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和北美大陆分别收集53和15株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菌株,并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北美大陆的A. gallica因地理隔离产生明显的遗传分异,在系统发育树上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进化分支;北美大陆的分支内部遗传分化尚不明显,而中国的进化分支遗传分化程度相对较大且更为古老,中国菌株可能是两个大陆A. gallica的祖先株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区系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始新世以后中国南、北方动物群分异越来越明显,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逐渐隆起密切相关。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与欧洲和北美大陆都有过交往,早期与北美大陆交流较多,晚期则与欧洲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王大锐 《化石》2006,(3):32-34
随着人们对远古生物遗骸———化石这种不可再生的“遗产”的了解和收藏风的日盛,收集、乱挖古生物化石就像一股怪风席卷全球。“化石爱好者”的真正目的每年的夏天,是北半球“采集”化石的黄金季节,尤其是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北美大陆。一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各国的化石盗掘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渤海湾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在早第三纪的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枝角类卵鞍化石。据报道:枝角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钢鳃足亚目,通称“溞类”,俗称“红虫”或“鱼虫”。现生枝角类除少数生活于海洋外,绝大部分产于大陆水域,为淡水水域中的重要浮游动物。枝角类的壳瓣、附肢、卵膜、卵鞍等均缺乏钙质,一般难以  相似文献   

5.
谈谈北极熊     
穷凶极恶的猛兽北极熊素称“北冰洋之王”,是一种凶恶的食肉类哺乳动物。栖息在北冰洋冰山、岛屿及亚欧、北美大陆北部沿岸。与南极洲的“主人”企鹅分别成了南、北极地的代表性动物。那里终年气候酷寒,冰天雪地,茫茫一片。居住在这种“白色世界”的北极熊,幸好祖先适应环境,遗下一身洁白的“服装”作保护色,所以又叫它白熊。其实,它的毛色只是冬季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才是全白,其他日子  相似文献   

6.
“石炭兽”是一类在形态上象猪,但和猪沒有直接系統关系的原始的偶蹄类。它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新世中期。第三紀中期是它們最繁盛的时期、“石炭兽”主要是在旧大陆起源、发展的。在亚洲它們生存的时間最长,一直到更新世。在漸新世时有些进入到北美,在那里它們只生存到中新世。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和北美间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中国和北美苔类和藓类的种间关系疏远,这一事实说明两个大陆在第三纪后期分离后,由于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差异致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也产生明显分异。虽然它们在科、属方面差异较小,但两个大陆已各自形成地区特有的苔类和藓类的属。已知的中国特有及东亚特有的苔类属有5个,藓类属有22个;而已知北美地区特有的苔类属有4个、藓类属有5个。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在苔藓植物方面与中国共同分布的科、属和种存在一定差异。从神农架藓类植物研究表明,从共同分布的种来看,北美东部与中国比北美西部与中国的相似性系数高约6%。从两地区间苔类和藓类植物的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及孢子直径大小而论,这两个因素似乎并不是影响苔藓植物在两大地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对苔藓植物的分布仍然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认为结合中国和北美的地史、地理条件及苔藓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认为白令海峡不是阻碍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交流的绝对自然屏障;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目前的状况,是长期多次交流融合和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无冰长廊”之谜(二)林立,赵云云最早进入北美的人类,不管他们来自于何种文化,都可能与亚洲保持着社会和贸易的往来,就如同两个大陆之间存在着陆桥。那时他们一定达到了很高的技术和文明水平。在这种纬度里生活需要温暖、安全的住所、御寒的衣服、可靠的狩猎方法和...  相似文献   

9.
淡水水母是水母类生活在淡水中的唯一种类。1880年首次在英国伦敦发现淡水水母,目前世界上已记录2属7种2亚种2变种。我国古代称淡水水母为“桃花鱼”,这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归州志》中就有“桃花鱼”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1959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组为了总结我国淡水养鱼经验以推动今后的生产,成立了“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进行此项总结工作。在中央水产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全国有关单位的协作与努力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淡水养鱼的宝贵经验,编写成“中国淡水养鱼经验总结”一书。  相似文献   

11.
溞类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Crustacea),枝角目(Cladocera)的通称,大多数的种类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水域中,是淡水中一类重要的浮游动物。由于它们的身体一般侧扁,常在水中作短距离的跳跃式的行动,有如跳蚤一般,故称“水蚤”,或简称为“溞”。每当春末或秋初,溞类在较少流动的肥水中繁殖得很多时,常使海水呈棕红色,因此俗称“红虫”。又因它们是金鱼和其他养殖鱼类的食料,故又称之为“鱼虫”。  相似文献   

