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极低温环境为冷水鱼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也就成为冷水鱼类的理想家园。汗马拥有其他保护区很难同时见到的哲罗鱼、细鳞鱼、黑龙江茴鱼、江鳕、真(鱼岁)、洛氏(鱼岁)和杂色杜父鱼等众多冷水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珍稀的中华鲟和白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两种珍稀鱼类——中华鲟和白鲟 ,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的鱼类。1 中华鲟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属于鱼纲 ,鲟科。为暖温性中国特有的大型溯河性珍稀鱼类。据报道 ,最大的可达 5 6 2 .5 kg。俗称鲟鱼 ,古代称 。  体梭形 ,前粗后细 ,腹部较平 ,截面观为五角形。头大而宽 ,吻长而尖 ,为长三角形 ,侧面为犁形。吻端稍向上翘。口下位、横裂、能自由伸缩。吻腹面有须 2对。眼小、高侧位。鼻孔位于眼的前缘 ,眼间隔宽 ,内陷。鳃孔大 ,鳃耙数为 13~ 34,鳃膜与颊部相连。皮肤裸露 ,较光滑。头部皮肤具有梅花状感觉器。背鳍位于躯…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云南曲靖西山村组两个不同产地发现的新材料,对最大的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Nochelaspis maeandrine)进行了再描述。憨鱼属(Nochelaspis)与同一层位产出的云南盔甲鱼属(Yunnanogaleaspis)最为相似,但与后者明显不同的是,憨鱼属具有裂隙形的中背孔(长与宽之比大于6),更强壮的内角,粗大的星状纹饰,以及具锯齿的中背孔和头甲边缘。漫游憨鱼的新材料提供了头甲腹面的关键形态学信息:口鳃窗被一个大的外骨骼腹片覆盖,该腹片上装饰着致密细小的瘤点,边缘排列有6对独立的圆形大鳃孔,这些鳃孔由腹片和腹环共同形成。盔甲鱼类的这种情况明显不同于骨甲鱼类,后者的口鳃窗被许多小嵌片或大一些的膜质小骨片覆盖,鳃孔呈裂隙状,并被小皮瓣覆盖,类似于现生的板鳃类。盔甲鱼类和骨甲鱼类的鳃孔与现生的鳐类一样,都开口于腹面,指示它们均为底栖鱼类,生活在具泥沙质基底的安静滨海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赤水河流域干流及支流的鱼类物种组成中未曾出现过尖头(鱼岁)(Rhynchocypris oxycephalus)和董氏须鳅(Barbatula toni)。但是,近年来在赤水河支流白沙河的鱼类资源调查中发现了这两个物种的分布,其来源及未来的生存可能性受到关注。本研究比较了尖头(鱼岁)赤水河野外种群与养殖种群形态上的差异;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赤水河流域尖头(鱼岁)和董氏须鳅的来源,并通过生态位模型分析了这两种鱼在赤水河流域的生态适应性。形态数据结果表明,尖头(鱼岁)在赤水河的野外种群与养殖种群的个体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养殖种群的体长、尾柄长、尾柄高3个形态数据均高于野外种群。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尖头(鱼岁)赤水河流域野外种群及养殖种群与辽宁杨运种群聚为一支,董氏须鳅则与来自内蒙古、辽宁和河北的种群聚为一支。生态位模型分析表明,赤水河支流白沙河具有尖头(鱼岁)的中度适生区,其适生性概率为0.620;而董氏须鳅在该区域的适生性概率较低,仅为0.025,这可能与该物种已有分布数据较少有关。采样中发现白沙河实际采样点的水温较低,与北方分布点的水温接近,推测该区域仍具备尖头(鱼岁)和董氏须鳅生存的条件。综上所述,赤水河流域的尖头(鱼岁)和董氏须鳅均为来自东北地区的外来种,且能适应赤水河的生态环境。这与现场访问结果一致,未来需要加强种群监测以防成为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5.
