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成虫的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的分布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雌、雄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形感器、鳞形感器和棒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且部分感器在雌雄成虫触角上的分布模式及数量存在差异,如棒形感器及角锥形感器丛模式仅在雄虫触角上发现,而雌虫触角上的细锥形感器和耳锥形感器多于雄虫,芽形感器少于雄虫;下颚须和下唇须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各种感器在雌、雄天牛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分布和数量无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成虫头部感受器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宁眺  刘拥军  孙江华 《昆虫知识》2004,41(6):566-571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成虫头部存在 1 1种感受器。触角有 8种 ,下颚须和下唇须有 6种。栓锥感受器Ⅰ型、毛形感受器Ⅰ型及刺形感受器为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共有。触角特有栓锥感受器Ⅱ型、毛形感受器Ⅱ型、锥形感受器以及柱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下颚须及下唇须特有钟形感受器、坛形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松墨天牛成虫触角感受器在种类、数量和分布上存在性别差异 ,雌雄虫的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数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小地老虎雌蛾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雌蛾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和分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小地老虎雌蛾触角及5龄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受器。【结果】小地老虎雌蛾触角上共分布有5种类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锥形感器。5龄幼虫头部呈椭圆形,口器下口式,为咀嚼式口器,头部可见触角、单眼、蜕裂线、刚毛、唇基、额、上唇、上颚、下颚、下颚须、下唇、下唇须及吐丝器等结构;触角上着生1个毛形感器和4个锥形感器;上颚分布有1个毛形感器和1个刺形感器;在下颚及下颚须上共分布有3个毛形感器、3个刺形感器、4个锥形感器和1个栓锥形感器;下唇须上有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吐丝器前方两侧有1对刺形感器。【结论】小地老虎雌蛾触角上的感受器比幼虫头部的多,推测雌蛾利用它们来完成寄主植物和产卵环境选择;幼虫口器附肢上的感受器具有味觉和嗅觉功能,幼虫利用它们判断食物的种类和适合性。  相似文献   

4.
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我国南方竹林区重要的地下害虫,监测及防治相当困难。为了探索竹林金针虫搜索地下食物的机制,利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对不同食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筛胸梳爪叩甲幼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器的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发芽的玉米、小麦种子及竹笋均能吸引到金针虫,鲜竹笋的引诱能力显著强于发芽种子和燕麦。筛胸梳爪叩甲幼虫触角上分布有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钩形感器、圆盘形感器4类8种,下颚须上分布有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坛形感器3类4种,下唇须上则分布有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坛形感器、毛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凹槽形感器、哑铃形感器7类9种。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植物挥发物在金针虫觅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揭示幼虫头部感器在觅食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唇须和附节,以便确认在感应农药残留时起主要作用的化学感受器。研究证明分布在下颚须上的感器类型包括两种锥形感器(兼有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的功能)和一种钟形感器。同时本文首次报道了对这些感器精确的形态测量,明确了其性二型性。