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食性哺乳动物食物选择的生态学意义及行为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植食性哺乳动物食物选择行为机制的研究进展。植食性动物的食物选择是觅食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动物食物选择对策主要有营养选择、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设、营养平衡假设、最优觅食理论和条件性气味回避假设。动物学习食物选择的行为过程中,觅食个体能通过其认知过程和感知过程来处理食物信息、学习选择食物项目是一种可塑性行为方式,有利于动物获得适应栖息地的行为模式。幼体通过社会学习自母体学习的觅食经验,在幼体一生的食物选择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条件下,幼体可模仿成体的食物选择模式;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动物通过试错学习选择的食物项目可能较模仿成体所摄取的食物项目营养含量更丰富。  相似文献   

2.
昆虫的食性很复杂,但目前常用的分类,是按昆虫所取食物的性质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取食活植物的为植食性,取食动物的为肉食性,既能取食动物又能取食植物的为杂食性。植食性昆虫,又以选择食物种类多寡而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昆虫仅取食一种植物的为单食性。寡食性是指以某一类群的植物为食的昆虫。多食性是以多种不同类群的植物为食的昆虫。  相似文献   

3.
植食性哺乳动物觅食的功能反应及其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主要介绍植食性哺乳动物觅食功能反应与模型的研究进展。植食性哺乳动物觅食的摄入率与其食物可利用性的功能反应是动物觅食生态学过程的基础。可利用植物的生物量密度、植物密度、植物大小、以及动物觅食的口量是影响动物觅食功能反应的潜在变量集。这些变量的差异导致动物功能反应格局的复杂化。生物量密度和植物密度对动物摄入率无明显影响,而植物大小对动物摄入率则有显影响。有食物密集的斑块条件下,以植物大小代替动物  相似文献   

4.
植物化学防卫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适应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俊年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0,20(3):225-232
植物化学防卫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适应是动物—植物系统协同进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植物次生化合物可降低动物的食物摄入量及消化率、蛋白质可利用率。某些次生化合物还影响植食性哺乳动物的正常繁殖活动。单宁是动物的重要觅食阻遏剂之一。动物在学习食物选择的过程中,通过认知过程和感知过程处理食物信息,选择食物项目。幼体在胚胎期和哺乳期能从母体获得食物信息,或向有觅食经验的同胞伙伴学习处理食物的经验。动物亦可通过形成络和物,改变体内环境,通过微生物降解、氧化还原、基础代谢率等降低生理对策,以降低植物次生化和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江湖阻隔典型湖泊-保安湖的食物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安湖中鱼类消费者的主要营养级范围为2.1—3.3, 在调查到的16种鱼类中, 顶级肉食性鱼类种类很少, 杂食性鱼类的种类最多。保安湖食物网主要由两条营养传递途径构成, 即由POM、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源的浮游牧食链与沉积物为主要食物源的底栖食物链。POM、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是保安湖水域食物网中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其次是沉积物中的碎屑和水生植物等。此外, 从基于理论食性数据的食物网与BIMM模型预测的食物网结构可以看出, 从POM、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到杂食性鱼类的浮游牧食链在整个食物网中具有主导性, 而从水生植物、沉积物和底栖动物到杂食性鱼类的底栖食物链相对重要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对草地封育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iu RT  Li XB  Xin M  Ma L  Liu K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153-2159
以宁夏盐池国家级草原资源生态监测站为依托,选择荒漠草原典型植被类型的封育与未封育样地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植被及土壤特征,同时根据动物食性对节肢动物功能群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可划分为捕食性、植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4种营养功能群.其中,植食性和捕食性节肢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植食性和腐食性节肢动物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表明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区系以植食性动物分布为其主要特征.围栏封育增加了捕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增加了捕食性和杂食性节肢动物的生物量,提高了捕食性和植食性节肢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这与植被恢复和土壤环境改善密切相关,说明荒漠草原围栏封育增加了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围栏封育后,腐食性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减少,生物量降低,反映了腐食性节肢动物对放牧草地生境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植食性哺乳动物觅食功能反应模型机制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双伦  刘季科  李俊年 《生态学报》2003,23(11):2239-2245
植食性哺乳动物在食物密集斑块的觅食为 型功能反应。在新鲜苜蓿叶片构成的食物密集斑块上 ,以高原鼠兔作为实验动物 ,检验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功能反应及其模型机制。食物大小可调节高原鼠兔的口量 ,尽而控制其瞬时摄入率 ;高原鼠兔觅食叶片的口量 S与瞬时摄入率 I存在渐近的函数关系 ,为 型功能反应 ;高原鼠兔的食物收获率 B随口量 S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 ;最大处理速率 Rmax的测定值与模型的预测值极为近似 ;瞬时摄入率 I的测定值与模型的预测值线性回归显著 ( P<0 .0 1 )。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提出的假设 :植食性哺乳动物 型功能反应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其摄入率的动态 ;植食性哺乳动物收获与咀嚼间的竞争能调其收获率和摄入率  相似文献   

8.