(鱼岁)属(Phoxinus),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是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的鱼类。全世界有10种左右,我国已有记载的有7个种,四川省尚无记载,我们先后共得标本百余尾。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葆珊先生和我们多次鉴定核实,认为是杂色(鱼岁)(Phoxinus variegatus)。其生态特征,我们也进行了初步观察。 杂色(鱼岁),在城口、万源一带群众叫“麻鱼子”,南江、平武的群众叫“木叶鱼”,最大个体体长为11厘米,体  相似文献   

6.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s)是一类短的非自主DNA转座子, 其分布的位置会对宿主产生影响。文章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无颌类、软骨鱼纲、肉鳍鱼纲和辐鳍鱼纲鱼类基因组进行了MITEs预测, 最终在33种鱼类基因组中鉴定出2433个MITEs家族。文章发现鱼类基因组中MITEs含量存在较大差异(0.11%—21.18%), 并且MITEs含量与鱼类基因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根据末端重复序列(TIRs)和靶位点重复序列(TSDs)的特征将MITEs分为10个超家族, 其中TC1-Mariner超家族的含量最高。MITEs在鱼类基因组中的插入事件主要发生在4百万年前至今, 大多数物种的MITEs在2百万—0.5百万年前发生了爆发式扩增。鱼类基因组中的MITEs多数插入到基因内部或附近, 这些转座子可能在基因的表达调控方面存在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雅罗鱼亚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的系统发育,只有个别作者对其一、二个属稍有讨论。Howes(1978)将(鱼宗)鱼属Luciobrama等从雅罗鱼亚科分出,建立了赤梢鱼群(aspine group);陈湘粦等(1984)将须(鱼岁)属Tinca从雅罗鱼亚科分出,归入钯系,并建立须(鱼岁)亚科Tincinae,这一观点与Regan(1911)“须(鱼岁)与鲃关系较近”的看法相似。 本文全面考察了分布于中国的雅罗鱼亚科鱼类的骨骼学特征,对本亚科的系统发育、起源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标本名录见附录1。  相似文献   

8.
霍堂斌  姜作发  马波  李喆  于洪贤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91-2598
2010—2011年采用定置网具和底层挂网对黑龙江中游底层鱼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采捕底层鱼类7目12科33属47种,其中外来移植鱼类1种,为湖拟鲤,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鱼类为施氏鲟、鳇、日本七鳃鳗和雷氏七鳃鳗4种;鲤形目种类最多,为31种,占调查物种总数的65.96%;黑龙江中游底层鱼类平均密度为139.00ind.m-3,平均生物量为344.58g.m-3;鱼类生态类型以河湖性和杂食性种类为主,群落优势种为兴凯鱊、光泽黄颡鱼、麦穗鱼、纵带鮠和银鲴等鱼类,优势种类中除鲇外,其他种类平均体重均小于30g;黑龙江底层鱼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各断面均偏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黑龙江中游水质优良,大部分时期处于Ⅱ类水质以上水平,各断面鱼类种群多样性与营养盐及透明度等环境特征相关关系不明显,仅发现HW’与铵态氮和总氮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辩证法》里,恩格斯提出了"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这一被当今生态思想家盛赞为"金规律" (Golden Rule)的重要原则.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以其丰富的实践警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严格遵守这条"金规律",所有重大工程、重大发展策略、重要科研项目在出台和实施之前,必须首先经过是否遵循自然规律、是否顺应自然的评估. 顺应自然 所有的自然保护区都以生态保护为目的,但在具体操作时能否把自然保护作为最优先的、前提性的考量,倒并非没有问题.汗马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自然而非人为酿造的林火并非没有生态价值.但是,在当代中国,天然林已越来越少,原始森林则更为罕见,自然保护区里仅存的原始森林,面积十分有限,已经承受不起天然火灾的洗礼.因此在自然保护区里,即便是雷电所造成的林火,也必须人为扑灭,否则很可能给这片林地及其所养育的濒危和珍稀物种造成无法自然恢复的灭绝性灾难. 自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成立以来,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但是因为汗马所在地是古火山,处在大兴安岭较高的地段,地表存在常年岛状冻土,这些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汗马是雷击火的多发地.