对下颚须的测量表明其左右末节的长度差异与七星瓢虫的性别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文中还记述了下唇须上一种新的钟形感器,其在每个下唇须上的数量大约为12~17个。经测量这些机械感受器的平均直径为2.4 μm。早期研究中所记述的锥形感器被证实是下唇须上仅有的化学感应器,并且首次证明这些锥形感器的数量与性别相关,雄性平均为18个,雌性平均为16个。附节上也存在性别差异: 第2跗节跗垫的宽度在雄性中是从后向前逐渐增大,而在雌性中刚好相反。本文还就这些差异的意义以及新发现感器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成虫口器的上唇、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感器形态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下唇须3节,下颚须5节,在上唇和唇基、下唇须和下颚须端点及各节上具有感器.口器感器共5种: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lnica)和盾形感器(sensilla scutellatum),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分别着生于上唇和唇基、下唇须和下颚须端点及各节表面,腔锥形感器(sensilla coeloclnica)只限于上唇外表面,盾形感器只限于下唇须和下颚须端点.推测了口器感器的功能,为了解越北腹露蝗的取食行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婧  王佳  董鹏  王进军 《昆虫知识》2007,44(2):244-24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黑胸大蠊Periplanetafuliginosa(Serville)成虫下颚须和下唇须上的感器形态。结果发现,在黑胸大蠊下颚须和下庸须末节顶端何感器密集区,尤其是下颚须第5节内侧顶端,有一狭长沟壑,内有大量的带槽锥形感器。通过重点观察感器密集区,发现主要有5~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带槽锥形、毛形、刺形、钟形、齿状、针形感器,其中有些感器又可分为几种亚类型。比较研究发现下颚须和下唇须上感器类型除了带槽锥形感器以外基本相似,只是数量上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口器感器在昆虫取食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蚊蝎蛉成虫口器上感器的种类和形态迄今未见报道。我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了中华蚊蝎蛉Bittacus sinensis Walker成虫口器上的感器。结果显示: 中华蚊蝎蛉口器上共有8种感器, 分别为锥形、毛形、刺形、指形、掌状、钟形、柱状感器及Böhm氏鬃毛, 主要集中于内唇、 下颚须以及下唇须上。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数量最多; 毛形感器主要在下颚轴节、 茎节和下唇的亚颏和前颏有分布; 钟形感器和Böhm氏鬃毛只存在于下唇须和下颚须上。下颚须端节和下唇须端节的感器种类相同, 以锥形感器为主。高度骨化的上颚以及下颚内颚叶与外颚叶上未发现感器分布。简要讨论了口器感器在昆虫分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颖娟  李子忠 《昆虫知识》2012,49(6):1636-1642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翅蚁蛉Myrmeleon ferrugineipennis Bao&Wang雌雄成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的形态进行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期解析其取食机制。结果表明:锈翅蚁蛉触角上存在10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形感器、钟状感器、鳃形感器、耳形感器、盘形感器、舌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有3种亚型,数量最多;耳形感器、腔形感器和钟状感器仅在雌成虫触角上发现,而舌形感器和鳃形感器仅在雄成虫触角上发现;在锈翅蚁蛉触角鞭节近末端扁平匙状处各有1枚盘形感器,其形状和位置在雌雄虫上有差异。鳃形感器和盘形感器在已有的昆虫感器研究中未见报道,是新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下颚须、下唇须上均发现锥形感器,下唇须上的数量多于下颚须;此外,下颚须上还存在钟状感器。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感受器种类、分布和数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和数量,利用FlexSEM-1000型扫描电镜观察了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头部、触角和口器,明确了头部超微形态特征及感受器种类、分布及数量。该虫5龄幼虫头部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ST)、刺形感受器(SC)、锥形感受器(SB)和栓锥形感受器(SS),其中触角上着生2个锥形感受器、1个刺形感受器、1个毛形感受器和1个栓锥形感受器;左上颚和右上颚各分布有1对刺形感受器;下颚及下颚须上共分布有2个毛形感受器、2个刺形感受器和2个栓锥形感受器;下唇须上有2个刺形感受器;在吐丝器前方两侧有1对刺形感受器。  相似文献   

11.
