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桦木科(Betulaceae)铁木属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显示, 铁木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 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1对次级苞片和2个花原基, 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或3个心皮原基, 形成二心皮或三心皮雌蕊, 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 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 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 位于中央的花原基分区, 分化形成5-6枚雄蕊原基, 两侧的花原基分区, 分别分化形成3-4枚雄蕊原基, 雄蕊原基分化形成四药囊雄蕊。雄蕊原基纵裂, 但花丝纵裂没有达到基部。  相似文献   

2.
榛属(桦木科)花序及花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桦木科榛属榛、毛榛和滇榛的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榛属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二心皮雌蕊;雌蕊基部有2层花被原基,内层花被原基环状,外层花被发生于花原基近轴面和远轴面,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花被不均等分化,外层花被发生早于内层花被。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2枚次级苞片和4。6个雄蕊原基,形成4—6枚雄蕊,每个雄蕊具4个药囊,在雄蕊原基分化形成4药囊雄蕊过程中.出现雄蕊原基纵裂。并且花丝纵裂至基部。为进一步全面探讨桦木科属间系统演化关系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3.
榛属 (桦木科) 花序及花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桦木科榛属榛、毛榛和滇榛的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榛属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二心皮雌蕊;雌蕊基部有2层花被原基,内层花被原基环状,外层花被发生于花原基近轴面和远轴面,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花被不均等分化,外层花被发生早于内层花被。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2枚次级苞片和4~6个雄蕊原基,形成4~6枚雄蕊,每个雄蕊具4个药囊,在雄蕊原基分化形成4药囊雄蕊过程中,出现雄蕊原基纵裂,并且花丝纵裂至基部。为进一步全面探讨桦木科属间系统演化关系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
在扫描电镜下首次观察了桦木科鹅耳枥属千金榆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千金榆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和2个次级苞片;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1个二心皮雌蕊;次级苞片远轴面发育快于近轴面,呈不均等的联合状;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并分化形成3朵小花,小花无花被,位于两侧的小花分别有2枚雄蕊,位于中央的小花有4枚雄蕊,雄蕊共8枚,稀为10枚,该3朵小花为二歧聚伞状排列,其花基数应为2基数。  相似文献   

5.
鹅耳枥和虎榛子(桦木科)雌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进一步理解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扫描电镜下,对桦木科植物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和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的雌花序、小花序和雌花的原基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两种植物均具单性花、雌雄同株。其雌花序为复合的穗状花序,每两朵小花构成一个小聚伞花序,多个这样的小花序螺旋排列在一个总花序轴上。小花序由5枚苞片组成,1枚初级苞片,4枚次级苞片。后分别由两个半环状的共同原基发育而来。鹅耳枥的近轴面次级苞片生物缓慢,远轴面的生长较快,成熟时呈扩展的叶片状;虎榛子的近轴面和远轴面次给苞片均生长较快,成熟时靠全呈囊状。花被原基为环状,花被随着子房的发育而而逐渐长大包围子房并与之愈合。研究对前人有关小花序的苞片数目和两个二心皮子房的定位方式等方面的认识作了澄清或纠正。每个小花序的苞片数目不像Abbe观察的那么多;二心皮子房定位方式在鹅耳枥属是互成直角,而非相互平行。  相似文献   

6.
以弯齿盾果草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为材料,在体视显微镜解剖观察的基础上使用扫描电镜对弯齿盾果草花序、花及果实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弯齿盾果草的花序是由最初的一个球形花序原基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的,且花序发生式样符合蝎尾状聚伞花序结构,而非通常所描述的镰状或螺状聚伞花序;花序发生过程中无单一主轴,花序轴是由侧枝连接而成,每一朵花原基有其对应的1枚苞片,下一花原基是从相邻的上一枚苞腋里发生,相邻两花原基交错互生。(2)花器官的发生是按照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的顺序发育,但雄蕊原基的花药部分发育速度要比花冠原基快,所以花器官的发育是按照花萼、雄蕊、花冠和雌蕊的顺序发育。(3)子房四深裂结构是由4个原基分别发育,而后相互靠拢而成。(4)小坚果表面的附属结构发生于子房发育后期,其背面的内外层突起分别是由生长较快的外部组织的边缘通过上部内缩和下部向外环状生长形成。  相似文献   