12.
龚继恩 《四川动物》1992,11(3):41-42
1 北美的棕熊分布概况有两个亚种:棕熊Ursus arctos middendorffi分布在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苏亚克岛地区;灰熊U.a.horribilus分布于北美大陆的其它分布区。近期有研究表明它们在生育上是隔离的。历史上,棕熊在北美从北冰洋到中墨西哥之间的大部地区都有分布,而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及其传媒松墨天牛的监测和防治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眺  方宇凌  汤坚  孙江华 《昆虫知识》2005,42(3):264-269
松材线虫起源于北美大陆。1 982年侵入中国。松材线虫能引起一种林业上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的病因复杂,传播途径多样,不同国家地区对其采取的监测和防治策略也有所差异。目前,该病局限分布于北美和东北亚,但在世界范围内其扩散趋势日益明显。该文简要从监测预警,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以及监测防治中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及其关键传媒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的研究现状,对制定适宜我国的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防治策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第三纪动物的洲际迁徙李雅轩在北美,欧洲和南亚的哺乳动物区系有许多相同的生物类型都经过了新生代。现在的亚洲与北美也仅有白令海峡相隔。在新生代的某一时期,白令海峡曾作为哺乳动物迁徙的通道。在新生代的早期,欧洲与北美之间亦有大陆相连,哺乳动物可以自由地周游...  相似文献   

15.
从亚洲、欧洲和北美收集18个蜜环菌狭义种菌株,PCR扩增其rDNA的IGS和ITS区域,用AluI、HaeIII、HinfI和TagI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同时用随机扩增微卫星(RAMS)多态性,对蜜环菌狭义种的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蜜环菌狭义种的IGS和ITS-RFLP类型比以前报道的更多,亚洲、欧洲和北美菌株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片段,通过ITS和IGS图谱可将三个大陆的菌株区分开,其中IGS-HinfI图谱能完全区分3个大陆的菌株。RFLP数据的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存在明显的大陆遗传分化,亚、欧、北美的群体分属三个相互独立的进化系,北美群体IGS变异程度较小,ITS变异程度极高;而欧洲群体IGS的变异程度较大,多态性高,ITS变异程度非常小。RAMS系统分析表明,中国、日本和非洲的同宗配合蜜环菌属于一个系统发育系,该发育系同欧洲和北美的异宗配合种的两个发育系分属3个不同的独立进化分支。据此建议欧洲和北美的异宗配合蜜环菌应作为蜜环菌的两个亚种。  相似文献   

16.
秦国夫  J.HANTULA 《菌物学报》2002,21(3):346-355
从亚洲、欧洲和北美收集18个蜜环菌狭义种菌株,PCR扩增其rDNA的IGS和ITS区域,用AluI、HaeIII、HinfI和TagI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同时用随机扩增微卫星(RAMS)多态性,对蜜环菌狭义种的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蜜环菌狭义种的IGS和ITS-RFLP类型比以前报道的更多,亚洲、欧洲和北美菌株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片段,通过ITS和IGS图谱可将三个大陆的菌株区分开,其中IGS-HinfI图谱能完全区分3个大陆的菌株。RFLP数据的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存在明显的大陆遗传分化,亚、欧、北美的群体分属三个相互独立的进化系,北美群体IGS变异程度较小,ITS变异程度极高;而欧洲群体IGS的变异程度较大,多态性高,ITS变异程度非常小。RAMS系统分析表明,中国、日本和非洲的同宗配合蜜环菌属于一个系统发育系,该发育系同欧洲和北美的异宗配合种的两个发育系分属3个不同的独立进化分支。据此建议欧洲和北美的异宗配合蜜环菌应作为蜜环菌的两个亚种。  相似文献   

17.
秦国夫  J.HANTULA 《菌物系统》2002,21(3):346-355
从亚洲、欧洲和北美收集18个密环菌狭义种菌株,PCR扩增其rDNA的IGS和ITS区域,用AluI、HaeIII、HinfI和TagI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同时用随机扩增微卫星(RAMS)多态性,对密环菌狭义种的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密环菌狭义种的IGS和ITS-RFLP类型比以前报道的更多,亚洲、欧洲和北美菌株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片段,通过ITS和IGS图谱可将三个大陆的菌株区分开,其中IGS-HinfI图谱能完全区分3个大陆的菌株。RFLP数据的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种存在明显的大陆遗传分化,亚、欧、北美的群体分属三个相互独立的进化系,北美群体IGS变异程度较小,ITS变异程度极高;中国、日本和非洲的同宗配合密环属于一个系统发育系,该发育系同欧洲和北美的异宗配合种的两个发育系分属3个不同的独立进化分支。据此建议欧洲和北美的异宗配合密环菌应作为密环菌的两个亚种。  相似文献   

18.
1959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组为了总结我国淡水养鱼经验以推动今后的生产,成立了“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进行此项总结工作。在中央水产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全国有关单位的协作与努力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淡水养鱼的宝贵经验,编写成“中国淡水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化石》杂志第2期,曾以“一个古地理上的难解之谜”为题,记述了1973年我国广东南雄地区古新世地层中,发现“东方蕾贫齿兽”而引起的一系列疑问。这是因为贫齿兽作为一种特征性动物,无论是现生种,还是已发现的化石,从来也没有超出过美洲的范围,而且它们在北美的分布也只有上新世很短一段时间,其他都局限于南美的范围内(包括部分中美洲地区)。所以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就象有袋类是现代澳洲大陆的象征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淡水养殖鱼类遗传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1979,3(4):471-483
我国是世界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的国家。建国三十年来,在淡水鱼类养殖上无论是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家鱼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鱼苗的供应问题,同时为发展鱼类生殖生理学这门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淡水渔业和与此相关的学科都受到严重的损害和摧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