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8 例,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9 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行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效果、 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手术风险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 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肠胃功能恢复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 发症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16.95%(P<0.05);观察组保肛率达到81.36%,显著高于对照组66.10%(P<0.05);两组2 年复发率和 转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 创伤小,根治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 相近,综合疗效优于开腹根治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开腹手术的1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皮下气肿9例、高碳酸血症8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13例,吻合口漏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90%。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34±2.12)天,明显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11.58±1.9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优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腹腔及与传统开腹术的优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肠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3例)和开腹组(29例),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11例出现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远期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病理分期为ⅠA~Ⅱ期.其中腹腔镜分期手术40例,开腹分期手术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总数显著多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显著早于开腹组(P<0.05);两者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分期手术较开腹手术更具微创价值,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稳妥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差别。方法:随机将8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传统开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排气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等特点,可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组及开腹脾切除(OpenSplenectomy,O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差异。结果:LS组与OS组在性别组成、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年龄组成及脾脏长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LS组手术时间比OS组略长,但无统计学意义,L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OS组(P<0.01),LS组术后进食、术后排气、引流管拔除及出院时间均明显早于OS组(P<0.0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为治疗门脉高压巨脾的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A组)和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B组)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标本病理情况。结果:1相比B组,A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少,肠道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切除标本长度、肿瘤距远切断、标本切缘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直肠癌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91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9例和开腹组52例,术后随访3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请况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开腹组的21.1%(P0.05);腹腔镜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与开腹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且安全、微创,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头侧中间入路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第253组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方法: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80例直肠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中间组42例与外侧组3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间组采用头侧中间入路,外侧组给予外侧入路,记录与随访近期疗效及第253组淋巴结的清扫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吻合后系膜、肠管均无张力;中间组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少于外侧组(P<0.05),两组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组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外侧组(P<0.05)。中间组术后9个月的肠梗阻、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8 %,显著低于外侧组23.7 %(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中间组的复发率为2.4 %,显著低于外侧组的15.8 %(P<0.05)。结论:头侧中间入路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第253组淋巴结的清扫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与传统Dixon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326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术与传统Dixon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较传统开腹Dixon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Dixon术少,术后镇痛方面较传统手术有优越性,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传统手术少、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Dixon与传统Dixon手术相比,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具有明确的微创优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放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全身与腹腔炎性的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210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为108例,腹腔镜根治术患者102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组为对照组,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为实验组。对比手术一般指标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手术一般指标:对照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4天引流量均显著大于实验组,此6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略高于实验组,此2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术前2组4项炎症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术后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引流物检查:第1天对照组的炎症指标均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对照组的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于传统直肠癌开放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腹腔镜手术在术后炎症消退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Bacon术联合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1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改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改良Bacon术,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状况。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改良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正常饮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14 d的吻合口瘘、盆腔脓肿、切口出血、尿潴留、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1 %,低于对照组的30.8 %(P<0.05)。改良组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Williams分级好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肛门排便Wexner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3个月的躯体功能、情绪机能、社会职能、症状体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Bacon术联合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能促进恢复患者的肛门功能,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持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8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接受改良腹腔镜子宫体楔形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性生活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痛经程度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直肠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但患者性生活及生活质量较高,且对盆底支撑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解剖性肝切除,两组术后都常规化疗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前后血清谷氨酸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0.05),术后3个月的膈下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血清ALT与AS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的ALT与AST值都明显升上(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ALT与A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到2015年8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8.33±3.11)个月,而对照组为(12.46±2.19)个月,较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且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根治术)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及1年、3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保肛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标本长度及远切端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年和3年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采取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术有同样的远期治疗效果,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