特别是在春夏之交,气温回升又长期无雨,气候干燥,一旦云层汇集,发生雷电,就极易通过活立木引发火苗,瞬间大火就会在干燥的林间蔓延开来.2005年以来,汗马一共发生了8次雷击火灾,但都被时刻警惕着的汗马人及时扑灭,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肝脏ESTs 分析与比较转录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肝脏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 在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子进行测序共得到10077条有效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 ESTs序列分析显示, 8515条ESTs拼成648条片段重叠群, 共得到2210条转录本, 其中47.06%的转录本预测为全长序列; 利用BLAST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2053条转录本有同源序列匹配, 占总转录本的92.9%. 更进一步对这些基因产物进行Gene Ontology注释, 结果发现, 在日本七鳃鳗肝脏中与有颌类免疫、凝血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大量表达, 并预测了8个新基因. 通过对日本七鳃鳗与底鳉(Fundulus heteroclitus)、鼠(Mus musculus)、牛(Bos taurus)和人(Homo sapiens)肝脏转录组的比较分析, 发现日本七鳃鳗肝脏中比其他物种优势表达的是甲壳质酶和多糖代谢等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能在日本七鳃鳗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 也利用TargetScan软件对日本七鳃鳗肝脏转录组中3′UTR区进行microRNA靶标识别, 结果发现了与人类癌症基因调控同源的microRNA靶标, 这为研究人类癌症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上述结果将为七鳃鳗功能基因和蛋白组学的研究以及脊椎动物的基因组进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盔甲鱼类的侧线系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本文对盔甲鱼类的侧线系统作了系统的描述;盔甲鱼类与异甲鱼类、骨甲鱼类和七鳃鳗在侧线系统方面可作相近的对比;盔甲鱼类众多的横行感觉管暗示在原始脊椎动物里,横行感觉管按节排列、由前而后分布整个头区;在盔甲鱼类中侧线系统存在多鳃鱼型和真盔甲鱼型,两者的分化至迟在早志留世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中动物学课本所列的鱼类计有27种,分别隶属于两大类群(即软骨鱼类群和硬骨鱼类群)、4个亚纲(即板鳃亚纲、辐鳍亚纲、肺鱼亚纲和总鳍亚纲)、11个目20个科。今将各种鱼类的归属、在我国的分布和经济意义作一简介。软骨鱼类群Chondrichthyes (一)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1.鲨目squaliformes 鳃孔侧位。胸鳍前缘不与头侧相连,臀鳍有或无。我国有19个科。 (1)皱唇鲨科Triakidae 我国有4属8种。白斑星鲨(鲨鱼)Mustelus manaxo Bleeker 分布于我国沿海,为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硬骨鱼类群 OSteichthyes  相似文献   

14.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位于北纬50度以北的寒温带地区,年无霜期不足100天,1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是我国最冷的地域之一,地表雪覆盖期长达200天. 汗马的森林乔木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白桦组成.从宏观角度审视,该区域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延部分.保护区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处冷湿型气候带,更由于山势平缓加上土壤永冻层的共同作用,沼泽型湿地分布广泛,并在河流附近多有泡沼分布.我国东北地区仅有的寒温带区域就出现在汗马所在的大兴安岭北部. 依照动物地理区划,汗马属古北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隔,汗马已越过中温带的北线,是许多喜温型动物分布的北界.  相似文献   

15.
云南似原吸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平鳍鳅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年6月2日作者于云南省沾益县德泽乡牛栏江(属金沙江水系)采集到似原吸鳅属鱼类7尾标本,经鉴定为1新种.新种鳃孔窄,可与同属中鳃孔较宽的似原吸鳅Paraprotomyzon multifasciatus和龙口似原吸鳅P.lungkowensis明显区分,而与鳃孔窄的巴马似原吸鳅P.bamaensis和云南似原吸鳅P.yunnanensis相似.新种与巴马似原吸鳅P.bamaensis相比,两者在下列特征上可明显区分:1)新种下唇无向后伸展的唇片,后者具唇片;2)新种吻褶两侧后角之后具侧沟,后具无侧沟;3)新种腹鳍为i-15~17,后者为i-12~13.与云南似原吸鳅P.yunnanensis相比,两者的鉴别特征如下:1)新种吻褶后侧具侧沟,后者吻褶后侧无侧沟;2)新种胸鳍为i-19~22,而后者为i-26;3)新种腹鳍为i-15~17,后者为i-20.  相似文献   

16.
