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对内皮细胞(EC)PDGF-B含量变化的影响,为组织工程血管和预防血管移植物再缩窄研究提供一些实验资料。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以静态条件下单独培养的EC和联合培养的EC为两对照组,研究了切应力作用下单独培养的EC和与VSMC联合培养EC的PDGFB含量的变化。结果:静态条件下联合培养EC的PDGF-B的含量比单独培养的EC减少;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EC的PDGF-B含量在切应力作用1h左右有瞬时上升,随后下降至低于联合培养条件下的静态水平,且瞬时上升的时间点比单独培养的EC提前。结论:切应力作用下,与VSMC联合培养EC的PDGF-B含量下降,这可能有利于抑制VSMC的增殖,提示在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时VSMC与EC联合种植有利于预防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切应力对完整血管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应力引起血管重建过程中内皮素(ET)的变化.采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将一段完整的猪颈总动脉在体外进行培养,设切应力分别为2Pa(%组)和0.5Pa(S5组),设置2、4、6.8.10.12、14.16和18h共9个时相观察点,非平衡法放射免疫检测灌流液中的ET含量.通过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分析切应力作用下完整动脉ET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S20组ET总体变化不明显;S5组分泌速率在前12.37h内明显上升,而后又逐渐下降趋于稳定,且始终高于S20组。说明低切应力作用下ET的表达及分泌增高.结果提示,在低切应力引起的血管重建中,ET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脉动平板流动腔 (flowchamber)系统 ,研究了的单水平流动剪应力加载 ,和从 5或 7.5dyne/cm2 开始的成梯度增加至 1 0或 1 5dyne cm2 的流动剪应力加载 ,在 5h、1 0h、2 4h对生长在明胶基底上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探讨了梯度增加的流动剪切力加载对细胞粘附能力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与 7.5dyne cm2 的单一水平的加载相比 ,成梯度增加的流动剪切力可明显提高HUVEC在明胶基底上的粘附 ,增加HUVEC对流动剪应力的耐受程度 ,有利于引起HUVEC转变成与在体相同的形态和排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稳定层流切应力对内皮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相关蛋白VASP表达、磷酸化和分布影响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平行板流动腔模型,刺激培养HUVECs.免疫荧光双标显示层流下细胞中肌动蛋白重排与VASP分布变化之间的规律.RT-PCR检测VASP mRNA表达;Western blot监测VASP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10 dyn/cm2剪切24 h后,细胞延长、长轴重排、形成顺流场排列的粗大肌动蛋白纤维丝;VASP沿肌动蛋白纤维分布,在其末端汇聚成明显的点状;10 dyn/cm2剪切1 h诱导VASPmRNA表达增加;24 h内VASP反复磷酸化、总表达量增加2 h达高峰后恢复,8 h后再次升高;cAMP抑制剂H89显著抑制切应力诱导VASP表达增加及磷酸化.结论:切应力通过cAMP/cAK途径磷酸化VASP,发挥骨架调节蛋白作用,介导血液流动引起的内皮细胞骨架重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迁移对于维持血管功能和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从而使位于血管内层EC可以感受到切应力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EC迁移受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体内外因素的调控,而切应力作为力学因素对EC的迁移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对切应力如何影响EC迁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532 nm波段连续激光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生物学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32nm波段激光不同光剂量参数对眼底组织的损伤特点及损伤阈值。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532nm连续激光照射眼底,眼底光斑直径1.5mm~2.5mm,功率密度从500mW/cm^2:~2400mW/cm^2,照射时间100s~300s,每组参数10个光斑。在照射后1h和24h进行眼底观察和荧光眼底造影,计算三种照射时间情况下视网膜的损伤阈值。结果:在照射后第1h,功率密度为902mW/crn2,照射时间300s开始出现视网膜灰色改变,病灶范围接近照光面积,在24h后颜色微加重。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在功率密度达1479mW/cm2,照射时间300s,照射后1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在24h后出现脉络膜出血;而且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病灶范围扩大越明显。出血量越多。随着照光剂量的减少,当功率密度1003mW/cm^2,照射时间200s时,在照光后1h眼底没有改变,24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面积接近照光面积;光剂量降低到1002mW/cm^2,照射时间100s时,在24h才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变化的视网膜范围小于照光面积。统计学计算在照射时间为300s、200s和100s,照光后1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911.15628mW/cm^2,1167.64770mW/cm^2,1513.89832mW/cm^2,24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827.09664mW/cm^2。1003.73143mW/cm^2,1154.17863mW/cm^2。结论:在光线照射后24h之内,视网膜损伤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视网膜没有明显可见改变到视网膜出现灰白色可见损伤,变化范围从小于照光面积到接近照光面积,甚至超过照光面积,并出现脉络膜出血,出血面积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而范围变大。相同能量密度的光剂量对视网膜损伤轻重取决于激光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切应力影响血管重建的机制,观察了低切应力对完整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将一段完整的猪颈总动脉在体外进行培养,控制血管内培养液为定常流, 压力为1.33×105 Pa,切应力分别为2 Pa(S20组)、0.5 Pa(S5组)和0 Pa(S0组),培养时间分别为1、6和24 h,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的表达。结果显示,S20组仅有少量的表达,而S5组和S0组,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短时间(1 h)内即出现c-Fos和c-Myc表达增高,与S20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随后,c-Fos又很快降低(6 h),24 h时已降至基线水平,而c-Myc的表达则持续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且与c-Fos相反,1 h的表达低于6 h。结果表明,在低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fos和c-myc基因被激活,调节转录,从而调节切应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8.