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感器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扫描电镜对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Salle成虫触角、复眼、口器、足以及腹部末端感器的超微结构和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分别为Bhm氏鬃毛Ⅰ、Bhm氏鬃毛Ⅱ、刺形感器、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板形感器Ⅰ、板形感器Ⅱ和钟形感器;口器上有2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Ⅳ和刺形感器;在足上有4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Ⅲ、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在腹部末端也有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Ⅰ、刺形感器和腔形感器。同时还探讨了触角上各种感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红火蚁触角及其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艳  罗礼智 《昆虫学报》2005,48(6):986-992
应用扫描电镜对采自我国广东吴川和广西南宁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有翅雌蚁和雄蚁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蚁、雌蚁和雄蚁的触角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为膝状,末端2或3节膨大为棒状,雌蚁的触角11节,比工蚁(10节)的多1节。雄蚁的触角为线状,12节,末端没有棒状结构。工蚁和雌蚁的触角上共有7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曲毛形、锥形、腔锥形、坛形、刺形感受器和Böhm氏鬃毛,前6种感受器大多集中在触角末端的棒节,棒节以外的各鞭节上主要是毛形感受器,Böhm氏鬃毛则分布于柄节和梗节的基部,鞭节上无此感受器。雄蚁触角上也有7种感受器,但其分布与工蚁的有较大差异,Böhm氏鬃毛的分布与工蚁和雌蚁的相同,锥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2节,坛形感受器分布在末端3节,其余的4种感受器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鞭节,而不是聚集在端节。另外,新发现雄蚁中存在一种与已知的毛型感受器不同的超短毛状感受器,定名为超短毛感受器。最后,对红火蚁的触角及感受器在蚁群社会性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The distribution and fine morphology of antennal sensilla of nymphal and adult mayfly, Baetis rhodani (Ephemeroptera : Baetidae), were examined. In the nymph, various kinds of sensilla (chaetica, basiconica, coeloconica and cuticular pits) are differently arranged on the antennal segments, whereas sensilla campaniformia delimit the distal border of the pedicel. A peculiar kind of sensillum basiconicum, named flat-tipped sensillum, is present along the entire antenna, even though in the flagellum it has a regular arrangement between the cuticular lobes that delimit the distal border of each article. In the subimago the scape and pedicel are profusely covered with microtrichia and scattered sensilla trichodea, whereas the flagellum shows cuticular ribs. Sensilla coeloconica are present along the ventral side of the flagellum. In the imago, the antenna is completely decorated with scales among which sensilla trichodea and sensilla coeloconica occasionally occur. As in the nymph, adult mayflies have a ring of sensilla campaniformia along the distal border of the pedicel. When compared with nymphal antennae, those of adults have fewer types of sensilla, presumably in relation to the short, non-feeding terrestrial life.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触角化学感受器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扫描电镜对草地螟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 :成虫触角存在着 5种感觉器 ,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感器、锥形感器和耳形感器 ,其中以毛形感器数目最多 ,刺形感器分为Ⅰ型和Ⅱ型。并对草地螟触角两性差异及与其它相近昆虫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镜对瘤胫厕蝇Fannia scalaris(Fabrici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瘤胫厕蝇成虫触角上存在着2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分为5种.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中黑盲蝽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是目前我国棉花上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其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黑盲蝽雌雄成虫及若虫触角上分布4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刺形、毛形、锥形和蒲姆氏鬃毛,且这些感器不存在性二型现象。其中毛形感器有2个类型,若虫触角上的部分蒲姆氏鬃毛组合成弧形感觉簇。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对红彩真猎蝽成虫的触角、喙、前足跗节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彩真猎蝽触角上分布4种类型的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各有3种形态,锥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各有2种形态,雌、雄性成虫个体间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未发现明显差异。喙的末端分布3种类型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1种形态,刺形感受器2种形态,锥形感受器有3种形态。前足跗节末节存在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刺形感受器有3种形态,锥形感受器有4种形态。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幼虫触角及口器上感器形态描述(鳞翅目,夜蛾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甜菜夜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其幼虫识别寄主取食的机理及转主危害取决于其嗅觉感器的识别机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甜菜夜蛾幼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试图解析昆虫的取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若虫、伪蛹及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西花蓟马3种虫态触角上共存在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U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6种亚型,刺形感器分3种亚型;若虫、蛹及成虫在触角长度、节数、感器数量及类型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其中蛹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最少,若虫次之,成虫最多,U形感器仅见于成虫触角上等。此外,发现触角长度、触角末端、L锥形感器及刺形感器在雌雄之间存在差异,其它感器在雌、雄西花蓟马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