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真核细胞基因的基本结构 1.转录单位: 从已知的数十种基因的顺序,可得出一个具有功能的基因的共同规律,在基因5’端-25至-75区,有CCAAT和TATAAA区(后者又称ATA box或Hogness box),相当于促进子区(Promotor),为体外转录所必需。  相似文献   

2.
用于干酪制造的重组凝乳酶的开发处于激烈竞争中。美国Genencor公司和Chr.汉逊实验公司协作,在重组凝乳酶的商品化工作中取得显著进展。美国Collaborative研究公司(CR)用重组生物制造凝乳酶方法已取得美国专利局许可的专利权。  相似文献   

3.
UCSF的研究人员首次向我们证实,人类胚胎的免疫系统与成人的免疫系统有着截然不同的起源.相对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而言,胚胎免疫系统对待其环境中的外源物质更倾向于适应,而不是去消灭它.这一发现不但使我们能够更加了解新生儿是如何对感染以及疫苗反应的,而且可以用来解释许多难题,比如为何HIV  相似文献   

4.
活的不可培养的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的不可培养微生物(VBNC)即一些微生物明显地丧失了可培养的特性,但是保留了自身原有的代谢活力,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回复到可培养的状态。从VBNC细菌的诱导条件、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对VBNC细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于嵘螈肢体的再生,神经系统特别是切割后的残肢裹的神经纤维,一向是被认为有决定性意义的。晚近利用成体或接近变态的幼体的研究证明了:在再生芽基形成之后,切断神经,已经形成的芽基仍然可以继续发育成正常的肢体;但在再生芽基形成之  相似文献   

6.
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是人类古老的发明之一,或者可以说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往葡葡汁里添加酒精并不会把它变成葡萄酒,葡萄汁的味道永远是单一的,但是葡萄酒却是层次丰富、细腻淳和,具有迷人的诱惑力。在葡萄汁酿成葡萄酒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最初没有的香气和味道,人们在品尝、品味和享用葡萄酒的同时,可以像鉴宝一样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鉴赏一件艺术品,永远要关注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一瓶上好的葡萄酒从颜色、香气,到口感回味,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面向公众宣传教育需要考虑受众的兴趣。大熊猫的保护,和它呈现的很可爱的形象关系很大.人们不由得产生一种怜惜的情感.想要去保护它。反观扬子鳄.如果对它难以拍出那样可爱的图片.写不出那样煽情的文章.那就没什么影响。毕竟,人们怜惜可爱的动物.而对丑陋动物的境遇不太关心,这可能是我们人类演化产生和积淀下来的一种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繁花烂漫的季节,高等教育出版社迎来了55周年华诞,《生命世界》杂志也走过了5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出版的高质量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的欢迎。《生命世界》在传播生命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繁花烂漫的季节,高等教育出版社迎来了55周年华诞,《生命世界》杂志也走过了5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出版的高质量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为我国的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的欢迎。《生命世界》在传播生命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吸附在细胞膜上的缩氨酸引起的膜的弹性形变,以及膜对缩氨酸的包裹行为,得到膜的平衡方程,用它可以来处理大尺度的形变,弯曲能量、吸附能量和弹性形变的相互竞争导致膜对缩氨酸发生从不吸附到部分吸附乃至完全包裹的结构转变.在膜的形变很小的时候,可以得到系统能量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1.
卢永根 《生命科学》2006,18(4):303-306
卢永根院士是著名的作物遗传学家。他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青年时代,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既做地下党的工作,又刻苦地在岭大深造;在岭大毕业后至今50余年中,他在高校既教书,又从事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和水稻遗传育种工作做出贡献。他总结的五点体会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我的青春年华已经献给党的科学事业,我准备把晚年继续献给这个事业。”令人深受启发,值得学习。经作者同意,现将刊登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学部通讯》2003年第4期上的“院士自述:我的成长经历”这篇报道,转载于后。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的商榷莽克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植物生物工程实验室100080)如将1985年发表的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标志着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方面应用的开始,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已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已有30多种抗16个植物病毒组的转基因植物,其中有些已进入大田推广阶段。抗真菌、细菌侵染的转基因植物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金霉菌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菌株 A3能利用淀粉、葡萄糖、蔗糖、果糖为碳源,但不能利用麦芽糖、乳糖、甘露糖和山梨糖。培养基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加,促进菌体对醣类的氧化和抑止金霉素的产量。一般而论磷酸盐促使淀粉或葡萄糖的氧化较大,同时亦以这二种醣类进行酦酵时,磷酸盐抑止金霉素的产量比较显著。磷酸盐对金霉素产量的影响,除因利用不同醣类酦酵而不同外,培养基的组合成分特别是有机碳氮源的含量和比率起着首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现在酶或菌体固定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很盛行,但存在酶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应用上进展不大。日本味之素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开发出优良的检测系统,其中固定化菌体与质谱仪组合而成的谷氨酸传感器已在工厂中应用了2年。  相似文献   

