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述中国模尖蛾属Meleonoma Meyrick三新种:毛模尖蛾Meleomoma polychaeta,sp.nov,叶模尖蛾Meleonoma foliata,sp.nov.及刺模尖蛾Meleonoma echinata,sp.nov.。提供了成虫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3.
甘肃、青海花尺蛾亚科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薛大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孟锋(甘肃省永登县连城实验林场730333)本文记述采自青海东北部至甘肃境内祁连山地区的三个花尺蛾亚科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邻库尺峨K...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记述蝠蛾属Hepialus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双带辐蛾HepialusbibelteusShenetZhou,新种(图1~4)雄性:体长Ic.5mm,翅展3O.5mm。雌性:体长20.Omm,翅展4O.smm。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像短小可见,下唇须短3节,周围多毛;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腹部至腹末端深褐色,在翅中部有一个由小黑点环围呈椭圆形斑文,翅近外线处有二条黑带;前翅Clip脉近基部及近端有二横脉和A脉相连,A脉伸达翅缘,后翅深褐色,CtJP脉赤长,前足有胜距,各足爪弯曲’‘,””,雄性外生殖器见图1。瓣钩有小齿,抱器… 相似文献
6.
7.
福利祝蛾属Frisilia在中国已记载2种,本文记述2新种,安宁福利祝蛾F.anningensissp.nov.和条斑福利祝蛾F.siriapunctatasp.nov.及一新纪录种,黄福利祝蛾F.homochloraMeyrick,至此我国的福利祝蛾达5种。文中对属征作了综述,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我国西北、西南部不断发现许多蝠蛾新种(朱弘复,王林瑶,1985);梁醒财等,1988)。因虫草蝠蛾幼虫被中国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感染寄生后形成的“冬虫夏草”是我国一味名贵中药材,随着蝠蛾新种的不断发现,无疑将有助于增进对虫草蝠蛾昆虫资源的认识。最近我们在云南德钦县进行人工培育冬虫夏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羽爪瘿螨亚科二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羽爪瘿螨科)韦绥概,匡海源(广西农业大学南宁530005)(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ZZ95)本文记述我国羽爪瘦螨科,羽爪瘿螨亚科Diptilondopinae的二个新种。所用量度单位为m。正模和配模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 相似文献
12.
在整理采自山西省的蝇科标本中「‘,”,发现棘蝇属(PhaoniaRobineau-Desvoidy,183O)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病防治所。沁水棘蝇PhaoniaqinshUiensis新种(图1~2)雄性:体长巴Omm。复眼具稀疏长纤毛,额宽略等于或大于前单眼横径,侧额邻接,下眶鬃5~6对,分布于额下部2/5范围内,其间尚有小鬃填充,侧额和侧颜具银白色浓粉被,侧颜宽约为触角宽的3/5;触角黑色,第三节长约为第二节长的2倍,芒长羽状,最长的芒毛约为触角宽的1.5倍,口上片不突出,髯角在额角之后,颊毛和下后头毛全黑,顿高约为服高的1… 相似文献
13.
张满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1980,2(4):1-3
绿绒篙属(Meconopsis Vig.)是罂粟科中较大的一属,全属共有49种,除1种产西欧外,其余均分布于东亚的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我国产38种。绿绒蒿是著名的观赏植物,以其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常与另一些高山植物共同组成绚丽多彩的高山植被,早为国内外学者所引种栽培。有些种类入药。 相似文献
14.
15.
丁布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丁布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效果阎凤鸣,许祟任,李松岗,林昌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环氧肪酸是禾本科植物的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丁布(DIMBOA)IZ,4一二羟基一7一甲氧基一(ZH)-l,4一苯咏嗯埃一3-(4H)一酮I是... 相似文献
16.
胚胎发育中的基因调控 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个体,涉及许多基因,其表达有时间上的程序和空间上的限制。调控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胚胎发育的基因已研究得很详细,包括三大类调控基因——母体基因、分节基因和同源异形基因。在早期发育中,这三类基因相继起作用,前一类基因的产物依次调节下类基因的表达,组成一个调控等级网(或称 相似文献
17.
黄胫小车蝗室内种群的建立及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美国人最早从草地血黑蝗Melanoplussanguinipes上分离到病毒[1] ,1969年确认为是一种痘病毒(entomopoxvirus ,EPV) [2 ] ,其后他们用这种草地蝗虫大量增殖痘病毒 ,现已进入了田间试验阶段[3] 。 1981年我国也从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4 ] ,但我国没有人研究过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问题 ,草地蝗虫的大量饲养与鳞翅目昆虫不同 ,即使在当地条件下饲养也很困难 ,这使得我国利用痘病毒防治草地蝗虫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2 0世纪 80年代末 ,我们从新疆和内蒙古的其它重要草地蝗虫中分离到痘病毒[5] ,能… 相似文献
18.
20.
作者在整理中国管蚜蝇亚科标本时,发现1中国新记录属和1新种,现记述于后。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拟墨管蚜蝇属ParamesembriusShiraki,1930,中国新记录ParamesembrlusShlraki,1930:MemtaoAgrlC.la山okuimp.Unly,1(l):176体中型,颜具中瘤。复眼探,雄性为合眼式,雌性为离眼式。中胸背板长宽相等,具不明显的条纹或无条纹的痕迹。小盾片腹缘无毛,胸部侧板黑色,覆灰白粉被和浅黄色毛。后足腿节腹面基部具刺突或突起,后足第一附节腹面具稀疏和不规则排列的顶端呈球状膨大的毛。翅透明,绿室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