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HL60细胞分化后细胞的表面标志、活性及其对肺炎链球菌调理吞噬杀菌指数的动态变化,评价HL60细胞的来源对肺炎链球菌调理吞噬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连续监测来源于美国ATCC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的HL60细胞在分化后1~7d的表面标志CDllb、CD35和CD7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活细胞、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的比例;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来源的细胞检测09CS和B两份质控血清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型6B、7F、14和23F菌株的调理吞噬杀菌指数,同时观察09CS对13价结合疫苗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菌株的调理吞噬杀菌指数。结果两种不同来源HL60细胞分化3~6d细胞的表面标志、活细胞比例均可达到国际实验室的要求指标;两份质控血清对检测菌株的调理吞噬杀菌指数均能稳定于质控范围之内;两种细胞检测的09CS对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血清型菌株的调理吞噬杀菌指数具可比性。结论两种来源不同的HL60细胞分化3-6d均能用于评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血清的调理吞噬杀菌试验,这为调理吞噬杀菌试验及其标准化在国内的建立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09CS作为质控血清用于13价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13PCV)临床血清样本检测中的检测值范围。方法 用WHO推荐的检测人血清中抗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IgG的定量ELISA,以国际人肺炎球菌标准血清007sp为标准,将09CS作为待测血清,检测其在13个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型)中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值。连续检测09CS血清100余次,计算99%置信区间的各血清型几何平均抗体浓度、标准偏差(SD)和变异系数(CV)。结果 检测得到09C中13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IgG抗体含量以及在99%置信区间(CI)下±2.58倍SD的检测值范围;13个血清型检测结果的CV分别为10.86%、12.52%、13.96%、14.98%、28.77%、11.16%、14.96%、9.31%、10.43%、7.28%、10.86%、12.52%、13.96%,除6A型外,各型CV均低于15%,表明试验间精密度良好;检测次数异常率低于10%。结论 09CS可作为质控血清,用于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临床血清中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ELISA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L-60分化细胞的表面标志、活性及其对肺炎球菌调理吞噬杀菌能力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流式细胞仪连续监测分化1~7 d的HL-60细胞表面标志CD11b、CD35和CD71的表达以及活细胞、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的比例,同时用09CS、QC2、B、C和F 5份质控血清以调理吞噬杀菌试验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6B、7F、14和23F的杀菌滴度。结果分化3~6 d的HL-60细胞表面标志、活细胞比例可达到实验室要求,5份质控血清的调理吞噬杀菌滴度稳定而且在质控范围之内。结论分化3~6 d的HL-60细胞可以用于评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免疫血清的调理吞噬杀菌试验,为调理吞噬杀菌试验的建立和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鼠模型在评价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免疫原性中的作用。方法 15批13价PCV免疫NIH小鼠,免疫3针后采血,检测血清抗不同血清型荚膜多糖IgG抗体的含量和调理吞噬杀菌抗体的水平。检测方法采用WHO推荐的ELISA和OPA。系统性比较IgG抗体含量和调理吞噬杀菌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包括组内相关关系和均值相关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在统计学上的差异。结果 (1)各型的组内相关性在每个组之间有所不同23F型OPA滴度与IgG抗体水平之间相关系数比较低,而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型的相关系数比较高,而且与大部分血清型(如4、6A、6B、9V、14、18C、19F和23F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7F型和几乎所有的型(23F型除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型之间总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每组有13个血清型,其在各组之间的差异除了G7组与其他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各组之间...  相似文献   

5.
