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派,2006年12月17~22日由广东、北京、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合作联盟”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是继2005年首次年会后召开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科学作为在现代科学带动下崛起的一门以生物学为主体,以医学、生物学为核心的综合性新兴学科,正以异乎寻常的发展速度影响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实验动物资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是一种完整的生物型研究工具和试验对象,作为相似度高、可控性强、使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有生命模型,实验动物广泛运用于探索生命奥秘、研究疾病机制及防治等生命科学各领域,成为继试剂、仪器和信息之后,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第4大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化学物质日益增多以及“3R”原则的广泛实施,传统的毒性测试面临着严峻挑战.毒性测试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关键时期,即从耗时、耗费的传统整体动物试验转向快速高通量的、含定量参数分析和机制研究的体外替代试验.实验动物替代方法不仅是出于遵行“3R”原则的考虑,也是毒理学学科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科学要求.实验动物替代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21世纪毒性测试的重要方向,获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管理认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支撑条件之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实验动物科学起步较晚,总体滞后,适应不了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需要,亟需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各领域的专家一起进行交流与探讨,齐心协力,共同将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应“2011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会议之邀,在实验动物分会场就目前中国主要实验动物资源的现状和发展做一个发言.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资源是实验动物科学为生命科学和医学提供支撑的支点;实验动物资源国内外对比与发展趋势;我国实验动物研究的资助体系与问题;小同物种实验动物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权重比;特色研究、创新研究、填补国内空白研究的相互关系;对实验动物资源认识的一些误区;基因工程动物是实验动物资源最重要的方面;大鼠是我国建立世界领先资源的突破点等7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收集到的资料不一定是最新的和全面的;虽然力求公正准确,但是由于本人研究方向所限,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境旅客携带的石榴中检出欧洲球螋。了解欧洲球螋的基本特性,能为相关部门对其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欧洲球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欧洲球螋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等信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球螋属的截获情况,讨论了欧洲球螋的检疫意义。认为欧洲球螋在我国无分布且具有一定的入侵风险,口岸应对该虫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魏泓 《四川动物》1991,10(4):26-27
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始于50年代中期,由于它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发展迅速。本文拟对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新品系及模型动物的培育和应用、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验动物科学主要发展方向略作介绍。1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用标准的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研究,能够排除动物本身影响实验结果的种种因素,得到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结果。因此,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1.1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按微生物学控制标准,将我国实验动物分为四级,即一级动物(普通动…  相似文献   

8.
新开发实验动物—高原鼠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医学科学和其它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实验动物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新品种的开发。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现有各种兽类427种,约占世界兽类总种数的10%。但将野生动物培育和开发为实验动物方面尚属空白。鉴于国内医学科学和其它生命科  相似文献   

9.
《生理学报》(Acta Physiologica Sinica)主要刊登生理科学及其相关生命科学的研究论文、实验技术、综述和科海拾贝,还适当刊登重要的生理学及相关生命科学学术会议的专题报告。文章用中文或英文发表。欢迎国内外生理科学及相关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12,(10):F0003-F0003
根据中国科协“关于申报2012年度中国科协学术交流项目的通知(科协学函[2012]78号)”通知精神,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积极参与了项目申报工作。日前,该项目已获批准。近两年来,实验动物学科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国内外的实验动物科学同样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玫蕾 《生命科学》2012,(11):1325-1329
实验动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工饲养繁殖,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生命体。实验动物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问题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实验动物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缺乏管理,违背实验动物伦理的技术操作现象依然存在,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之间的矛盾,等等。动物伦理学在中国出现的社会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观念转变,与国际的交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是近十几年来教育的结果。近年来,我国实验动物科学领域内关于伦理问题和动物福利的研究进展迅速,实验动物纪念碑的出现和"3R"研究概念的传入是其主要表现。改善实验动物的生活条件,杜绝虐杀实验动物的现象,规范动物实验的技术操作,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进一步努力的目标;而落实组织措施,成立动物伦理委员会及专家组,加强与国际上的交流,推动"3R"研究的进展,扩大对社会的宣传,支持爱护动物的行为,注重与动物保护组织的理解及沟通等,是为达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家庭饲养宠物日益增多,宠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动物。然而,许多宠物是人兽共患疾病的重要传染源,随着人类与各种动物间"零"距离的接触,各种宠物携带的人兽共患病也悄然传入人类,给人们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犬、猫、鸟、鼠和其他宠物易感的人兽共患病毒病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本文对狂犬病、戊型肝炎、禽流感、淋巴细胞脉络膜脑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西尼罗热等一些严重危害的宠物人兽共患病毒病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探索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因组研究的延伸,蛋白质组学已成为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极其活跃的部分,是功能基因组时代或后基因组时代的核心。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克服了传统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足,有力推进了肿瘤标志物的探索性研究。尽管如此,我们仍应该强调对实验结果的验证,这一点在探索性研究中尤其重要,力求使结果更精确、可靠和有效。  相似文献   

