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实验中使用上下法主试验,腹腔注射给予ICR雌雄小鼠不同剂量的桑色素(230、280、330、390、450、530、630 mg/kg),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存活动物观察14 d,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期结束后,通过体重、外周血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来衡量桑色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发现,高剂量桑色素对小鼠有一定的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为463.24 mg/kg,并且毒性强弱与给药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用O_2法和~(14)C法测定了桑沟湾主要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根据现场资源调查结果,估算了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结果表明:不同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53—6.8Amg·g~(-1)·h~(-1)(以碳计,O_2法)或0.29—1.93mg·g~(-1)·h~(-1)(以碳计,~(14)C法);~(14)C法测出的底栖植物的碳同化速率为O_2法测定值的19.0%—40.2%。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平均年生产力为1060g·m·~2·a·~(-1)(以碳计),每年总碳生产量为9750t。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与世界其它地区比较,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麦冬(Ophiopogon japornicus)块根中分得两个环二肽类化合物,一个酰胺类化合物和一个多羟基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eyclo-(Phe-Tyr)(1),cyclo-(Leu-ILe)(2),N-(2.(4-hydroxyphenyl)ethyl)-4-hydroxycinnamide(3)和天师酸(4)。这四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分得。环二肽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位置指数(CE)、混交指数(DM)、分异指数(T)以及Ripley’sK方程,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无瓣海桑自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海桑、无瓣海桑、秋茄和桐花树种群都呈现集群分布;海桑-无瓣海桑、海桑-秋茄、海桑-桐花树、桐花树-无瓣海桑以及秋茄-桐花树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负关联,秋茄-无瓣海桑之间呈现正关联,但这些关联都不显著。海桑和秋茄与其它树种属于中度混交,而无瓣海桑和桐花树与其它树种的混交程度相对较弱。海桑和无瓣海桑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明显,而其它树种个体之间的胸围差异中等。海桑个体之间的树高差异明显,而其它树种个体之间的树高差异中等。采用的空间指数和空间统计技术有效地描述了树种的空间属性。  相似文献   

5.
雪兔子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雪兔子(Saussurea gossypiphora D.Don)中首次分得6种结晶物,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terone)(Ⅰ)东莨菪素(scopole-t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芹菜素(apigenin)(Ⅳ),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nin 7-O-β-D-glucoside)(Ⅴ),伞形花内酯甙(umbelliteione 7-O-β-D-glucoside)(Ⅵ)。  相似文献   

6.
刺异叶花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var. spinifolium)中分得五个已知的化合物,其中四个为生物碱:氧化勒(木党)碱(oxyavicine)(Ⅰ);铁屎米酮(canthin-6-one)(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ethoxychelerythrine)(Ⅲ);勒(木党)碱(avicine)(Ⅳ);另一化合物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  相似文献   

7.
对深圳湾红树林引种的外来种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和无瓣海桑(S. apetala B. Ham.)的生态适应性、扩散现状及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和无瓣海桑对深圳湾的气温、盐度、潮滩与土壤等基本适应,虽然极端低温是其生长定居的限制因子,但其子代的抗寒性逐渐增强,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繁殖力和扩散力,生态效益明显.从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位理论、群落更新理论等方面分析认为,海桑和无瓣海桑在深圳湾造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紫菀中三萜及甾体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紫菀(Aster tataricusL.f.)的根及根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IR、NMR、MS、X-ray单晶衍射等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紫菀酮(shionone)(1)、木栓酮(friedelin)(2)、表木栓醇(epi-friedelanol)(3)、蒲公英萜醇(taraxerol)(4)、α-菠甾醇(-αspinasterol)(5)、二十二碳酸(decosanoic acid)(6)、豆甾醇(stigmasterol)(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α-菠甾醇--βD-葡萄糖苷(-αspinasterol--βD-glucoside)(9)、豆甾醇--βD-葡萄糖苷(stigmasterol--βD-glucoside)(10)、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化合物5,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紫菀酮(1),表木栓醇(3)可显著抑制氨水所致小鼠咳嗽。  相似文献   

