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刘依飞  甘畅 《生态学报》2022,42(10):3909-3918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对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2001—2018年中国省际(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中国省际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探究二者空间演变趋势和关联特征;其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东部地区则无明显变化;除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外,其他省份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均无显著变化。整体上看,二者高水平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大致均呈现出以现有集聚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趋势。(2)旅游产业集聚能显著提高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则会抑制其他地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3)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镇化、对外开放、技术进步和环境规制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但城镇化作用效果不显著,旅游业产权结构则显著抑制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呈现出较强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就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及专利情况,基于宏观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通过对比国内各省市生物医药产业和专利数据,聚焦分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经济贡献及专利布局。结果: 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川渝等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中浦东新区则居于领先地位,高校院所是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的申请主体。结论: 上海应优化产业承载空间,强化发展要素集聚,深入推进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建设生物医药集聚区,加快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就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及专利情况,基于宏观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通过对比国内各省市生物医药产业和专利数据,聚焦分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经济贡献及专利布局。结果: 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川渝等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中浦东新区则居于领先地位,高校院所是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的申请主体。结论: 上海应优化产业承载空间,强化发展要素集聚,深入推进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建设生物医药集聚区,加快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生物医药园区中的108个园区进行了调研,对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调研发现,部分地区生物医药园区布局合理,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全国初步形成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园区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最后,对我国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的提出了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核算是落实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体现了碳减排成效,是主体功能区未来减排措施和低碳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调整的重要依据。以我国典型高碳经济省份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市级碳排放量、人口、GDP、夜间灯光总值、植被覆盖率、城市化水平构建了适用于主体功能区的碳排放核算模型,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时间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碳排放时空特征、碳排放区域差异并评价碳减排成效。结果表明:(1)从时间趋势来看,2006—2020年各主体功能区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率均表现为重点开发区域(48.08%)>农产品主产区(38.13%)>重点生态功能区(33.95%)的特征,与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显著相关。(2)从空间演变来看,主体功能区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山西省“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势相关。重点开发区域空间集聚格局较为稳定,集中在山西省中部,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集聚特征不显著,分布在东部和西部。(3)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表明山西省碳排放地区间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总体...  相似文献   

6.
阎晓  田钰  李荣杰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6):2039-2048
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本研究以2006—2015年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9个典型资源型省份为样本,深入研究专业化、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等不同类型工业集聚对资源型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专业化集聚对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除宁夏以外,多数资源型省份的工业专业化程度呈下降趋势,有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相关多样化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呈“U”型曲线,山西、青海和宁夏的工业相关多样化程度小于临界值1.49,抑制了生态效率的提高;其他省份已跨越拐点,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已经显现。无关多样化对生态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山西、贵州、陕西和黑龙江等省的工业无关多样化程度略有下降,有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其他省份则明显上升,不利于生态效率的改善。研究结论可为资源型地区工业绿色转型路径选择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示范实践为我国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区域差异化研究希望通过探究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特征、潜力以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各地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提供的支持。构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生态文明指数五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0、2015和2019年我国面板数据,刻画31个省份(统计数据尚未包含我国港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初期、快速发展期和当前各时段时空变化,提出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加速度概念描述各省份建设能力差异,基于各省份生态文明五维度预期目标和历史发展速度探究各省份的发展潜势差异,并初步探究各省份生态文明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各省份的生态文明指数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时间序列变化上,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性,尽管增长速度都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各省份生态文明水平差距仍然持续拉大;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出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好于北部地区的特征,通过分析31个省份所属的六个地区的生态文明等级,发现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生态文明等级领先于其他地区,且在各阶段进步最大,而...  相似文献   