14.
15.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have become a top priority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many countries as the world marches into the new century. China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1.3 billion population and booming economy is actively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a new era in this area of research. Owing to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reform to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 rapid progress in some important fields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in China, such as genomics and protein sciences, neuroscience, systematics, super-hybrid rice research, stem cell and cloning technology, gene therapy and drug/vaccine development. The planned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in related sectors and the area of bioethics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普遍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让学生理解、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课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宗旨,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的建立“3+1”的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探索,并就下一步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等的重要工具和支撑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种类、品系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明显地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分析了实验动物的潜在生物安全危害,探讨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应对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鉴于我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课时安排少、实验少、与已修课程有重复内容、相关科学前沿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填鸭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等严重影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从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探究,课程结构体系方面由专业任选课变更为专业基础课,适当增加了理论课时;从课程内容来看,取缔与已修课程的重复内容,适当补充最新科研动态、介绍相关的诺贝尔奖,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和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师要积极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适时放映学生喜欢看的相关电教视频、课堂上多以讨论和提问的方式教学;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赵鹏  段维军  刘芳  周欣  范国梅  马紫英  蔡磊 《微生物学报》2021,61(12):3806-38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口岸检测样品量巨大,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尤其是病原菌物传入我国的风险日趋增加,正成为我国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威胁。加强外来入侵菌物的防御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其造成的生物安全威胁迫在眉睫。由于外来入侵菌物各类群的基础研究薄弱,标准参比物质缺乏、基础数据和可检索数据库缺失,大部分物种缺乏准确、高效的鉴定手段,使得现有口岸菌物检疫存在准确性较低、速度较慢、误检漏检率较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我国进境检疫对象及主要进口农林作物上的高频检出但鉴定困难、误检率高的菌物类群为对象,建立了其标准参比物质库、形态特征信息库、多基因序列数据库,并通过整合多个信息库资源实现从检疫样品中初筛到物种精准鉴定的多模块服务平台www.casbrc.org/pqfungi,并开放共享。该数据库平台的应用有望促进我国口岸检疫部门的检测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在“智能海关”建设、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及促进农林产品安全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Nonhuman primates (NHPs) are im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use in research, domestic breeding, and propagation of endangered populations in zoological gardens.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 individuals responsible for NHP importation programs have observ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These outbreaks have included infectious agents such as tuberculosis, Herpesvirus sp., simian hemorrhagic fever, and filovirus infections such as the Ebola and Marburg viruses. Some outbreaks have affected both animal and human populations. These epizootics are attributabl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increased population density, exposure of na?ve populations to new infectious agents, and stress. The practice of quarantining animals arr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first applied by individual research programs to improve animal health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animals entering research programs.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s for nonhuman primate quarantine accompanied the recognition that imported NHPs could pose a risk to public health.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S NHP importation and the factor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NHP quarantine regulations. The focus is on regulations concerned with infectious disease, public health, and the health of domestic primate colonies. These regulations have had the dual benefit of protecting public health as well as reducing anim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uring importation and quarantine. We review current practices and facilities for nonhuman primate quarantine and identify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