9.
深圳湾红树林引种海桑、无瓣海桑的生态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深圳湾红树林引种的外来种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 (L.) Engl.)和无瓣海桑(S.apetala B.Ham.)的生态适应性、扩散现状及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和无瓣海桑对深圳湾的气温、盐度、潮滩与土壤等基本适应,虽然极端低温是其生长定居的限制因子,但其子代的抗寒性逐渐增强,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的繁殖力和扩散力,生态效益明显。从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位理论、群落更新理论等方面分析认为,海桑和无瓣海桑在深圳湾造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千金藤属植物小叶地不容中的生物碱(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叶地不容(Steghania succitera Lo.et Tsoong)的块根中分得11种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测定,鉴定为克班宁(crebanine)(Ⅰ),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Ⅱ),去氢克班宁(dehydrocrebanine)(Ⅲ),巴马汀(palmatine)(Ⅳ),去氢紫堇单酚碱(dehydro-corydalmiae)(Ⅴ),克班宁硝酸盐(Ⅵ),氧代克班宁(oxocrebanine)(Ⅶ),紫堇单酚碱(corydalmine)(Ⅷ),phanostenine(Ⅸ),离木明碱 discretamine(Ⅹ),及 corypalmine(Ⅺ),化合物(Ⅳ)、(Ⅴ)、(Ⅵ)、(Ⅶ)、(Ⅸ)、(Ⅹ)和Ⅺ为首次报道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自头序楤木70%EtOH提取物分得6个化合物,应用光谱技术(IR,MS,(?)~HNMR,~(13)C NMR.DEPT,2DNMR)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齐墩果酸(Ⅲ),竹节参皂甙 (?)(Ⅳ):竹节参皂甙Ⅳa(Chikusetsusapomin Ⅳa)(Ⅴ),常春藤皂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醛酸(1→4)-β-D-吡喃葡萄糖甙(Ⅵ),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Ⅵ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从思茅山橙 Melodinus henryi Craib 的根和果中分得8个吲哚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它勃水甘草宁(tabersonine)(1),11-甲氧基它勃水甘草宁(11-methoxy-tabersonine)(2),洛柯日宁(lochnerinine)(3),Δ~(14)-长春曼胺(Δ~(14)-vincamine)(4),16-表-Δ~(14)-长春曼胺(16-epi-Δ~(14)-vincaminc)(5),Δ~(14)-埃那胺(Δ~(14)-eburnamine)(6),19,20-二氢-康狄卡品(19,20-dihydro-condylocapine)(h)和双吲哚生物碱 tenuicausine(8)。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传统药用植物望谟崖摩Amoora ouangliensis中的活性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并通过波谱数据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望谟崖摩枝叶中分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bralealactone(1)、cabraleahydroxylactone(2)、eichlerialactone(3)、金色酰胺醇酯(aurantiamide acetate)(4)、金色酰胺醇(benzenepropanamide)(5)、xylogranatinin(6)、丁香醛(7)、cycloartane-3β,24,25-triol(8)和24(R)-19-cyclolanost-3-one-24,25-diol(9)。在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化合物2~4和9显示出一定的活性。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模拟冬季低温和夜间退潮对无瓣海桑幼苗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控制手段,模拟冬季低温和夜间低潮对无瓣海桑幼苗的影响,分析气温-水温协同作用下无瓣海桑幼苗的低温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显著抑制了无瓣海桑幼苗株高和基径的增长,而提高水温5℃对其的缓解作用分别达41.2%和44.6%;低气温(15℃)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进而影响叶片的光合能力,而提高水温未能显著缓解其损伤;低气温时,提高水温能促进幼苗叶片脯氨酸的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低温对叶片的伤害.极端低温发生时,夜间高潮对幼苗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缓解了低温对幼苗生长和叶片的生理伤害,提高了无瓣海桑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从苦绳(Dregea sinensis var.corrugata)的茎叶中分得一个新的C_(21)-甾体甙元,命名为苦绳甙元(drevogenin)(Ⅰ),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其结构为:C/D顺式5α—H、3β、8β、14β、17β四羟基-12β-O-异戊酰基-20-O-乙酰基娠烷(C/D 5α-H、3β、8β、14β17β tetrahydroxyl-12β-O-isovaletyl-20-acetyl-pregnane);另外分得一个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  相似文献   

16.
条螽属和桑螽属雌性发声刺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福明  蒋书楠 《昆虫学报》2002,45(Z1):28-30
 报道了对尖翅条螽Ducetia attenuata Xia et Liu、日本条 螽D. japonica(Thunberg)、施氏条螽D. strelkovi Gorochov et Storozhenk o和中华桑螽K uwayamaea chinensis(Brunner)、长翅桑螽K. longipennis Shi et Zheng、札 幌桑螽K.sap porensis Mats.et Shir.的雌性发声刺的观察结果。这6个种的雌性发声刺在数量与 形态上具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红曲菌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红色素的红曲菌菌株(AS.3.4617)。经鉴定属于红色红曲菌(Monascus anka Sato).通过有机溶剂的萃取和两次硅胶柱层析,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两种色素样品,高压液相色谱测定为纯色素样品。通过元素组成分析,核磁共振谱,快离子轰击,质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定,这两种色素与已知的六种红曲菌色素不同,为新发现的红曲菌色素,它们可能的分子式为:C_(25)H_(31)O_5N和C_(23)H_(27)O_5N。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对尖翅条螽Ducetia attenuata Xia et Liu、日本条螽D. japonica (Thunberg)、施氏条螽D. strelkovi Gorochov et Storozhenko和中华桑螽Kuwayamaea chinensis (Brunner)、长翅桑螽K. longipennis Shi et Zheng、札幌桑螽K. sapporensis Mats.et Shir.的雌性发声刺的观察结果。这6个种的雌性发声刺在数量与形态上具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滇紫草愈伤组织中的紫草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的幼嫩根茎经二步法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含有较原植物较高的紫草色素。经薄层层析鉴定,此种紫草色素由6种单体组成,其 Rf 值与原植物中的紫草色素各类衍生物非常近似。进一步采用硅胶 H 柱层析进行分离,最后得到4种单体。经结构分析证明它们是:去氧紫色素(deoxy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乙酰阿卡宁(acetylakannin)和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β-acetoxyisovalerylalkannin)。  相似文献   

20.
用天然色素取代合成色素作食品添加剂,是提高加工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步骤,但由于人们对许多天然色素的品质缺乏了解,而影响了对它们的利用。为了弄清叶绿素铜和叶绿素镁这两种卟啉类色素对光、氧、酸、热等的稳定性,巴西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从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um)的干叶中提取出叶绿素铜,用蒸馏水冲洗溶解在氯仿中的粗蜡产物,再通过减压蒸馏将氯仿去掉,获得黑色的含蜡残油。放入 n-戍烷,摇晃后进行过滤。将获得的黑色固体粉未在真空条件里干燥,并贮藏在-15℃氮气审。通过薄层扫描仪在硅胶板上对纯净的叶绿素铜进行分析测定,用苯:己烷:n-丙醇(15:3:2)处理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