黄芪、硫酸锌对肠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膜微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芪、硫酸锌对肠缺血 /再灌注 (I/R)后红细胞 (RBC)膜微粘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家兔肠I/R损伤模型 ,检测给予黄芪、硫酸锌后肠I/R损伤家兔RBC膜微粘度的变化 ,同时检测RB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RBC膜及重要器官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浆黄嘌呤氧化酶 (XO)活性 ,并与I/R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分析膜微粘度与SOD、MDA、XO之间的关系。结果 :黄芪、硫酸锌可使RBC膜微粘度、膜和器官组织MDA及血浆XO活性降低 ,且可防止SOD减少 (P <0 .0 1 )。结论 :黄芪、硫酸锌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能稳定RBC膜 ,改善RBC膜微粘度 ,进而改善重要器官的血流动力学 ,避免了I/R损伤的进行性加剧  相似文献   

9.
分别应用紫杉醇荧光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显示h UVECs(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 UVECs)在不同切应力加载下微管骨架的装配动态及初级纤毛的形态发生。结果表明,以梯度切应力加载24 h,随着切应力增大,细胞由梭形逐渐变圆,长宽比降低,胞质微管向细胞核周围集结并发生装配;14 dynes/cm2切应力加载48 h后,微管向切应力方向延伸导致细胞呈长梭型,微管停止装配;以15 dynes/cm2切应力加载28 h后,纤毛基体在细胞表面的定位不可见,纤毛微管解聚;再以1 dynes/cm2切应力加载18 h,又可观察到纤毛基体在细胞表面的重新定位。因此,切应力作用可诱导h UVECs形态变化,该变化经历了微管骨架的解聚、向细胞核方向聚集及重新装配过程;此外,切应力能够影响初级纤毛的形态发生,该现象可能导致了初级纤毛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分布不均,并为"纤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饲料种类和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红莉  周文宗  张硌  李洪涛 《生态学报》2006,26(10):3258-3264
室内研究了饲料种类、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速度、死亡率、化蛹率和虫体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粉虫幼虫平均每头增重大小顺序为:C组(麦麸+菜叶)> B组(麦麸)>A组(白菜叶)>D组(饥饿),密度1~4头/cm^2的黄粉虫幼虫平均每头增重幅度大于6~8头/cm^2的处理组.(2)黄粉虫幼虫总死亡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A组、C组>D组>B组,8头/cm^2>2~6头/cm^2>1头/cm^2;自然死亡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B组、C组>A组>D组,8头/cm^2>1~6头/cm^2;自相残杀死亡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A组、C组、D组>B组,8头/cm^2>4~6头/cm^2>1~2头/cm^2;自相残杀死亡率占总死亡率比例的大小顺序分别为:D组>A组、C组>B组, 4~8头/cm^2>2头/cm^2>1头/cm^2.(3)黄粉虫幼虫化蛹率的大小顺序分别为:C组>A、B、D组,1~2头/cm^2>4头/cm^2>6~8头/cm^2.(4)黄粉虫幼虫干物质含量的大小顺序分别为:B组> C组>D组>A组,8头/cm^2 >6头/cm^2>1头/cm^2、4头/cm^2>2头/cm^2;不同饲料条件下虫体中氮、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D组、A组>B组、C组;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氮、磷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影响.(5)在生产中,饲料以精饲料和青饲料合理搭配为宜,如果考虑化蛹繁殖,密度以2头/cm^2为宜;如果不考虑化蛹繁殖,则黄粉虫幼虫密度可以提高到4头/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