8.
生物经济时代开启了人类新一波技术产业革命,我国针对生物产业作出的战略部署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生物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综合评价我国各区域生物产业竞争力现状,文中从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和生物工业4个细分产业角度构建了生物产业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实证分析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生物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生物产业竞争在空间上呈现梯度分布现象。针对此,文中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生物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立区域统一的信息协作网络体系4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几点思考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环境污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熵权法测算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依据Moran指数与散点图、LISA集聚图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空间集群和集聚状况,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的环境污染水平和发展趋势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工业污染排放已趋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居民生活污染已成为区域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我国各省域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区位差异性,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集聚性和集群现象;不同因素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冲击方向及强度均有所差异,但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环保意识等因素对环境污染具有反向冲击: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环境污染水平的降低,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强化区域环境治理合作、人口空间适度集聚、扩大环境治理投资规模、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和鼓励产业科技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举办的“第九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于2005年10月20日-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始办于1997年,累计邀请了逾百位海内外生物医药权威专家到会演讲,围绕产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举办了82场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许多国家政府已经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通过采取不同政策和措施加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政府相关利好政策的鼓励刺激和资金扶持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加快走出经济危机的低谷,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多个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形成和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创新型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要在产学研结合、前沿生物技术方面、市场准入政策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以及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根据市场导向,国家出台和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鼓励生物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生物技术企业多种渠道和形式解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建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共享的机制,加强沟通与公共平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支持大企业的收购兼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生物安全法和知识产权制度等一些措施来应对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政策、新闻和其他网络报告等调研,归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总体特点,剖析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成绩与优势、不足与短板,重点针对人才紧缺、创新成果转化滞后、产业竞争力不强、中药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头部企业缺乏等问题提供针对性对策建议。结果: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以培育支持领军企业、构建多层次投资支持体系、建设产学研共同体和提升社区氛围为重点,以人才链建设为牵引驱动,加强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多链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付玉娟  金泉  张志斌  张旭东  白伟桦 《生态学报》2021,41(22):9029-9038
为破解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受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的迷局,以典型老工业基地辽宁本溪市为例,通过产业结构区位熵明确本溪市各产业在全国的发展水平,采用灰色关联度、结构协调度分析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相关程度和协调程度,并通过结构偏差系数对各产业间和行业间的协调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2008-2017年,本溪市一产发展稳定,二产在经历过大幅下跌之后缓慢增长,三产在2016年之后成为本溪市的支柱产业;三大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0.06 ∶ 0.60 ∶ 0.34调整为2017年的0.06 ∶ 0.44 ∶ 0.50,曾经占主导优势的重工业及化工业都呈现下降趋势,产业结构发生转变。三大产业平均用水量比例由2008年的0.39 ∶ 0.59 ∶ 0.02 调整为2017年的0.41 ∶ 0.51 ∶ 0.07,总用水量减少了1/4以上;规模以上行业中,大部分行业的用水量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加,需要进一步转换生产工艺;产值最高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从水资源高效利用角度可作为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行业生产规模比较大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产业与用水的结构逐渐朝着均衡的状态发展,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初  樊杰  曾瑜皙  郭锐 《生态学报》2019,39(22):8357-8369
高耗能产业是当前中国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实现中国2030年减排目标的主要抓手之一。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刻画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特征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中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趋势极为显著,空间上表现出"西高东低"与"北高南低"并存的分异格局以及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本地高耗能产业碳强度明显受到周边省份的影响,技术创新、对外贸易、产业集聚不仅对本地高耗能产业碳强度产生影响,而且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周边地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仅能作用于本地高耗能产业碳强度,环境管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则对高耗能产业碳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主导因素、区域差异化、应对产业转移四个方面提出了降低高耗能产业碳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森林承担着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重要作用,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是缺乏特定区域的森林生态安全研究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差异。因此以黄河流域9省69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与空间相关性计算分析黄河流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森林承载力指标中天然林比重最大,权重为0.0800。社会经济压力指标中政府林业投资额占比最大,权重为0.1189。(2)9省的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9省排序依次是宁夏>陕西>山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东>河南>青海。从全域来看,黄河流域南岸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值高于黄河流域北岸,黄河流域中东部地区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值高于西部地区。(3)黄河流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显著的聚类分布,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值高-高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部地区。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针对空间分布特征:(1)黄河南岸需要防范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同时可以适当发展林产品贸易与森林旅游等产业;(2)黄河北岸应加强植树造林与林业工程建设,加强森林抚...  相似文献   

17.
李裕瑞  潘玮  王婧  刘彦随 《生态学报》2022,42(6):2306-2320
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侧重经济子系统,对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分析相对薄弱,且缺乏省级以下中微观尺度的分析。从经济质量、创新潜力、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人民生活和城乡协调六个维度解析了高质量发展内涵,搜集了全国306个地级区域2018年的数据资料,构建地级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地级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数,揭示了区域格局,考察了影响因素,识别了问题区域,并提出了发展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东北地区和黄河流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经济质量、创新潜力和人民生活指数的均值相对较低,是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3)高质量发展水平受到自然环境适宜性、城市等级和人口集聚、投资水平、交通区位、数字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4)识别出8大类174个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地市,分布在26个省区,在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相对集中。最后,从制度建设、全国层面和具体区域层面探讨了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路径,可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业动向     
<正>上海发布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计划上海近日发布了新一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明确今后将继续推动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规划指出,到2017年底,实现产业经济总量3500亿元,其中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扶持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之一。透视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各类指标的关联情况是进一步指导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建设规划的必要之举。而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是探索指标间关联程度的重要工具。通过多种权威途径获得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企业孵化器数量、新增专利数、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投入总额、非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产学研合作项数量六大指标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所得数据进行建模并求解,得出这六大指标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关联度最高,其次为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投入总额,再次为产学研合作项数量,非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位列第四,企业孵化器数量、新增专利数分别位列第五、第六。因此,谋求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从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重视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加强政产学研合作3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2):127-127
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药谷——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一家蓬勃兴起的生物制药企业。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浦东重点功能开发区,园区特设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我国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迄今为止,已有9个国家级医药科研机构和多家跨国制药公司入驻张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