植物次生代谢物对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营养和生理生态效应是动植物相互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植食性哺乳动物处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一般途径,着重阐述了植物次生代谢物对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营养和生理特征的限制方式,并对决定植食性哺乳动物处理植物次生代谢物能力差异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国际上的研究趋势,论述了国内开展此类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植物对植食性哺乳动物的化学防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植物次生合物防卫植食性哺乳动物食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的次生化合物主要为酚类、萜类及含N类化合物,植物对动物觅食的化学防卫对策以次生化合物的各类而有差异,次生化合物通过对动物的食物摄入、消化、代谢,以及敏殖活动的效应,以抵御动物的觅食。将植物化学防卫与动物适应对策相结合,探讨动物-植物协同进化模式,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几种哺乳动物粪便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几种哺乳动物粪便细菌群落多样性,了解粪便细菌多样性与动物进化和食物的关系。【方法】采集6 种哺乳动物粪便样品;提取总DNA;PCR扩增,获得16S rDNA V3标签片段;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主要基于QIIME平台分析比较粪便细菌多样性。【结果】分析发现,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广泛存在于各样品中,并且占绝对优势。α多样性分析发现,杂食性的长臂猿、黑猩猩和川金丝猴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肉食性的东北虎,来自熊科杂食性的亚洲黑熊和大熊猫的多样性最低。β 多样性分析发现,白眉长臂猿、黑猩猩、川金丝猴几种灵长目动物粪便的菌群相似,而大熊猫菌、黑熊、孟加拉虎几种食肉目动物粪便细菌群相似但食肉动物孟加拉虎主要又因含梭杆菌门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结论】动物粪便细菌优势类群明显;同种动物重复样本的相似性最高,各种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但几种灵长类动物粪便细菌多样性更丰富;动物粪便细菌的组成和动物的进化及食物相关。本研究为哺乳动物粪便菌资源及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社群学习对植食性鸟类和哺乳动物觅食行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学习是动物的一种可塑性行为表现型式。综述了社群学习对植食性鸟类和哺乳动物觅食行为的作用,并述评了其学习机制。社群同伴对动物个体觅食地点、时间和取食方式均有影响,母体摄食的食物信息可通过胎盘和乳汁显著影响幼体的食物选择。动物通过观察学习、嗅闻学习以及味觉厌恶学习,不仅能更快找到食物资源,提高觅食效率,而且能有效降低中毒与被捕食的风险,从而提高其适合度。  相似文献   

12.