7.
外来物种黄顶菊花器官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花序发育过程中蝎尾状聚伞花序、头状花序和小花的形成.黄顶菊的花序由主轴及一至三级分枝组成,各级分枝交互对生,形成方式相同.植株主轴和侧枝顶端的每个花序由3~6个蝎尾状聚伞花序密集而成;每一蝎尾状聚伞花序由5~15个头状花序组成;每一头状花序中有4~11枚小花.小花分化顺序为5个花冠原基、5个雄蕊原基和2个心皮原基.2007年,天津地区黄顶菊的花期是7月下旬到9月下旬.7月中旬,花序和花器官原基不断形成并分化,至花器官成熟经历的时间约15 d.  相似文献   

8.
基部被子植物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的单性花或两性花结构十分简单,雪香兰(Hedyosmum orientale)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的形态及结构与其它属物种具有显著的差异,对于研究被子植物花特别是花被的起源和系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雪香兰单性花的器官发生及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雌、雄花均为顶生和腋生,多个小花呈聚伞圆锥状排列。雄花外侧是苞片,每朵雄花上着生150–200个雄蕊,花轴基部着生少数退化的叶原体。苞片原基及其腋生的花原基最初呈圆丘状,随后伸长。在雄花发育过程中,苞片原基比雄蕊原基生长快,雄花原基纵向伸长,叶原体原基在基部发生,雄蕊原基自下而上发生。每2朵雌花底部合生形成小聚伞花序,每朵雌花被一苞叶包裹,由单心皮和三棱型子房构成,外覆三裂叶状花被。在雌花发育过程中,雌花原基比苞片原基生长快,花被原基首先于花顶端发生,随后花顶端中心凹陷,进一步发育成具有单心皮的子房原基。雪香兰的单性花发育不经过两性同体阶段,花分生组织只起始雄蕊器官或雌蕊器官的发育。研究结果支持雪香兰单性花是原始性状的观点,雄花叶原体与雌花三裂叶状花被同源,可能是花被(萼片与花瓣)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花叶芋(天南星科)的花器官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天南星科花叶芋(Colocasia bicolor) 的花器官发生过程。花叶芋的肉穗花序由无花被的单性花构成, 雌花发生于花序基部, 雄花发生于花序上部, 中性花位于花序中间部位。雄花: 3 或4 个初生雄蕊原基轮状发生, 随后每个初生原基一分为二, 形成6或8个次生原基; 一部分次生原基在其后的发育过程中融合, 形成5 或7 枚雄蕊; 雄花发育过程中未见雌性结构的分化; 花药的分化先于花丝; 雄蕊合生成雄蕊柱。雌花: 合生心皮, 3或4个心皮原基轮状发生, 未见雄性结构的分化。中性花来源于雌雄花序过渡带上, 属于雄蕊原基的滞后发育以及发育成熟过程中的退化; 与彩叶芋属(Caladium)不同, 此过渡区未见畸形两性花。初生雄蕊原基二裂产生次生原基的次生现象在目前天南星科花器官发生中显得比较特殊, 同时初步探讨了次生原基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SV11立体显微镜和JSM-6360LV型扫描电镜观察‘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单花原基;4个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其中一侧对位先发生;6~10枚雄蕊原基以轮状方式几乎同时发生;心皮原基最后发生,2~3枚(稀4枚)心皮原基同时出现,随后进行侧向生长,逐渐合拢形成子房.雌花中,花柱、柱头分化明显,雄蕊退化.雄花中,花丝细长,花药饱满,雌蕊退化或发育不完全.两性花中,雌雄蕊发育完全.花粉粒近球形,具3孔沟,表面为条纹状纹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