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卫奇 《人类学学报》2014,33(3):254-269
东谷坨下更新统旧石器遗址发现的1676件石制品,包括各种类型的石核、石片和加工的石器,还有断块,其中石片数量占绝对优势,剥片技术基本上为硬锤锤击,选择台面的打击点和充分利用台面具有成熟的逻辑思维结构。石制品岩性主要为燧石,保存相当新鲜。石制品以小型和宽薄型为主。石器中有加工精致的尖状器和各种样式的边刃器。东谷坨石制品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本质上没有差异,它们应该属于中国旧石器早期的同一"文化"或"工业"系统。  相似文献   

2.
泥河湾盆地霍家地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家地旧石器地点发现于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层”中,经试掘出土了60件石制品,包括4件石核、12件石片、24件石器和20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块,石器中包括刮削器20件,尖状器2件,石锥、雕刻器各1件。含石制品地层位于东谷坨文化层之上,推测其年龄约为距今10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李文成 《人类学学报》2022,41(3):514-522
盘状石核以两面交互打击、向心剥片为主要特征,在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华北石片石器中盘状石核与非定型石核长期共存这一文化现象,展开剥片实验,分析了这两种剥片策略所获得的石片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石片的台面类型、背面片疤方向、保留石核台面边缘特征石片比例这三个指标可以有效区分这两种剥片策略,石片的技术分析对于理解华北石片石器工业的剥片策略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东谷坨遗址石制品原料利用浅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从原料的岩性、来源与分布、原料的成因及开采方式等方面对东谷坨旧石器遗址石制品的原料进行研究 ,表明其岩性主要为燧石、微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硅质灰岩、构造角砾岩、石英岩以及中性火山岩等 ,与遗址附近基岩的出露和分布一致。区域范围内的地质调查和有关资料显示 ,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围出露的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含燧石条带的微晶白云岩、太古界迁西群右所堡组石英岩以及侏罗系火山岩。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为原料的开采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构造破碎带附近直接拣取或从构造带上开采并打下石料是东谷坨遗址石器制造者获得原料的主要方式。对石制品原料的利用程度的统计和分析显示 ,东谷坨遗址在总体上对原料的利用程度是偏低的 ,多数标本还有进一步加工的余地。文中还讨论了原料对东谷坨石器工业的影响 ,对东谷坨一带旧石器遗址群石制品原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性设想  相似文献   

5.
河北阳原岑家湾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谢飞  成胜泉 《人类学学报》1990,9(3):265-272
岑家湾地点的石制品埋藏在下泥河湾层棕红色粘土中,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文化层可能低于小长梁和东谷坨,是泥河湾层内发现的又一处较重要的旧石器地点。岑家湾的石器仅刮削器一类,加工简单,显得粗糙、古朴。岑家湾的石制品均较细小,当属华北地区小石器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青海玛多冬给措纳湖畔新发现的海拔超过4000 m的全新世中期细石器对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细石器乃至中国全新世的细石器的技术特点与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材料,其典型器物组合包括楔形细石核、柱形细石核、端刮器和锯齿刃器等。青藏高原全新世早中期的细石器组合中楔形细石核-柱形细石核-锥形细石核的技术传统是相对稳定的,但缺乏典型船形细石核和小型两面器等华北地区旧石器晚期细石器组合中常见的重要石器类型。通过进一步比对显示,青藏高原全新世早中期细石器的直接来源可能并非直承华北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传统,而与青藏高原邻近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西南西区)全新世早中期的细石器工业具有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泥河湾盆地东端的岑家湾台地西北缘是盆地内旧石器地点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段。2007年春夏, 笔者在该地区方圆5km2的范围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 在许家坡至水草湾、麻地沟以及官厅村至钱家沙洼等处发现16处旧石器地点, 获得石制品68件, 动物碎骨47件。石制品个体较小, 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从地层发育和对比判断,麻地沟一带地点大致与东谷坨文化层同期, 官厅村西南地点则与后沟文化期相当。其中庙梁沟、沙梁、麻地沟E2和E3地点具备进一步发掘前景。此次调查丰富了泥河湾盆地东端早期人类活动的信息,对探讨古人类在泥河湾盆地的生存方式和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库区位于东秦岭南麓,是连接我国南北文化的重要地带,本文全面梳理了该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旧石器遗址,重新厘定了遗址的年代。结合年代和石制品特征,本文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该地区文化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1(相当于MIS 27~MIS 8)石器工业为石核-石片类型,阶段2(相当于MIS 7~MIS 3c)出现了大型切割石器组合,阶段3(约晚于MIS 3b)以小型石片石器为特征;2)在文化阶段性发展的同时,石核-石片技术一直贯穿于本地区的更新世期间,体现了区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3)丹江下游石器技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华北和秦岭地区的文化辐射,显示出融合性的技术特征;4)100~50 ka BP期间,丹江口库区汉水上游的现代人石器工业中可能包含了大型切割石器组合。  相似文献   