松嫩草原不同演替阶段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土壤动物处于整个土壤食物网的最顶端,其各功能类群控制着其他动物所需资源的有效性,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松嫩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特征,在2006年5—10月期间,逐月对松嫩草原羊草、羊草+虎尾草、虎尾草、碱茅、碱蓬和光碱斑6个演替阶段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组成、结构、多样性等特征进行研究。依据其食性将该区土壤动物划分为杂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4个功能类群其中,杂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所占比例最多为39.16%,植食性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所占比例最多为50.00%,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所占比例均最小,分别为8.09%和12.82%。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从水平结构来看,总体上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在羊草群落和羊草+虎尾草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较多,在无植被的光碱斑生境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较少,植食性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杂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随着群落演替发生显著的变化(P0.01)。植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相关性显著(P0.05)。垂直结构上,0—10 cm土层和20—30 cm土层除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以外,其它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密度随着群落演替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或P0.01);10—20 cm土层,除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以外,其它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密度随着群落演替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或P0.01)。0—10cm土层,植食性和杂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P0.05)相关性显著;10—20 cm土层,植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P0.05)相关性显著。不同演替阶段对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影响程度有所不同。4种功能类群土壤动物在羊草群落和光碱斑之间相似性指数较低,个体数量组成在演替初期的羊草群落和演替后期的光碱斑差异比较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松嫩草原不同退化演替阶段能够降低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组成和结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食粪行为是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为满足其营养需求所采取的一种适应对策。实验室条件下,限制1月龄和12月龄东方田鼠摄食粪便,测定了限制食粪对食物消化率和体重生长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食粪行为在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的营养及消化对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限制食粪使1月龄和12月龄东方田鼠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下降27.64 %和7.89 %,粗蛋白消化率分别下降21.39 %和12.68 %;限制食粪可显著抑制东方田鼠的体重增长,且限制食粪对幼体体重的影响较成体明显。因此,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限制食粪可降低东方田鼠的食物消化率及抑制其体重生长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植食性哺乳动物与植物协同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俊年  刘季科 《生态学报》2002,22(12):2186-2193
从动物-植物协同进化模式,植物对动物采食反应及动物对植物防卫的适应对策等方面综述了以植物次生化合物为媒介的植食性哺乳动物-植物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模式包括成对协同进化,扩散协同进化,躲避-辐射协同进化,多样性的协同进化,平行分枝进化,互惠进化等模式,植物不仅以超补偿反应,物理防卫作为对植食性动物采食的应答,延长植食性动物的觅食时间,降低植食性动物的觅食效率,更能以其派生的次生化合物抑制动物的摄食,进而影响其消化,代谢及生长等生理生态特征,动物通过改变觅食行为,调整对各食物项目的相对摄入量,减少次生化合物的摄入量,动物还通过氧化,还原,络合,改变消化道内环境,形成相应的降解酶,改变代谢率等途径降低次生化合物对其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俊年  陶双伦  刘季科 《生态学报》2008,28(8):3848-3853
验证了单宁酸能引起植食性哺乳动物钠平衡的假设.在两种食物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测定了摄食含0%,3%和6%单宁酸食物的根田鼠的钠平衡和肾上腺肾小球的大小.结果表明,食物单宁酸能显著影响根田鼠的钠平衡,钠的丢失主要通过尿液.同时,单宁酸能显著影响试验个体的肾上腺肾小球的体积.初步研究显示,植食性哺乳动物对摄入的植物次生化合物的解毒引起机体钠平衡失调,而非植物次生化合物的消化抑制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6.
