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4和CD44v6在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胃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CD34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VEGF阳性率为71.67%(43/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8.34%(53/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VEGF阳性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癌旁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癌组织MVD(P=0.000),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3),并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MVD升高(P=0.046,P=0.000).癌旁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48.34%(29/60)低于癌组织的61.67%(37/60),两者无明显差别.CD44v6的阳性率随胃癌浸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VEGF、CD34及CD44v6三指标间两两相关(P<0.05).结论:VEGF、CD34和CD44v6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Tenascin、MVD、Ki-67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蛋白、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CD34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胃黏膜上皮Tenascin阴性,胃癌中的Tenascin主要表达于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中,且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②胃癌中MVD和Ki-67-L(I标记指数)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且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nascin可抑制胃癌的演进,MVD及Ki-67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胃癌组织Tenascin、MVD、Ki-67的表达情况,对于进一步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胃癌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Ang-1、Ang-2的表达,应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VEGF、Ang-2阳性表达率、MVD值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其阳性组的Ang-2阳性表达率、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VEGF的表达与Ang-2、MVD呈正相关。胃癌组织Ang-2表达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MVD呈正相关。胃癌Ang-1表达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ng-1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和MVD值呈负相关。结论胃癌中VEGF、Ang-2蛋白的过度表达以及Ang-1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在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PDGF-D及其受体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PDGF-D/PDGFR-β的表达,采用CD34标记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PDGF-D/PDGFR-β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例特征及MVD的关系.研究发现胃癌组织中的PDGF-D/PDGFR-β的表达及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P<0.05).PDGF-D/PDGFR-β的表达及MVD的值与胃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还与胃癌的直径有关(P<0.05),PDGF-D/PDGFR-β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47,P<0.05).PDGF-D/PDGFR-β阳性组的MVD平均值高于PDGF-D/PDGFR-β阴性组(P<0.05).结果提示,PDGF-D及其受体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呈特异性的高表达,并与胃癌的MVD有关,可能参与胃癌的血管形成,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EGF-D,CD105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D,CD105在53例胰腺癌组织(胰腺癌组)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计数MVD,并与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VEGF-D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CD105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胰腺癌组织中CD10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其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VEGF-D阳性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VEGF-D表达阴性组的MVD(P<0.05):CD10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VEGF-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D的表达与胰腺癌的血管生成有关.MVD值有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高敏感性催化信号放大系统(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CS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7例早期胃癌、21例中期胃癌和57例晚期胃癌组织进行CD44v6 mRNA及其蛋白检测,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胃癌中,CD44v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2.1%.CD44v6 mRNA及其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晚期胃癌明显高于早、中期胃癌(P<0.05).CD44v6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水平具有一致性,均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4v6 mRNA及其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胃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和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D44v6蛋白水平的表达可以间接反映其mRNA转录水平,并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and-D,VEGF-C,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和VEGF-D蛋白的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胃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组MVD值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MVD与VEGF-C的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0.735,p<0.05),与VEGF-D的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623,p<0.05).结论:VEGF-C和VEGF-D的高表达与肿瘤微血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MMP-9、VEGF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表达与胃裸区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CD44v6、MMP-9、VEGF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D44v6、MMP-9、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胃裸区受侵组与未受侵组胃癌组织的CD44v6、MMP-9、VEGF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CD44v6、MMP-9、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胃裸区是否受侵与胃癌组织的CD44v6、MMP-9、VEGF的表达无关,胃裸区这一解剖结构可能是胃癌预后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CD44蛋白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它们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16例肺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maspin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肺鳞状细胞癌和正常肺组织中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9.7%和10.0%、100%,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级别、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且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MVD计数呈正相关关系,maspin蛋白阳性表达与CD44蛋白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44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低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aspin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VD≥21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VD21组的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