与叶蝉种群数量变化的关联度最大,是影响种群动态的关键影响因子.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最低相对湿度是影响酿酒葡萄园叶蝉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花鼠种群年龄和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卢欣 《兽类学报》1993,13(4):288-295
1991年3-10月在山西省中条山区猎获花鼠202只。以眼晶体干重为指标划分出4个年龄组,分析了种群年龄组成的季节变化。该鼠每年繁殖1次, 3月下旬-1月中旬怀孕,产仔期在4月中旬-5月中旬,胎仔数5.08±0.16只, 6月上旬幼鼠出现。幼鼠于翌年春季出蛰后参加繁殖。此外,还将晶体干重、齿高指数和臼齿磨损程度3种年龄指标所划分的结果作了比较,也证实体重、体长和尾长不能用于该鼠的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