地面节肢动物营养类群对土地覆被变化和管理扰动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大面积天然沙质草地被转变为农田和防风固沙人工林,然而目前尚缺乏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管理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影响的系统研究。以天然沙质草地转变为的人工梭梭灌木林、人工杨树林、人工樟子松林和农田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通过对5种样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及非生物环境因子的测定,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系统探讨了土地覆被和管理强度(天然草地和人工梭梭林实施零管理、杨树和樟子松人工林实施灌溉管理、农田实施灌溉和施肥管理)变化对地面节肢动物营养类群组成、数量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主要结果是:(1) 在干旱环境下,单纯改变土地覆被并不会导致土壤环境的显著变化,而高强度的管理扰动加速了土壤环境的演变过程。(2)不同土地覆被和管理措施对营养类群组成及其数量和丰富度的调控作用不同,将天然草地转变为杨树和樟子松人工林和农田后,显著提高了捕食性和植食性类群的比例,降低了'腐食性+杂食性’类群的比例;转变为人工梭梭林后显著降低了3种营养类群的数量;转变为人工杨树林后显著降低了'腐食性+杂食性’类群数量;转变为人工樟子松林后显著增加了植食性类群数量而降低了其它类群的数量;转变为农田后显著增加了植食性类群数量而降低了'腐食性+杂食性’类群数量。(3)影响捕食性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是地面温度、土壤硝态氮和田间持水量,影响植食性动物分布的关键因子是土壤粘粉粒、土壤硝态氮、土壤容重和pH值,影响'腐食性+杂食性’动物分布的关键因子是地面温度和田间持水量。主要结论是: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措施相互作用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装过程及其多样性形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尽管其相对重要性不同。  相似文献   

17.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能量沿食物链首先流向相邻营养级的植食性动物。植物-植食性动物相互关系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种间关系, 是食物网理论的基础与核心。该文从植食性动物对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影响, 以及植物在个体、种群和群落3个水平上对植食性动物的防御机制与策略两方面, 综述了当前植物-植食性动物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植食性动物的采食, 可以显著改变植物个体或种群的生长、繁殖和存活率, 植物种群的变化则进一步反馈于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相应地, 植物在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形成了一系列的防御机制, 其中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以化学与物理防御为主, 而群落水平则是通过影响动物的行为或天敌而实现的。该文对相关领域的重要假说和理论进行了介绍、比较。最后, 该文提出了植物-植食性动物相互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干扰的加剧, 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探索这些干扰如何影响动植物关系, 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反馈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不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也将为未来制定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提供实际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地下鼠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2):144-154
地下鼠生活型、行为、种群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动物对植被、土壤及生态系统作用的多样性。地下挖能改变土壤的物理环境,导致土壤类型、发育速率、营养可利用性、微地形等的变化。地下啃食直接影响植物的形态、丰富度、种间竞争、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生物是及群落组成构成等,植物对植食性动物的防御策略具有更明显的化学防卫特性。地下鼠与其他植食性动物种间竞争、空间利用等关系密切,是食肉动物重要的食物资源。地下鼠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空间异质性、营养结构和循环、碳素储存以及微量气体释放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均能产生影响,显示出有别于地面植食性动物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9.
密点麻蜥的食性及摄食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甘肃民勤209只成体和43只幼体密点麻蜥胃含物表明,密点麻蜥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以甲虫和白刺果为食.成体出蛰后即开始强烈摄自,摄食率均在83%以上.食性季节性变化显著,春季仅以动物为食,夏季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各半,秋季植物性食物占1/3.食物种类多样性和营养生态位宽度随体形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的消化策略(英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IanD.Hume 《动物学报》2002,48(1):1-19
理解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是充分理解其整个生态学的基础,对于害兽控制和物种保护也很重要,食肉动物的小肠很发达,这可能与对食物的高消化能力有关;杂食性动物有更复杂的胃肠器官,其后端有可进行发酵的盲肠,消化物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tention times,MRTs)更长;最长的平均滞留时间见于食草动物,其消化道内高密度的微生物种群对不同滞留区内的消化物进行发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草动物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消化植物纤维,只有反刍动物、骆驼和个体较大的后肠发酵动物(hindgut fermenter)能够具有这种能力,对比而言,许多其它的食草动物,如前肠发酵的有袋类和小型的后肠发酵动物如兔子、田鼠和负鼠等,它们具备可以使植物纤维消化效率最大的消化系统,可以在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的情况下仍能处理大量的食物。这些不同的消化策略使哺乳动物具有广幅的营养生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