16.
达尔文以前的生物学家,一般都认为种是不变的,而且种与种之间是彼此独立而无关系的,拉马克、尤其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创立推翻了这种种的不变性及永恒性的看法,而证实了动植物的种都是由其他种变化而成的。这一点指出了生物界进化的事实,也说明了生物界历史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达尔文学说的一个大的贡献。但是达尔文学说的基础是片面的、肤浅的进化论,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中只看到了量的改变,而没有估计到质变的规律及必然性。达尔文以为  相似文献   

17.
蔡如鹏 《生命世界》2005,(3):F005-F005
1959年7月17日黎明,当第一缕晨曦洒在奥杜韦峡谷中时,这个位于东非坦桑尼亚平原上的凹地没有料到改变命运的时刻悄无声息地来临了。这一天,同样被改变的还有古人类学家利基夫妇的命运和整个人类起源研究的进程。当天清晨,路易斯·利基因患感冒留在营帐里休息,他的妻子玛莉·利基独自领着小狗萨丽和维多利亚,像往常一样,到峡谷中的挖掘现场去搜寻古人类的遗迹。利基  相似文献   

18.
申培丽  王海涛  薛松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1):2405-2413
【目的】基于突变藻株本身属性和意义出发,考察在两种常用培养方式下莱茵衣藻淀粉突变株(CC-4326)与野生型藻株(CC-137)在甘油酯中酰基随生长的变化差异,为进一步认识莱茵衣藻突变株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分别在柱状鼓泡式反应器和摇瓶中培养CC-4326和CC-137,比较两株藻在正常培养和氮胁迫培养状态下甘油酯中酰基相对含量和其在甘油三酯(TAG)含量的差异。【结果】正常培养状态下,CC-4326和CC-137中多不饱和酰基C16:4和C18:3相对含量占总酰基45%左右,CC-4326在两种培养方式下这两个酰基含量及变化无差别,而CC-137在摇瓶中培养二者相对含量增加幅度和含量均高于反应器。缺氮条件下两种藻株积累TAG,但程度不同,CC-4326在反应器中培养TAG含量达到CC-137的1.5倍,在摇瓶中培养含量与CC-137无显著差异,两株藻的甘油酯和TAG中C18:1含量显著增加,CC-4326在反应器中培养C18:1增加幅度大于摇瓶,比摇瓶培养更快速积累TAG。而CC-137在摇瓶中培养TAG含量与反应器接近,单不饱和酰基增加幅度却高于反应器,表明CC-137在摇瓶中培养比反应器更利于积累TAG。最终,CC-4326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缺氮培养实现了TAG 12倍的增加。【结论】通过对淀粉合成抑制,与CC-137相比,缺氮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CC-4326能够实现TAG的高效积累。  相似文献   

19.
史军 《生命世界》2012,(6):56-61
情人节的晚上,平时很乖的儿子突发奇想,非要吃草莓,否则就不断表演大闹天宫的镜头。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去了超市。还好,草莓并不难找,它总是会被摆在最显眼的那个货架上面。挑拣就免了,它们已经被规规矩矩地放在漂亮的盒子里,当然隔着保鲜膜,我还能看见它们诱人的色彩。除了保鲜膜后略显柔软的触感,我仿佛就是拿着一听贴好条码的水果罐头。而我需要做的只是以每颗5元的价格,把这些草莓请回家。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的排阻色谱复性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时 ,常常形成不溶的、无活性的包涵体 ,包涵体蛋白的复性是重组蛋白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题。排阻色谱 (sizeexclusionchromatography ,SEC)用于蛋白复性是一种较新的、适用于任何一种蛋白的方法 ,与常用的稀释复性法相比 ,它能在高的起始蛋白浓度下对蛋白进行复性 ,活性回收率较高 ,同时又能使目标蛋白得到一定程度的纯化。对使用SEC复性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其内容包括SEC复性的原理及其复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