髓样分化因子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分子, 在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都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揭示七鳃鳗Myd88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首次从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克隆了myd88基因, 其ORF为852 bp, 共编码283个氨基酸, 推测的分子量为32.432 kD, 等电点为6.25, 无信号肽。多重序列比对表明七鳃鳗Myd88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 具有高度保守的N端死亡结构域和C端的TIR结构域的Box1、Box2和Box3基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myd88基因在七鳃鳗各组织中均有低水平转录表达, 鳃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肌肉、髓和肾。脂多糖(LPS)体内刺激七鳃鳗后, 七鳃鳗myd88在白细胞中表达量升高最显著, 其次是在鳃中的表达量也明显升高, 表明七鳃鳗Myd88参与七鳃鳗的抗菌免疫过程。此外, LPS刺激七鳃鳗还能诱导TLR信号通路Myd88依赖途径的下游信号分子Irak1、Traf6、Ikkβ和Nfkb在各组织中的转录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七鳃鳗中可能存在TLR/Myd88信号通路, 为进一步探究该信号通路参与免疫应答的起源与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鱼类分纲问题,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把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统归为鱼纲,下设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另一种是把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分别列为两个独立的纲,即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鲤科鱼类是鱼类中最大的科,因而也最为常见.在我国淡水鱼类中,鲤科分为9亚科119属700余种,占淡水鱼类的半数以上(56%左右).由于鲤科鱼口腔诸骨上不生牙齿,而在喉部的咽骨(第五对鳃弓演变而成)上长有牙齿,因而称为咽喉齿或下咽齿.咽喉齿的排列行数和各行齿数(齿式)以及齿的大小、形状,为鲤科鱼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剥取咽喉齿及其计数,是研究鲤科鱼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根据大小不同类型的鱼体,采用眼科镊子、普通镊子甚至骨钳,先微微挑起鳃盖的后缘,合拢镊子插人鳃孔,以鱼头宽度的一半为插入深度,自背方向腹方沿鳃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肝脏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 在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子进行测序共得到10077条有效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 ESTs序列分析显示, 8515条ESTs拼成648条片段重叠群, 共得到2210条转录本, 其中47.06%的转录本预测为全长序列; 利用BLAST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2053条转录本有同源序列匹配, 占总转录本的92.9%. 更进一步对这些基因产物进行Gene Ontology注释, 结果发现, 在日本七鳃鳗肝脏中与有颌类免疫、凝血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大量表达, 并预测了8个新基因. 通过对日本七鳃鳗与底鳉(Fundulus heteroclitus)、鼠(Mus musculus)、牛(Bos taurus)和人(Homo sapiens)肝脏转录组的比较分析, 发现日本七鳃鳗肝脏中比其他物种优势表达的是甲壳质酶和多糖代谢等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能在日本七鳃鳗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 也利用TargetScan软件对日本七鳃鳗肝脏转录组中3′UTR区进行microRNA靶标识别, 结果发现了与人类癌症基因调控同源的microRNA靶标, 这为研究人类癌症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上述结果将为七鳃鳗功能基因和蛋白组学的研究以及脊椎动物的基因组进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间眼     
适应于不同的生活条件,在演化发展中,动物界有各种各样的感光器官。现存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一对侧生眼。在七鳃鳗、硬鳞鱼类(ganoid fishes)、少数真骨鱼类(特别是幼体)、无尾类幼体、某些无尾类成体、喙头蜥(sphenodon)和某些蜥蜴类等,除侧生眼外还具有机能的第三眼,这种眼位于头顶正中线上,所以叫中间眼(median ey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