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超文  董永文 《遗传》1987,9(6):12-14
姬蛙属(Microh yla)为小型娃类,我国姬蛙 属现已知有6个种,本文研究了黄山小弧斑姬 L蛙(Micro仰la heymon的的染色体组型和Ag- NORs,以期对姬蛙属的遗传、进化、系统分类 等的研究提供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小弧斑姬蛙在河南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采自河南商城的一种姬蛙标本,与河南已知的合征姬蛙(Microhyla mixtura)和饰纹姬蛙(M.ornata)差异明显,鉴定为小弧斑姬蛙(M.heymonsi)。商城应是该物种已知分布区的北界,其分布区已北伸至北亚热带。  相似文献   

3.
对分布于我国的3种姬蛙: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粗皮姬蛙M. butleri和小弧斑姬蛙M. heymonsi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这3种蛙的第8椎体皆为双凹型,属参差型椎体;左、右上喙软骨在中线处愈合,属典型的固胸型肩带;3种姬蛙的前喙骨、锁骨以及前胸骨都不同程度地退化甚至缺失;后胸骨保留较为完整,并且3种姬蛙的后胸骨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对姬蛙科中相关的成员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万盛区发现的小弧斑姬蛙及其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键  高松  高红英  肖欣  朱砂  文宇  蒋牧野 《四川动物》2008,27(3):425-427
2007年7月,在重庆市万盛区黑山谷风景区采获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 Vogt, 1911 2号,为该物种在重庆直辖市的第二次发现,扩大了该种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徐剑  徐梦阳 《四川动物》2013,32(2):212-216
初步观察记录了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胚后发育的过程。在22.9~27.3℃的温度条件下,观察了其胚后发育全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该蛙胚后发育可划分为19期,历时35.7d。小弧斑姬蛙蝌蚪的头长、体长和后肢长度随发育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对其胚后发育各个阶段的后肢芽、趾、前肢的发育,以及尾的变化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描述。讨论并比较了该蛙和其他蛙胚后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告小弧斑姬蛙的生殖频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从5月至9月,6只供试的雌蛙中有2只产卵2次,3只产卵3次,1只产卵4次。事实表明小弧斑姬蛙是一年多次产卵的蛙类。  相似文献   

7.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19种,隶属2目7科,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72%。其中以16种东洋界物种为主,广布种3种,无古北界物种。东洋界物种包括10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及6种华中区物种。这种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两栖动物新纪录6种,分别是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弹琴蛙(Hylarana adenopleura)、阔褶水蛙(H.latouchii)、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斑腿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和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发现合征姬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采自河南商城县的一种姬蛙科标本,与河南已记载的饰纹姬蛙(Microhyla arnata)比较差异显著,经鉴定为合征姬蛙(M.mixtura)。该蛙在河南商城的发现,说明其分布范围不仅仅限于几个地区,可能为连续的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换水法研究了杀虫剂敌敌畏、除草剂丁草胺对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敌敌畏对饰纹姬蛙蝌蚪的24-h、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μl/l和1.97μ/l;除草剂丁草胺对饰纹姬蛙蝌蚪的24-h LC50和48-h LC50分别为3.37μl/1和1.88μl/1,饰纹姬蛙蝌蚪对丁草胺的敏感性稍大于敌敌畏。  相似文献   

10.
徐梦阳  徐剑 《四川动物》2012,31(4):589-592,689
初步观察记录了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胚后发育过程。饰纹姬蛙的卵采于广东韶关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置于人工实验缸中自然孵化,在23.0~28.7℃水温条件下观察饰纹姬蛙蝌蚪胚后发育的过程。该蛙的胚后发育可以分为19期,历时31.1d,对其后肢芽、趾、前肢的发育,以及肛管及尾的变化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描述,饰纹姬蛙蝌蚪的头长、体长、尾长和后肢长度随发育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