对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11个肺炎球菌血清型(2、8、9N、10A、11A、12F、15B、17F、20、22F、33F)的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进行定值。方法用WHO推荐的标准检测人血清中抗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IgG定量ELISA方法,以国际标准血清89SF为标准,对此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进行定值;以暂定的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12份WHO校正血清、16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LIBP)质控血清和89SF,对定值的准确性进一步验证。结果以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的12份WHO校正血清和16份LIBP质控血清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结果,与以89SF为标准检测的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1.00,P0.05);以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的89SF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的新值与其原定值比较,各血清型的误差均20%。结论实验完成了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准确定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 G抗体定量ELISA,用于人血清中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的检测进行初步验证。方法以不同生产企业相同型别的12F、19A、22F及33F型荚膜多糖为包被抗原,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 G抗体定量ELISA,对人血清中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并对该方法的线性、检测限、检测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该方法检测13份质控血清的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的范围分别是0.02~4.38 ng/m L、0.14~34.68 ng/m L、0.10~25.20 ng/m L和0.12~29.78 ng/m L,r2均0.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35 ng/m L、0.37 ng/m L、0.44 ng/m L和0.88 ng/m L。准确度为71.15%;试验间CV值均20%;特异性均85%。结论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Ig G抗体定量ELISA,用于人血清中12F、19A、22F及33F型Ig G抗体的检测,需对准确度、精密度和特异性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8~60岁健康人群肺炎链球菌IgG抗体水平,为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甘肃、宁夏健康献浆员为调查对象,分为18~30、31~40、41~50、51~60岁4个年龄组,共调查347人。采用WHO推荐的标准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IgG抗体水平,并计算IgG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结果质控血清QC907的IgG抗体浓度均值与参考值之间的误差百分数均未超过±40%,测定值符合其参考值范围,各血清型抗体浓度检测结果的CV均30%。347份血清样品肺炎链球菌IgG抗体总阳性率为64.8%~96.0%,GMC为0.37~2.24μg/m L。不同血清型间IgG抗体GM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同种血清型IgG抗体阳性率及GMC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9F型外,不同地区同种血清型IgG抗体阳性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4、7F、14和18C型外,不同地区同种血清型IgG抗体GM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60岁健康人群肺炎链球菌IgG抗体水平普遍较高,对肺炎链球菌主要流行血清型均具有一定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8.
用化肥减量和分期施肥、增施有机肥来替代化肥是提高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水、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4年大田定位试验基础上,设置传统施肥(F)、化肥减量25%花期追施(DF)、化肥减量50%花期追施并增施有机肥(OF)3种养分管理模式,通过测定马铃薯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和产量,计算阶段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施肥方式对半干旱区马铃薯耗水过程的调控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铃薯花期的土壤贮水量DF最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花后DF和OF的耗水深度较F有明显增加趋势.与F相比,2011—2014年DF花前耗水量显著下降,花后耗水量分别增加了36.2%、23.0%、24.8%和19.0%;OF未显著降低马铃薯花前耗水,但2011、2012年花后耗水量增加了20.7%和16.3%.DF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在2012—2014年较F平均增加2595.1 kg·hm-2,水分利用效率(WUE)在2013、2014年分别显著增加14.4%和6.3%,达到显著差异;OF在2011—2014年平均马铃薯块茎产量较F增加了2945 kg·hm-2,且WUE在2012—2014年显著高于F.DF和OF均能显著调节马铃薯花前花后耗水量,使马铃薯块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但OF的增加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潍麦8号是一个良好的抗叶锈病资源,为了解其抗叶锈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潍麦8号×郑州5389杂交组合的179个F2∶3家系进行了抗叶锈病QTL分析。在染色体2AS上检测到一个主效的QTL,暂命名为QLr.hbau-2AS。QLr.hbau-2AS由抗病亲本潍麦8号提供,位于SSR标记Xcfd36和Xbarc1138之间,区间长度为2.58 c M,2010-2011年度、2011-2012年度和2012-2013年度,QLr.hbau-2AS分别解释了25.79%、71.55%和60.72%表型变异。本研究筛选出与QLr.hbau-2AS连锁的13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赤水河是目前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 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07—2016年连续十年的渔获物监测数据, 对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 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3个调查江段共采集到鱼类7目20科84属133种, 其中包括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36种仅分布于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鱼类物种数量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中赤水镇江段采集鱼类47种, 赤水市江段采集鱼类90种, 合江县江段采集鱼类120种。聚类分析和排序分析显示, 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大中型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持续降低, 其中赤水镇江段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相对丰度由2007—2011的12.19%和14.26%降低至2012—2016年的0.66%和3.25%; 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的相对丰度由2007—2008年的8.21%下降至2009—2013年的4.31%和2014—2016年的3.47%。此外, 部分特有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合江县江段张氏?Hemiculter tchangi的相对丰度由2007年的8.41%下降至2008-2012年的7.98%和2013—2016年的1.51%;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相对丰度由2007年的2.08%下降至2008—2012年的0.10%, 2013—2016年则完全从渔获物中消失。造成赤水河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仅包括流域内高强度的商业捕捞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 而且还与整个长江上游的水域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为切实保护好赤水河鱼类资源, 建议加强渔政管理, 实施生态修复, 同时加强科研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