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人类疱疹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和7型(HHV-7)是近年来新分离到的对T淋巴细胞具有高亲嗜性的DNA病毒。研究表明,临床上HHV-6与多种疾病有关,因而颇受重视。本文对其形态结构及生长特性,血清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与一些疾病的关系等作简要综述,并略述了HHV-7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是继HHV-6之后发现的又一亲淋巴细胞的β-疱疹病毒,本文主要对其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及致病性等方面近3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南京株YY5在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及SUPT1细胞株上生长特点。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同时间病变效应程度,记数死亡细胞百分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记数抗原表达阳性细胞数,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病毒复制不同时期的特点。结果发现:HHV-7在CBMCs及SUPT1上出现CPE时间迟于HHV-6,且CPE程度也低于HHV-6;HHV-7在SUPT  相似文献   

4.
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近几年分离到的、对T淋巴细胞具有高度亲嗜性的双链DNA病毒。HHV-6现已分为A、B两型,它们在生长特性、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及限制性酶切图谱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表明HHV-6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AIDS病人的增多,HHV-6的感染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主要对其分离培养、流行病学、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是近期发现的又一种新型人类疱疹病毒。本文介绍该病毒的分离,病毒对CD4^+T细胞免疫的影响,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之间的干扰现象及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疱疹病毒6型(HHV-6)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然感染过程中起着促进因子的作用。HHV-6与HIV有着共同的T细胞嗜性,除此以外,HHV-6还能感染杀伤CD8^+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故认为免疫系统潜在影响更大。弄清HHV-6在HIV感染过程中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将有助于阐明艾滋病发病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7.
多聚酶链反应法在检测和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斌  周瑶玺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5):10-12,15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80年代末新发现的一种DNA病毒,它对T淋巴细胞有高度亲嗜性,与婴幼儿急疹(ES)、淋巴系肿瘤及AIDS等病有密切关系。在近年对HHV-6的研究中,多聚酶链反应(PCR)被广泛应用。本文就PCR法检测HHV-6的一般方法、常用引物特点以及此法在研究HHV-6中的应用及其结果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1996年以来对卡波济肉瘤(KS)相关疱疹病毒(KSHV)/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的流行病学,人体内病毒分布,细胞模型及溶细胞型生长培养系统的建立,电镜超微结构,血清学检测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对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分子生物学性质及特点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加强对这种病毒的防治和对其科研价值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外对HHV-6基因组结构,病毒DNA复制、转录及反式激活作用及病毒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疱疹病毒8的致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疱疹病毒8(HHV8)是一新近发现的γ2疱疹病毒,又名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具有独特的致瘤机制。它编码类似于人趋化因子受体的G蛋白偶联受体,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恶性转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HHV8的特性Chang等[1]于1994年从艾滋病相关的Kaposi肉瘤组织分离出人疱疹病毒的基因片段,1996年克隆成功[2],与另外两个嗜淋巴性的γ疱疹病毒——EB病毒和Saimiri疱疹病毒有较高序列同源性。HHV8在组织中多处于潜伏状态,呈溶细胞性感染。病毒呈多面体壳状包裹颗粒,直径…  相似文献   

11.
人疱疹病毒6型的原发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疱疹病毒6型的特征,与幼儿急疹的关系,儿童中HHV-6原发感染的情况以及HHV-6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探讨了HHV-6感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收集婴幼儿急疹及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从7例婴幼儿急疹及2例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患者中分离出一种病毒,此病毒能在PHA激活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中传代生长,产生典型CPE:形成气球样巨细胞。电镜下观察,感染细胞中可见直径180nm左右,有包膜,疱疹样病毒颗粒;血清学试验证明分离株与HSV-1,2、HCMV、及EBV无抗原交叉,而与HHV-6GS株间存在抗原一致性;多聚酶链反应表明该分离株HHV-6特异性DNA阳性;综合以上结果,初步认为该分离株为HHV-6。同时还用pCR法对所收集的标本直接检测HHV-6特异性DNA。PCR法与病毒分离法相比较,前者HHV-6检出率为88.8%(16/18).后者为38.9%(7/18)。  相似文献   