9.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个文化层进一步划为八个文化层,共出土编号石制品6800余件、化石4100余件。本文重点对6A2和6C1两个主要文化层的出土标本进行初步报道。石制品原料均以遗址周边分布的燧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的石料被优选。锤击石核与石片、砸击石核均有发现;尝试石核和多面多向剥片的石核是主要类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多为单刃。两个文化层的石制品类型与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如:6A2层石核转向频率更高、双刃石器比例更高,而6C1层锯齿刃器比例高于6A2层等,但总体上呈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对简单的剥片与加工模式。可鉴定动物化石种类不多,少量骨骼上有疑似人工砍砸的痕迹。本次发掘出土的材料为解释盆地内早更新世人类的石器技术和行为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理解早期人类对原料资源的利用方式、流动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0.
辽东半岛旧石器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 但较大的进展则在70年代以后所取得。迄今为止, 包括以庙后山石器工业和营口金牛山人类化石为代表的旧石器早期、以海城小孤山下层石器工业为代表的旧石器中期和以海城小孤山中层石器工业、骨角制品和前阳人类化石为代表的旧石器晚期组成的辽东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从古生态环境和石器技术、类型学而言, 辽东半岛旧石器文化和华北同期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的错(牙合)畸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全超  刘政  朱泓 《人类学学报》2003,22(4):321-327
本文选择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中牙列较完整的个体进行了错He畸形的调查。初步探讨了我国魏晋十六国时期古代居民中错He畸形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1)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错He畸形的患病率为42.53%;在错He个体中,前牙拥挤所占比例最大,为56.76%;在Angle氏错He分类中,AngleⅠ类所占比例最大,为70.27%;2)错He畸形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人类经济类型所决定的饮食结构的改变与错He畸形的发病原因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境破碎化对黑白仰鼻猴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99年4月至2002年6月间,对黑白仰鼻猴种群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新发现了4个猴群,但有5个以前存在的猴群已经消失,现存种群数量为13个猴群,总体数量约为1200─1700只。从西藏的芒康到云龙的龙马山,随着海拔的降低,猴群可利用的植被类型也随之多样化。但由于砍伐、放牧、开矿等因素的影响,猴群的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较高,连接猴群的生境走廊状况通常较差,多数猴群孤立分布,并且存在小种群问题,生境走廊的维护和恢复已成为该物种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种群的总体数量下降了32%,其中4个猴群数量下降,4个猴群持平,1个猴群有所增长,5个猴群消失,这不容乐观的状况给我们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黔西县少数民族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贵州黔西县1260例6个少数民族人群红细胞ABO表现型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贵州黔西县布依族、满族、苗族、白族这四个民族的ABO血型基因频率很相近,彝族和仡佬族与这4个民族的差别较大,布依族,苗族,满族,白族ABO血型分布为O>B>A>AB,彝族为O>A>B>AB,仡佬族为A>O>B>AB;经Hardy Weinberg吻合度检测可以证明贵州黔西县的ABO血型表现型分布状况及基因频率相对稳定,其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获得了该地ABO血型系统群体遗传学数据,为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THE "NEANDERTHAL MAN" AND THE ANCESTORS OF "HOMO SAPIE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The " A" - " Not A" method is a rating method with two categories. It is often treated as a discrimination method. Unlike forced choice procedures, the Thurstonian model for this method involves a choice criterion. In statistical tests, it is treated as a comparison of two proportions. In this paper, the power for hypothesis tests involving the monadic and replicated monadic " A" - " Not A" method is discussed. The power functions and the sample sizes needed for 80% power are given based on Thurstone's δ. Designs with equal and unequal allocations for A and A (Not A) samples are considered. The power of the method is also compared with that of four forced choice methods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erceptual variance is identical among methods.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in general, the power for the five methods ranks from high to low: the 3-AFC, 2-AFC, " A" - " Not A", triangular and duo-trio. The comparison also shows that, based on the same number of panelists and/or the same sample size for the A and A samples for the methods, if the panelists are not too discrepant and the choice criterion in the " A" - " Not A" method is not too strict or too lax, the power of the " A" - " Not A" method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the 2-AFC method.  相似文献   

16.
17.
THE "SEXUALITY" OF THE MUCORINE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New phytologist》1906,5(9):215-219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