是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44和maspin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对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phA2的表达和肿瘤MVD计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phA2的生物学意义以及EphA2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EphA2的表达,采用CD31染色标记微血管,行肿瘤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粘膜EphA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4%(76/85)、40%(4/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hA2表达程度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EphA2阴性组与EphA2阳性纽间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A2不同阳性程度组之间MVD计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A2可作为判定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相关,有望成为膀胱癌治疗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和比较68例食管鳞癌、20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DGF、VEGF的表达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HDGF和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食管癌组织MVD值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DGF(63.2%)和VEGF(72.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切缘正常粘膜组织(15.0%、20.0%)(P0.05),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粘膜组织中的MVD值分别为35.48±5.75和13.50±2.1(P0.05)。食管鳞癌组织HDGF的阳性表达率仅与其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二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HDGF、VEGF阳性表达组MVD值均明显高于HDGF、VEGF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HDGF可能通过诱导VEGF的产生,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胃癌(贲门癌与非贲门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hags,TAMs)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TAMs(抗CD68抗体)和血管内皮细胞(抗CD34抗体),检测90例胃癌中(包括18例贲门癌与72例非贲门癌)TA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结果:①TAMs与胃癌的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②MVD与胃癌的部位和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TAM可以促进胃癌的发展,这可能与TAM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TAM的表达可能是影响贲门癌与非贲门癌生物学行为差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MC)及类胰蛋白酶(tryptase)与甲状腺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及其对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染色和P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16例甲状腺癌、56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和tryptase及其CD3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对MC和tryptase与MVD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肿瘤中MC的数量和tryptase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甲状腺,而且与肿瘤的类型有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各组甲状腺组织MC数量和tryptase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900,r=0.636,P<0.05)。结论:MC及其分泌的tryptase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因而可促进甲状腺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4变体6(sCD44v6)、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Hp-IgG)联合检测在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1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和12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另选择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间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以及Hp-IgG阳性率。根据Hp-IgG阳性情况,将胃癌组进一步分为Hp-IgG阳性组与Hp-IgG阴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胃癌组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与Hp-IgG阳性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CD44v6、HLA-G、G-17、Hp-IgG单独鉴别和联合四项指标鉴别胃癌癌前病变与胃癌的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以及Hp-IgG阳性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对照组(P<0.05),癌前病变组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以及Hp-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中Hp-IgG阳性组sCD44v6、HLA-G、G-17水平高于Hp-IgG阴性组(P<0.05)。胃癌组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与Hp-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s=0.536、0.492、0.512,P<0.05)。联合sCD44v6、HLA-G、G-17、Hp-IgG鉴别胃癌癌前病变以及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高于各指标单独鉴别。结论: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以及Hp-IgG阳性率在胃癌患者与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HLA-G、G-17水平与Hp-IgG阳性有关,联合四项指标检测在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进而分析其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双染方法同时标记TAMs(抗CD68抗体)和内皮细胞(抗CD34抗体),检测90例胃癌中TA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①TAMs与胃癌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②MVD与胃癌的远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③在胃癌组织中TAMs与MVD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5,P=0.002)。结论:TAMs可能通过促进胃癌血管的生成,进而促进胃癌细胞发生血管内渗,最终实现胃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宫颈癌晚期放疗患者Bcl-x L、Bcl-2、Eph A2与Ephrin A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宫颈癌石蜡标本,分为姜黄素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放射治疗,姜黄素组放疗期间加服姜黄素片剂,采用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观察两组病例标本Bcl-x L、Bcl-2、Eph A2与Ephrin A1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病理标本化疗前后的凋亡细胞指数(AI)与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姜黄素组的Bcl-x L、Bcl-2、Eph A2与Ephrin A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43.33%、46.67%、1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姜黄素组的A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Bcl-x L、Bcl-2的表达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降低Eph A2与Ephrin A1的表达以减少肿瘤微血管形成,有显著的抗肿瘤与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伟  刘杨  齐蕾  单丽辉  柴翠翠  王立峰 《生物磁学》2011,(19):3767-377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蛋白、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CD34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正常胃黏膜上皮Tenascin阴性,胃癌中的Tenascin主要表达于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中,且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②胃癌中MVD和Ki-67-LI(标记指数)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且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nascin可抑制胃癌的演进,MVD及Ki-67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胃癌组织Tenascin、MVD、Ki-67的表达情况,对于进一步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