13.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细胞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蓓  姚坤 《Virologica Sinica》1998,13(3):232-236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APAAP法及MTT法,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中国南京地方株CN5感染细胞病毒抗原表达的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CD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及PHA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的改变。结果显示,CN5感染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后8~12h即可在细胞内检出病毒抗原,至接种后48h,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可达36%;CN5感染CBMCs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可引起两者CD3阳性细胞减少、CD4阳性细胞增多,而对CD2、CD8、CD45RA阳性细胞百分率未见明显影响;CN5感染细胞裂解液对PHA诱导的PBMCs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该裂解液的蛋白浓度之间呈一剂量依赖关系,且可被HHV6抗血清所逆转。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人疱疹病豢-6型(HHV-6)pSTY28DNA片段的序列测定。应用分子克隆、缺损突变体(Dcletionmutant)制备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完成了3.9kbHHV-6pSTY28DNA片段的全序列测定。经DNASIS核酸蛋白软件分析,该片段含有两个开读框架(ORF)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R)ORF有2414个核苷酸,可编码805个氨基酸;P41蛋白由1100个核苷酸组成。与其他疱疹病毒作氨基酸同源性比较,HHV-6RiR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有高度同源性,最适记分(Optimizedscore)达459。实验结果支持Esftathiou提出的论点,HHV-6属于β-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15.
仓尧卿 《微生物与感染》1998,21(3):12-14,27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致人类疾病的重要疱疹病毒之一。为预防水痘与带状疱疹,日本研制成功水痘减毒活疫苗,并出口到世界一些国家。本文就VZ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病毒的致病机制与临床特征、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痘疫苗株病毒与疫苗等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范萍 《Virologica Sinica》1997,12(3):229-234
采用生物活性法和/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以及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南京地方株CN8对人体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6,IL-8的诱生和NK活性的影响,并与国外的GS侏作比较。结果发现,HHV-6CN8,GS两种病毒感染均苛诱导PBMCs产生IL-8,48h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7.
用抗单纯疱疹病毒(HSV)型共同性gC和gD单克隆抗体(McAb),包被Eppendorf管,捕捉HSV,同时加入3个引物:一个是HSV-1/HSV-型共同性上游引物,另两个分别是HSV-1和HSV-2型特异性下游引物。借此建立了能直接分型检测HSV的抗原捕获聚合酶链式反应(AC-PCR)。HSV-1的扩增产物为477bp,HSV-2的为399bp,两型病毒经AC-PCR扩增后产生分子量不同的DN  相似文献   

18.
张卓然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1):14-15,25
从Kaposi's肉瘤的病变部位检出一种新病毒,其分子生物学物因与γ-疱疹病毒具很高的同源性,命名为人疱疹病毒8例。它可能是引起KS的病因因子,此外与增生性淋巴系统疾患及增生性皮肤疾患的致病有关,故认为HHV-8是又一个新的致癌病毒。  相似文献   

19.
人类疱疹病毒6型可诱生TNF—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萍  姚坤 《Virologica Sinica》1996,11(4):338-342
用生物活性法和双抗体夹心桥联酶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GS株和南京地方株CN5,8,10感染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发现培养24h即可检出高水平的TNF,48~72h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与未感染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有差异(P〈0.001)。GS株与地方株间诱生TN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三株地方株诱生TNF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用生物活性法和双抗体夹心桥联酶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人类疱疹病素6型(HHV-6)GS株和南京地方株CN5,8,10感染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发现培养24h即可检出高水平的TNF,48~72h述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与未感染耐照组比较有及其显著的差异(P<0.001)。GS株与地方株同诱生TNF水平无儿著性差异(P>0.1),三株地方株诱生TNF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单抗可以完全中和培养上清中TNF的活性,证实上清中有TNF-α。与LPS比较,HHV-6诱生TNF-α的能力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